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的雏形在引力的雕刻下渐次分明,如同黑暗画布上初显的宏伟轮廓。然而,在这些由氢、氦以及新锻造的重元素构成的星云内部,更基础、也更关键的物质结合,正悄然发生。这将是迈向复杂化学,乃至生命可能性的决定性一步。
“检测到氧元素与氢元素在特定低温、高密度区域的共存概率显着提升,”韩屿的信息节点捕捉到了规则层面的微妙变化,“理论上,具备形成水分子(h?o)的条件。但分子键的稳定形成,需要克服一个能量势垒,并且需要极其精确的碰撞方位与能量。”
雷栋的规则结晶审视着相关区域的物理参数。“当前环境的热运动过于剧烈,多数碰撞无法有效成键。即便偶然形成,也极易被高能光子或其他粒子撞击而解离。需要一个更‘温和’且‘持久’的摇篮。”
他的意念引动了时空织锦,在那些氧氢富集的星云区域,精心构筑起微观尺度的“静默庇护所”。这些并非实体结构,而是细微的规则洼地,能有效屏蔽部分高能辐射,并略微降低区域内粒子热运动的平均强度。
赵猛的混沌星璇则开始进行极其精细的操作。他不再是大开大合地推动星云,而是分化出无数细微的能量触须,如同最灵巧的手指,引导着氢原子与氧原子,以更适宜的角度和速度相互靠近。“慢点,再慢点……对准喽……”他的意念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专注。
然而,尽管环境被优化,引导被施加,水分子那独特的V形结构、稳定的共价键,却始终如同一个羞涩的幻影,难以真正、稳定地凝聚出来。仿佛还缺少最后一点……“契机”。
蒲凝的光茧脉动着,她的意识深入那片被精心准备的区域,感受着那些游离的原子对结合的本能“渴望”与难以逾越的障碍。她将那份代表着“生命与调和”的期盼,无声地传递给了那株维系一切平衡的回溯之花。
陈凌的回溯之花,那变量与平衡的坐标,再次回应了创造的呼唤。
这一次,它没有释放出强烈的波动,而是从一片承载着“过去”景象的花瓣上,析出了一滴极其微小、却蕴含着无限“存在”意味的露珠。这并非真实的水滴,而是“水”这个概念,其稳定“存在”的可能性,被高度凝聚的显化。
这滴概念的露珠,无声无息地融入了那片氧氢富集的规则庇护所。
没有惊天动地的爆炸,没有璀璨夺目的光芒。
只有一种……“理所当然”的寂静转变。
就在那滴概念露珠融入的瞬间,一个氧原子与两个氢原子,在一次看似偶然、却又仿佛被命运亲吻的碰撞中,以一种完美的角度和能量结合在了一起。一个稳定的、带着微弱电偶极矩的水分子,如同宇宙中第一声清脆的铃音,悄然诞生。
紧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仿佛打开了某种开关,连锁反应开始了。在雷栋的庇护所内,在赵猛的精细引导下,在蒲凝调和之力的守护中,水分子开始以远超概率的速度稳定形成。
它们聚集,从孤立的分子,到微小的团簇,再到弥散的水汽冰晶,点缀在寒冷的星云尘埃之间。
“水分子丰度正在指数级增长!”韩屿的数据流带着确认的意味,“键能稳定,分布符合生命起源前期的化学环境模型。第一缕水之低语,已在宇宙中回响。”
林浩的晶尘网络最先感受到了这种变化。那些新生的水分子对晶尘表现出天然的亲和力,晶尘网络开始自发地围绕这些水汽团簇构筑更复杂的微观结构,仿佛在提前预习着未来滋养生命的角色。
雷栋的结晶光芒中带着满足,他架构的庇护所被证明是有效的摇篮。赵猛的星璇传递出咧嘴笑般的意念:“成了!这精细活儿可比打架累多了,但也带劲!”
蒲凝的光茧光芒温暖而明亮,她感知着那些水分子中蕴含的、与她生命本质相呼应的潜能。水,是调和的极致体现,是生命流淌的血液。
陈凌的回溯之花上,那析出概念露珠的花瓣,显得略微黯淡,却又仿佛更加凝实。藤蔓轻柔地摇曳,仿佛在倾听那遍布初生星云的、微弱却意义重大的水之低语。
宇宙,终于拥有了孕育生命的甘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