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谋转身看向吴用,目光中透着坚毅与决然:“军师,这细作和兄弟们的质疑,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关,但我们绝不能退缩。当务之急,是先揪出细作,以免他继续捣乱,坏了我们的大事。至于改革方案,我们还得再想想办法,让兄弟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吴用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伍兄弟所言极是,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商议对策。”说罢,两人凑到一起,低声谋划起来,而此时,高俅的细作正躲在暗处,窥探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那细作名叫王二,身形瘦小,却极为机灵。他奉高俅之命潜入梁山,本就对梁山地形和人员分布做了详细了解。得知梁山要改革,他便觉得机会来了。趁着夜色,王二像只鬼魅般穿梭在梁山各处营帐之间。他先是在几个平日里爱发牢骚的好汉营帐附近,故意小声嘀咕:“你们知道吗?这伍谋搞的改革,就是为了自己夺权,到时候咱们这些兄弟,都得被他拿去当炮灰。”
其中一个叫李三的喽啰听到这话,好奇地探出头问:“你说的可是真的?伍谋兄弟平日里看着也不像这种人啊。”王二故作神秘地凑近,压低声音道:“嗨,人心隔肚皮。他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外人,能安什么好心?这改革一旦推行,咱们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李三听了,眉头紧皱,心中不免泛起嘀咕。
就这样,谣言像瘟疫一般,迅速在梁山传开。不少不明真相的好汉对伍谋产生了不满。第二天清晨,伍谋走出营帐,便察觉到气氛有些异样。平日里见到他热情打招呼的兄弟们,今日都只是远远地看着,眼神中带着几分怀疑。
伍谋心中一沉,知道事情不妙。他赶紧去找吴用,两人一碰面,吴用便说道:“伍兄弟,情况有些糟糕,这谣言传得太快,兄弟们都人心惶惶的。”伍谋点点头,面色凝重:“看来这细作手段不简单,我们得尽快找出他。”
两人决定从谣言传播最广的区域入手调查。他们先是来到李三所在的营帐,伍谋和声问道:“李三兄弟,我听说你听到了一些关于我的传言,可否告知是从何处听来的?”李三看着伍谋真诚的眼神,心中有些犹豫,但还是说道:“伍头领,我也是听旁人说的,说你改革是为了自己夺权。”
伍谋心中明白,这是细作在背后搞鬼。他耐心解释道:“李三兄弟,我伍谋来到梁山,一心只为兄弟们好,为梁山的未来着想。这改革方案,是经过我和吴军师深思熟虑的,只会让梁山变得更强,怎会是为了夺权呢?”李三听了,微微点头,但眼中仍有一丝疑虑。
从李三营帐出来后,伍谋和吴用又走访了几个听到谣言的地方。通过与众人的交谈,他们发现这些谣言的源头似乎都指向了一个方向——聚义厅后方的一片树林。
两人顺着线索,来到那片树林。树林中静谧异常,只有偶尔传来的鸟鸣声。吴用仔细观察着周围的环境,突然,他发现一棵大树下有一些新鲜的脚印,脚印很小,不像是梁山好汉们平日里穿的鞋子留下的。
伍谋蹲下身子,仔细查看脚印,说道:“这应该就是那细作留下的,看来他经常在这附近活动。”两人顺着脚印的方向寻找,发现脚印通向了一个隐蔽的山洞。
他们小心翼翼地靠近山洞,刚到洞口,就听到里面传来一阵轻微的声响。伍谋和吴用对视一眼,同时抽出腰间的短刀,缓缓走进山洞。山洞内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腐臭的味道。借着洞口透进来的微弱光线,他们看到一个身影正蹲在角落里,似乎在写着什么。
伍谋大喝一声:“谁在那里!”那身影猛地一惊,想要起身逃跑。吴用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去,将那人按倒在地。伍谋上前,点亮火折子,凑近一看,正是高俅派来的细作王二。
王二被擒住后,仍嘴硬道:“你们抓了我又怎样?梁山已经人心惶惶,你们的改革注定失败!”伍谋冷冷地看着他:“你以为凭你几句谣言,就能破坏梁山的大计?你太小看梁山兄弟的情义了。”
虽然抓住了细作,但伍谋心里清楚,这只是解决了一部分问题。谣言在梁山兄弟们心中留下的影响还在,改革尚未推行,就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他和吴用押着王二走出山洞,此时,梁山的天空阴沉沉的,仿佛预示着这场风波并未平息。伍谋抬头望着天空,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消除谣言的影响,让改革顺利推进。但他也深知,前路依旧困难重重,不知还会有多少挑战在等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