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仲夏的深圳,非典的阴霾刚散,南方电子研发部的窗户却还透着股沉闷的气息。小赵攥着张折叠得发皱的A4纸,站在实验室门口,指尖把纸边捏得发白——那是高德发来的录用通知,“研发主管”的职位印在最显眼的地方,下面跟着“月薪元”“协助办理深圳户口”的字样,每一条都像钩子,勾着他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他深吸一口气,推开实验室的门。建军正趴在桌上,手里拿着放大镜,盯着一块巴掌大的芯片——那是轻量化定位芯片的第七版样品,电路板上的铜线细得像头发丝,旁边摊着本写满公式的笔记本,页脚都被翻得起了毛。
“主管。”小赵的声音有点发颤,把录用通知放在建军面前,“高德又发offer了,这次给了主管职位,还能帮我办深户……我爸妈在老家治病,每个月要花八千多,这工资比现在高三倍,我……”他说着,眼圈就红了,话没说完就低下头,不敢看建军的眼睛。
建军拿起通知,指尖划过“元”的数字,心里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小赵去年刚结婚,现在父母又生病,这笔钱对他来说,是救命钱。他放下通知,没急着劝“留下”,而是转身从抽屉里拿出一叠测试报告,摊在桌上:“你看,这是上周测的轻量化芯片数据。”
报告上的表格里,“定位精度”栏写着“±20米”,“成本”栏标着“85元\/片”,旁边用红笔标注着“高德同类芯片成本140元\/片”。建军指着数据,声音很轻却很坚定:“咱们的芯片用了北斗二代的边角料,把多余的功能都砍掉了,只留核心定位模块,硬件成本比高德低40%,精度还比他们高8米。你再看这个——”他翻到下一页,上面画着“联网模块接口图”,“只要再解决联网问题,咱们就能实实时路况,到时候不管是公交还是地铁,都能抢回订单。”
小赵盯着报告,眼睛慢慢亮了。他之前参与过芯片的调试,知道这些数据有多来之不易——为了降低成本,他们把芯片尺寸从20mm缩小到12mm;为了提高精度,建军带着他熬了三个通宵,优化抗干扰算法。这些成果,是他看着一点点从图纸变成样品的,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我知道钱对你很重要。”建军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放在小赵面前,上面写着“技术股份分配方案”,“这是我拟的虚拟技术股份,你占20%。现在公司没条件兑现,但只要芯片能量产,不管是跟公司谈合作,还是咱们自己找投资,这笔股份都作数。咱们不是打工,是一起做‘中国芯’的合伙人,以后赚了钱,先帮你把家里的事解决了。”
小赵拿起股份方案,手指微微发抖。他想起三个月前,公司让全员营销,他跑了一周只卖出去一个模块,回来后建军跟他说“技术不能丢”;想起非典时,两人每天视频通话六小时,隔着屏幕一起写代码;想起建军自己掏腰包买进口电容,替换劣质元件,说“不能砸了中国芯的招牌”。这些画面在脑子里过了一遍,他突然把高德的录用通知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
“主管,我跟你干!”小赵抬起头,眼里的犹豫全没了,只剩下坚定,“我相信你的技术,也相信咱们的芯片能成。钱可以慢慢赚,但能一起做真正的中国芯,这种机会一辈子可能只有一次。中国芯不该只有高德,也该有咱们南方电子的名字!”
建军看着他,突然觉得鼻子发酸。他拍了拍小赵的肩,没说谢谢,却比任何时候都清楚——他的坚守,不再是一个人战斗。实验室里的示波器还亮着,屏幕上的波形平稳流畅,像一条通往未来的路,现在,这条路有了同行的人。
当天下午,周老突然走进实验室,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脸上带着难得的笑容:“建军,好消息!政府出了国企帮扶政策,对自主研发的项目给补贴,最高能补50万。我已经帮你整理了轻量化芯片的资料,咱们明天就去申报!”
他把文件递给建军,上面写着《深圳市国企技术创新专项补贴办法》,里面明确写着“对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零部件项目,给予研发费用20%的补贴,最高不超过50万元”。周老指着文件里的条款:“你这芯片有自主知识产权,还能替代进口,完全符合条件。虽然50万不多,但至少能买些设备,招两个技术员,不用再像现在这样偷偷摸摸干了。”
建军拿着文件,手都有点抖。从导航项目停摆,到全员营销,再到采购偷换料,这半年来,他遇到的全是坏消息,现在终于有了点好消息。他想起非典时,自己在空荡的实验室里焊芯片,不知道未来在哪里;现在,有小赵留下,有周老帮忙,还有政府的补贴,好像黑暗里终于透进了一束光。
“谢谢周老。”建军的声音有点发颤,“要是能拿到补贴,咱们就能建个小的研发团队,专门做轻量化芯片,不用再跟北斗二代挤资源了。”
“别急,申报还得走流程,可能要等一个月。”周老拍了拍他的肩,“但至少有希望了。我跟你说,当年我搞集成电路,也是等了五年才等到政策支持。国企像艘大船,掉头慢,但只要方向对,总有能跟上的时候。你们年轻人有技术有冲劲,要多熬熬,熬过去了就是晴天。”
那天晚上,研发部的灯亮到很晚。建军和小赵一起整理申报资料,把芯片的设计图纸、测试数据、知识产权证明一一归类,周老也留下来帮忙,三人对着资料反复核对,生怕出一点差错。实验室里,示波器的嗡鸣声、键盘的敲击声、纸张的翻动声混在一起,不再像之前那样孤单,反而透着股热闹的希望。
小赵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掏出个U盘:“主管,我之前偷偷写了个联网模块的代码,还没来得及测试,咱们现在试试?”
“好啊!”建军立刻打开电脑,插上U盘。代码加载出来时,屏幕上跳出“联网成功”的提示,两人对视一眼,都笑了。周老坐在旁边,看着两个年轻人兴奋的样子,也跟着笑了——他好像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样子,也是这样,为了一点技术突破,能熬到天亮,为了一个理想,能不顾一切。
夜深了,周老先回家了,建军和小赵还在实验室里测试代码。窗外的深圳灯火通明,远处的高楼大厦上,高德的广告还在闪烁,但他们不再觉得那是威胁,反而成了前进的动力。小赵看着屏幕上的代码,突然说:“主管,以后咱们的芯片,就叫‘南芯’吧,南方电子的芯,也是中国的芯。”
“好,就叫‘南芯’。”建军点点头,心里满是期待。他知道,拿到补贴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量产、推广、抢订单很多难关,但只要他们一起,守住技术,守住理想,就总有一天,能让“南芯”的名字,和高德一样,响彻整个深圳,甚至整个中国。
第二天早上,建军和小赵带着申报资料,去了深圳市科技局。门口的宣传栏里,贴着“支持国企技术创新,推动北斗民用化”的标语,阳光照在标语上,泛着金色的光。两人走进大楼,脚步比任何时候都要坚定——他们的“南芯”梦,从这里开始,有了第一个真正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