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峰回路转
废砖窑内的气氛瞬间凝固,剑拔弩张。李元芳持剑而立,目光锐利地扫视着窑顶破口的黑衣人,以及地上受伤和惊疑不定的死士。张诚更是吓得瘫软在地,面无人色。
那为首的黑衣人并未理会李元芳的警惕,目光直接落在张诚身上,声音依旧低沉:“张参军,你想活命吗?”
张诚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连连点头,声音颤抖:“想!想!诸位好汉是……”
“我等奉皇命,特来并州彻查妖逆‘尊者’一案。”黑衣人亮出一面非金非铁、刻有特殊龙纹的令牌,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幽冷的光泽。“你可以称我们为‘内卫’。”
内卫!皇帝亲掌的隐秘力量,监察百官,直达天听!李元芳心中巨震,没想到陛下竟然早已派了内卫暗中调查此事!难怪对方行动如此诡秘,装备如此精良。
那内卫首领继续对张诚道:“狄阁老手持明旨,我等隐于暗处。如今你已穷途末路,唯一生路,便是配合狄阁老与我等,将功折罪,指认周炳坤及‘尊者’党羽。否则,无论是落在那些灭口之人手中,还是因罪伏法,都是死路一条!”
这番话,既是说给张诚听,也是向李元芳表明了身份和立场。
张诚脸上血色尽失,眼神剧烈挣扎。他深知内卫的可怕,也明白自己已无路可逃。投靠内卫和狄仁杰,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至少能保家人平安(如果他们还活着的话)。他最终像是被抽干了所有力气,颓然道:“我……我愿招……我愿指认周炳坤!求朝廷,求狄阁老,饶我家人性命!”
内卫首领看向李元芳,微微颔首:“李将军,此人犯便交由你押回行辕,呈交狄阁老。此地后续,由我等处理。”他指的是那几名死士和现场痕迹。
李元芳收剑入鞘,抱拳道:“有劳!”他明白,内卫的出现,意味着案件已经上升到了新的层面,涉及皇权与隐秘势力的直接对抗。他们处理这些手尾,更为专业和彻底。
他不再犹豫,上前一把提起如同烂泥般的张诚,迅速离开了废砖窑。
狄仁杰在行辕书房内,听闻李元芳的禀报以及张诚的初步供述,脸上并未露出太多意外之色,只是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了然。
“内卫……陛下果然圣心独照。”狄仁杰轻轻捋着长须,“如此一来,许多事情便说得通了。为何对方行事如此周密狠辣,却又似乎对朝堂动向颇为敏感。原来,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地方官员的贪腐,更是一场精心策划、意图动摇国本的巨大阴谋,‘尊者’所图非小啊。”
张诚跪在地上,涕泪交加,将他所知的一切和盘托出:
周炳坤确系“尊者”在并州官场的最高保护伞,代号“河内侯”。他利用职权,为“尊者”势力的活动提供一切便利,包括默许甚至协助赵司马贪墨、转运官粮;利用张诚伪造文书、调整城防,为西山坳基地和官仓“失火”创造条件;“晋丰号”则是“尊者”麾下负责资金运转和物资采购的白手套,其庞大资金不仅用于供养私兵、炼制“圣粮”,更用于贿赂朝中某些位高权重之人,编织了一张庞大的保护网。
而“尊者”本人,神秘莫测,张诚也从未见过其真容,只知他法力高深(或者说蛊惑人心的手段极高),门下网罗了许多奇人异士和亡命之徒,其最终目的,似乎是利用“圣粮”控制流民,积蓄力量,图谋不轨。
“那日……那日赵司马被擒后,周炳坤便知大事不妙,命我设法与‘晋丰号’切断明面联系,转移密账和印信。昨夜墨香斋暴露的消息传来,他便知我必被牵连,这才派了死士前来,名为送我离开,实为灭口……”张诚哭诉道,脸上充满了悔恨与恐惧。
就在这时,曾泰快步走入,脸上带着一丝兴奋:“恩师!学生根据从墨香斋查获的账册,反向追查‘晋丰号’的资金源头,发现其与洛州(洛阳)的几个大商号有巨额异常往来,而这几家商号,据学生所知,与朝中一位以‘清流’自居、却与武氏宗亲过往甚密的王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线索,终于隐隐指向了神都洛阳,指向了朝堂的更高层!
狄仁杰目光骤然锐利如刀。并州之案,到此已基本清晰,但掀开并州这块石板,下面露出的,却是通向神都的更大漩涡。
“元芳,立刻持我钦差令牌,调集所有可信兵马,包围都督府,缉拿周炳坤!绝不能让他逃脱或自戕!”狄仁杰霍然起身,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同时,行辕戒严,没有我的手令,任何人不得进出!”
“是!”李元芳凛然领命。
“曾泰,你协助元芳,控制都督府内所有文书档案,尤其是周炳坤的私人信函、印信!”
“学生明白!”
狄仁杰看向窗外,天色已经大亮,但并州城的上空,却仿佛笼罩着一层更浓的阴云。并州的棋局即将收官,但一场席卷朝堂的风暴,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