吴老爷忽然轻轻叹了一口气,那叹息声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疲惫和恐惧。
他环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眼神里流露出一种近乎哀求的期盼,缓缓开口道:“家门不幸,接下来的事情……就要劳烦各位高人费心相助了。”
李元通率先按捺不住,开口问道:“吴老爷,您请我们来,究竟是要我们做些什么?还请您明示。”
吴老爷闻言,脸上掠过一丝痛苦与悔恨,仿佛陷入了某种不堪回首的记忆之中。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声音沙哑地说道:“造孽啊……这一切,还得从十年前说起……”
他顿了顿,似乎在整理纷乱的思绪,随后才缓缓道出那段往事:
十年前,吴老爷的原配夫人并非现今这一位,而是出身显赫——乃是一位三品大员的嫡女。
彼时,吴老爷自身官阶不过六品,地位悬殊。
那位原配夫人便仗着娘家的权势,在吴府中作威作福,气焰嚣张,府中下人无不战战兢兢,苦不堪言。
后来,这位夫人不知怎的,竟看上了当年的新科状元,一心想要攀附更高的枝头。
为了达成和离的目的,她不惜设计污蔑吴老爷与她自己的陪嫁丫鬟——名唤树儿的姑娘有私通之情,以此作为离开吴家的借口。
事情闹大后,她执意和离,最终抛下被诬陷的树儿,独自返回了娘家。
吴家族中的几房人,原本还一心指望着能凭借这位原配夫人的父亲来提携自家。
眼见此事惹怒了亲家,唯恐受到牵连或失去靠山,便联合起来,逼迫吴老爷将无辜的树儿沉塘,以此向原配夫人及其娘家“赔罪”,妄图挽回关系。
吴老爷在当时的情势下,被迫屈服。可怜的树儿就这样被沉入了吴家后院的池塘中,含冤而死。
然而,树儿死后,吴老爷的原配夫人并未如吴家族人所愿回归吴家。
众人这才恍然醒悟,自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仅彻底得罪了原配家族,更白白害死了一条无辜的性命。
此后,吴老爷又续娶了现在的夫人。
如今的夫人虽娘家无权无势,但为人贤惠,为吴家开枝散叶,生下了七个孩子,原本也算是子孙满堂,家境安宁。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
不久前,吴老爷最小的女儿吴媛在后院玩耍时,竟莫名其妙失足跌入那口池塘淹死了。
起初,众人只当是一场意外,悲痛之余并未多想。
可第二天,六儿子吴东竟也同样掉进那池塘里溺亡了!
接连痛失爱子的巨大打击,终于让吴老爷从最初的悲恸和自欺中惊醒过来。
他清晰地意识到,这绝不是什么巧合或意外,而是一场针对吴家血脉的、有计划的残酷报复。
极度的恐惧促使他立刻暗中派人,重金请来了一位据说颇有道行的高人,秘密入府卜算。
高人一番作法探查后,脸色骤变,声音都带着颤抖地告诉吴老爷:这一切的根源,正是十年前那个被沉塘枉死的丫鬟树儿!
她含冤莫白,怨气经年不散,如今已化作极为凶厉的冤魂,从冰冷的池底归来,要向吴家索命!
高人骇然道,只要树儿的冤魂一日不散,她就会一日不停地寻找吴家的后代,每天都要害死一个,直到……直到吴家血脉彻底断绝为止!
吴老爷惊骇欲绝,苦苦哀求高人设法镇压。
高人也曾硬着头皮,在池塘边设下法坛,挥舞桃木剑,洒下符水,试图超度或逼退树儿的怨灵。
然而,一切努力都是徒劳。那怨念的力量远超他的想象。
就在法事举行的第二天清晨,吴家的第三个孩子——他年仅七岁的五儿子——再次被发现漂浮在那口吞噬生命的池塘里,面色青紫,浑身冰凉。
那位高人,在试图逃离吴府的当夜,也被发现暴毙于客房之中,死状惊恐,仿佛见到了极致的恐怖。
而在下葬时管家从高人的衣袖里发现了这张纸条,上面潦草地写着几句话。
彻底走投无路的吴老爷,如同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想尽一切办法,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人脉和资源,才终于寻来了邵杰等一众传闻中的“能人异士”。
将全部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祈求他们能彻底祛除树儿的冤魂,终结这场笼罩在吴家头顶的、血腥而可怕的诅咒。
夏雨听完,沉吟片刻,开口问道:“吴老爷,那位高人留下的纸条,能否给我们看一下?”
吴老爷仿佛这才想起这关键的物件,急忙从宽大的袖袍中取出一张折叠的、略显发黄的纸条,小心翼翼地递给夏雨。
夏雨接过,众人立刻围拢上来。只见纸条上的字迹潦草而急促,仿佛书写者正被极大的恐惧追赶:
吾自知凡胎肉体,强窥阴司,已遭怨戾反噬,命火将熄,命不久矣。
此番劫数,皆因吴家昔日罪业而起,然稚子何辜?实不忍见阖府血脉尽绝,满门俱丧。
特拼尽最后残力,留下此破解之法,并非贪生畏死,实乃心存一念之仁,妄图以一己微末之道行,为吴家留下一线生机。
万望后来之有能者,得见此笺,勿笑字迹潦草仓促,实乃书写时阴风迫近,厉啸已萦绕耳畔。
第一夜:子时初刻
于冤池北岸设香案,敬三柱清香,焚香祷告,诚心告慰亡灵,陈述其冤屈,暂平其怨愤。然需谨记:香燃尽前务必离去,勿回头,勿应声,无论身后传来何种哭泣、呼唤或是脚步声,皆不可回应。
第二夜:丑时三刻
携三牲(需为黑猪、白鸡、青鱼)至池边。将牲礼鲜血淋漓置于岸畔,而后速退至百步外柳树下,屏息凝神。需亲眼见证血食渐次消尽,如同被无形之物啖食。此乃以血食暂餍其凶性,使之安眠一昼。若见池水泛泡如沸,或闻水下传来锁链拖曳之声,切莫出声,此乃怨灵汲取血气之兆。
第三夜:寅时正
备纸舟九只,每舟置一纸人,纸人眉心需点以朱砂。于岸边将纸舟依次放入水中,任其漂流。纸舟沉没之处,即为怨气凝结最深之域,亦可能是尸身被困之所在。若见某舟原地打转不止,或纸人无故湿透坍陷,须默默记其方位,此乃后续打捞之关键。水中或现苍白手臂虚影拨弄纸舟,佯作未见。
第四夜:卯时初
寻一黑犬,取其颈间血少许,混以柳枝灰,涂抹于双眼之下。静坐池边,闭目凝神,或可见水下冤情片段重现,知悉其怨念根源与尸身确切束缚之状。然此法凶险,极易反噬,所见景象恐非人所堪承受,心智不坚者勿试。若闻耳边有女子幽咽哭泣,或觉周身寒气骤降如坠冰窟,需立刻以清水泼面,中断法术。
第五夜:亥时整
于岸边摆一桌“阴席”——酒菜需全冷,饭需夹生,筷直插饭中。敬告树儿,此宴专为其设,乞其暂息雷霆之怒。待得阴风过、烛火绿,表示“她”已受用。旋即迅速将宴席之物尽数移至一窄小渔船上,此船受用鬼食,便暂染阴气,可瞒过树儿感知。而后需一人胆大者,乘此船至白日纸舟沉没之处,以食物为饵,轻声呼唤树儿之名,引导其亡灵依附于船,再借机下网打捞当年沉尸的麻袋。尸身上岸,即刻以符水净之,诵经超度,方有望化解此劫。
吾道行浅薄,终究无力回天,唯愿凭此残存之策,能助君等窥得那树儿冤魂一丝执念破绽,救下那些尚未遭毒手的吴家无辜之人,超度亡魂,平息旧怨。则吾虽魂飞魄散,亦无憾矣。
—— 绝笔于庚子年七月初七亥时三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