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夜的深思熟虑,苏明远做出了人生中又一个重要的决定。第二天一早,他就召集了钱润之、李明德、王忠等可信任的人员,准备对水利纠纷事件采取坚决行动。
经过详细调查,我已经掌握了事情的真相。苏明远在小会议室中对几个心腹说道,王、李两家的水利项目不仅违法,而且背后还有官商勾结的问题。
苏大人,您决定怎么处理?钱润之问道。
第一步,立即勒令王、李两家停止水利工程,恢复下游水源供应。苏明远坚决地说道,第二步,调查李文华在此事中的违法行为,如果属实,要严肃处理。
李明德有些担心:苏大人,这样做可能会遭到强烈反弹。李文华是县丞,而且王、李两家势力很大,他们不会轻易妥协的。
我知道会有阻力,但正义不能因为阻力而退缩。苏明远目光坚定,而且我们有法律依据,不怕他们翻天。
那张知县那边怎么办?钱润之问道,他昨天明显是站在对方一边的。
苏明远想了想:张知县可能是被误导了,也可能有其他考虑。我会找机会和他详细说明情况,相信他会支持正确的决定。
就在这时,王二匆匆跑了进来:老爷,不好了!外面来了一大群人,说是要找您算账!
苏明远心中一沉,连忙走到窗前查看。只见县衙门前聚集了几十个人,有的拿着锄头,有的拿着木棍,看起来很不友善。为首的是几个身强力壮的汉子,一看就知道是王、李两家的人。
他们想干什么?李明德愤怒地说道。
明显是来示威的。钱润之分析道,想用武力威胁您改变决定。
苏明远冷静地观察着外面的情况,发现这些人虽然看起来凶悍,但并没有真正动手的意思,更像是在做戏给别人看。
不要慌,苏明远说道,我出去和他们谈谈。
苏大人,太危险了!王忠担心地说道。
没关系,他们不敢真的对朝廷命官动手。苏明远安慰道,而且县衙有衙役保护,不会有问题的。
苏明远换上正式的官袍,威严地走出县衙。看到他出现,门前的人群立即安静下来,但气氛依然紧张。
诸位有什么事,可以正常申诉,不需要如此兴师动众。苏明远朗声说道。
为首的那个汉子上前一步:苏大人,我们是王家的人。听说您要强行停止我们的水利工程,这不公平!
什么不公平?苏明远反问道。
我们有合法手续,投入了大量资金,凭什么说停就停?汉子振振有词,如果造成损失,谁来承担?
苏明远冷笑一声:合法手续?那个批文本身就有问题。而且你们的工程损害了公共利益,必须停止。
什么公共利益?另一个汉子接过话头,我们在自己的土地上搞建设,关别人什么事?
关别人什么事?苏明远提高了声音,你们断绝了下游几十个村子的灌溉水源,影响了上万人的生计,还说关别人什么事?
这话引起了围观群众的共鸣。其实在人群中,也有不少下游村民,他们是来支持苏明远的。
苏老爷说得对!有人在人群中喊道。
不能让他们断我们的水!更多的声音加入进来。
王家的人见民心不在他们一边,开始变换策略。
苏大人,为首的汉子缓和了语气,我们也不是不讲道理。如果真的影响了下游用水,我们可以想办法解决。比如分时段供水,或者修建分流渠道。
现在知道讲道理了?苏明远不为所动,那当初为什么不考虑这些问题?
我们确实考虑不周,但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总不能全部打水漂吧?汉子开始打感情牌,而且我们的项目成功后,也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对大家都有好处。
苏明远听出了他们的意思,这是在争取时间,希望通过拖延来获得更多的支持。
经济发展不能建立在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上。苏明远坚决地说道,我给你们三天时间,必须恢复下游水源供应,否则县衙将采取强制措施。
三天?汉子大惊,这根本不可能!拆除堤坝需要很长时间的!
那是你们的事。苏明远不容商量,三天后如果还不恢复供水,我就派衙役强制执行。
王家的人见苏明远态度坚决,知道再争论也没用,只好悻悻离去。但临走时,为首的汉子恶狠狠地瞪了苏明远一眼,显然怀恨在心。
人群散去后,苏明远回到县衙,立即开始准备后续行动。他知道王、李两家不会轻易妥协,必须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下午,李文华主动来找苏明远,这次他的态度比昨天要冷淡得多。
苏大人,听说您要强制停止水利工程?李文华开门见山。
是的,因为这个工程违法。苏明远直截了当地回答。
苏大人,这个决定是不是太草率了?李文华试图劝说,毕竟项目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而且有合法手续。
李大人,那个批文本身就有问题。苏明远看着李文华,按照规定,如此重大的水利工程应该经过集体讨论,不能个人决定。
李文华脸色一变:苏大人的意思是,我违规了?
事实胜于雄辩。苏明远拿出相关的法规文件,请李大人看看,这类工程的审批程序是怎么规定的。
李文华看了文件,发现确实如苏明远所说,自己的审批程序是有问题的。但他还是狡辩道:虽然程序上有些瑕疵,但项目本身是有益的,可以事后补办手续。
事后补办?苏明远冷笑,那为什么当初不按程序办?是不是因为知道其他人不会同意?
李文华被问得哑口无言。
而且,苏明远继续追击,我听说李大人在这个项目中也有个人利益,这是真的吗?
谁说的?李文华矢口否认,这是造谣!
是不是造谣,调查一下就知道了。苏明远意味深长地说道。
李文华见事情败露,开始威胁:苏大人,您这样做可能会得罪很多人。王、李两家在县里、府里都有关系,您真的要为了一些农民而与他们为敌吗?
为了正义,与任何人为敌我都不怕。苏明远斩钉截铁地说道。
李文华见劝说无效,脸色阴沉地离开了。
当天晚上,苏明远在办公房中处理公务时,钱润之匆匆走了进来。
苏大人,出事了!钱润之神色紧张,李文华连夜离开了县城,据说是去府里告状去了!
苏明远心中一沉,但表面上还是很镇定:去告什么状?
据说是告您滥用职权,强行干预合法的商业项目。钱润之说道,而且他还带走了一些文件,可能是想颠倒黑白。
苏明远意识到,真正的考验即将到来。李文华先发制人,很可能会在府里争取到支持。
我们也要做好准备,苏明远下定决心,明天一早就派人去府里,把真实情况汇报给上级。
苏大人,钱润之担心地说道,如果府里偏信李文华的话,您可能会很被动。
事实就是事实,不会因为谁先告状就改变。苏明远坚定地说道,而且我们手上有充分的证据,不怕他们颠倒黑白。
深夜,苏明远独自在院中踱步。这次的较量关系到他在清远县改革的成败,也是对他品格和能力的重大考验。他知道,如果在这次冲突中失败,不仅自己的仕途会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那些信任他的百姓会失望。
无论如何,都要坚持到底。苏明远在心中坚定地说道,即使付出再大的代价,也不能让权贵欺压百姓!
远处传来更鼓声,新的一天即将开始。但苏明远知道,对他来说,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第三天清晨,正当苏明远准备派人前往府衙汇报情况时,意外的访客到了。
苏大人,张钦差来了!王二急匆匆地跑进来禀报。
苏明远心中一喜,连忙整理衣冠出迎。张钦差的再次到来,可能是解决当前困局的关键。
下官苏明远,拜见钦差大人!苏明远恭敬地行礼。
苏大人,听说你们这里又出了些事情?张钦差直接开门见山,本官路过此地,特来了解情况。
苏明远心中明白,张钦差的到来绝非偶然,很可能是收到了什么消息。
确实出了一些事情,苏明远如实回答,涉及水利纠纷和官商勾结问题。
详细说说。张钦差的神情变得严肃。
苏明远把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详细汇报了一遍,包括王、李两家修建堤坝断绝下游水源,李文华违规审批并从中牟利,以及试图贿赂自己等情况。
张钦差听完后,脸色变得非常难看:竟有此事!带我去现场看看。
一行人马不停蹄地赶到水利工程现场。看到完全干涸的下游河道和焦黄的农田,再看到上游豪华的养殖场,张钦差的愤怒溢于言表。
简直目无法纪!张钦差怒道,为了私利竟敢断绝民生用水!
这时,王德明和李文渊听说钦差到了,连忙赶来迎接。但他们万万没想到,钦差的态度如此严厉。
草民王德明,拜见钦差大人!王德明战战兢兢地行礼。
你就是王德明?张钦差怒视着他,好大的胆子,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强占民用水源!
钦差大人,我们...我们有合法手续...王德明试图辩解。
合法手续?张钦差冷笑一声,违规审批的手续也叫合法?而且即使有手续,也不能损害公共利益!
李文渊见势不妙,想要狡辩:钦差大人,我们这个项目对当地经济发展有好处...
住口!张钦差厉声喝道,损害万民利益来发展经济,这是什么道理?
当场,张钦差就下令:立即拆除堤坝,恢复下游水源!三日内必须完成,违者严惩不贷!
王、李两家的人面如死灰,知道大势已去。
另外,张钦差转向苏明远,李文华在哪里?
回钦差大人,他昨夜去府里了。苏明远回答。
哼,想先告状是吗?张钦差冷笑,传令府衙,立即将李文华押回县里,听候处理!
随着张钦差的强力介入,水利纠纷很快得到了解决。王、李两家不得不拆除堤坝,下游水源得以恢复。李文华也被从府里押回,接受调查。经查实,他确实在项目中有个人股份,构成了严重的违法违纪行为。
更让苏明远意外的是,张钦差对他这次的表现极为赞赏。
苏明远,张钦差私下对他说,你这次做得很好。在巨大压力下能够坚持原则,维护正义,这才是真正的父母官应有的品格。
多谢钦差大人!苏明远感激地说道。
不用谢我,这都是你应得的。张钦差拍拍他的肩膀,继续坚持下去,朝廷需要像你这样的好官。
送走张钦差后,苏明远深深地松了一口气。这次水利纠纷的胜利,不仅保护了百姓的利益,也进一步巩固了他在清远县的威信。
但同时,苏明远也意识到,随着改革的深入,阻力会越来越大。那些既得利益者不会轻易认输,他必须做好更充分的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
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苏明远在清远县的改革初见成效。从税收整改到市场规范,从司法公正到水利纠纷的解决,每一项成就都来之不易。但正如他在日记中写道的: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前路依然充满挑战。
百姓们对苏明远的支持越来越坚定,但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的反扑也越来越激烈。在这个关键时刻,苏明远深刻体会到了知不可忽骤得的真谛——任何真正的改变都需要时间、智慧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而在权力的漩涡中,他也开始感受到另一种微妙的变化。成功带来的不仅是成就感,还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权力感。这种感觉既令人陶醉,又让人警醒。苏明远意识到,如何在拥有权力的同时保持初心,将是他面临的更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