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恒在北疆前线溜达时,他旗下新成立的党卫军已经在各个城市周边划拉着不值钱的土地,在他们的监督下改造营的人群在各地建设着,一座座仓库和营房以及机场。
这些地方都是军管的,驻扎在地方的官兵没有过问党卫军行动的权利,就对这些行为听之任之。
这些营地在很短的时间内在新疆这片土地上建好,常恒也开始频繁的飞往这些地方,这些人看着堆满各种物资的仓库他们虽然很好奇,但是也不会问什么。
在他们接手这些物资之后,党卫军会按照命令,立即让附近的守军接手物资,以便尽快的展开各项军事工事的建设。
像这样的情况,在这片大地上断断续续的持续了两年时间,直到彻底建成了北疆核心防线:塔城-额敏防线;扼守西北大门的博尔塔拉与伊犁河谷防线;东疆与南疆的次级防线
这些防线很注重隐蔽与伪装,尽量避免建造高大显眼的工事。多采用伏地堡,与地面融为一体。
所有火力点不应正对敌方来袭方向,而应设置在侧面,形成交叉火力,让敌人难以直接瞄准。
连接各个火力点的,必须是完善的、之字形的交通壕和步兵堑壕,防止炮火杀伤。
在兵力配置方面在这两年之内常恒很听劝的建设了,三个师的核心机动兵团他们拥有最好的装备、最强的机动性,作为战略预备队,随时可以增援危急战线。
在地方守备部队,常恒把党卫军分区域部署,负责固定防线的守卫和游击战的准备。
经济后勤上,这两年难民大量涌入,常恒组织他们开垦荒地,伊犁、塔城这些前沿地区的粮食产量翻了一倍,自给自足总算实现,再也不用怕被围困时断粮。
甘肃援助的小型兵工厂也已投产,虽然规模不大,却能维修枪械、生产子弹和手榴弹,等技术成熟,甘肃那边还会迁几条枪械、火炮产线过来,足够支撑中等烈度的战争。
交通和通讯也跟上了,连接各防线的战略公路修通了大半,无线电通讯网覆盖了主要节点,再加上骑兵传令队,即便无线电被干扰,消息也能传得出去。
政治与民族政策上,常恒费了不少心思。新疆民族多,联盟一直想趁机煽动叛乱,他便采取怀柔与威慑并用——尊重当地的宗教和习俗,把一些顽固不化,不配合部落头人、宗教领袖打落尘埃,给这里的贫民分了粮食和土地和牲口,让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开始站起来了。
可要是有人敢公开勾结联盟、发动叛乱,借着信仰搞事情他是绝对不会手软的。
这两年,党卫军扑灭的分裂叛乱势力可谓数不胜数。喀什地区和和田地区尤为严重,常恒烦不胜烦,就干脆学着约瑟夫给车臣搬家,给这个地方的顽固分子搬了一次家 ,至此南疆才安定下来。
宣传上更是顺风顺水——联盟提供的素材实在太多了,吴克兰大饥荒、哈萨克大饥荒,侵占中国的大东北、妄图分裂蒙古等等,这些都是都是现成的素材。
常恒让人把这些事编成小调、评书,让宣传队在新疆和甘肃的集市、军营里传唱,“抵抗联盟侵略,保卫家园”的口号,渐渐深入人心。
最关键的情报与反间谍,常恒压给了黑衣社。在这片土地上重要的情报岗位全是黑衣社的人把控,他们行事隐秘,手段狠辣,这两年揪出了不少联盟安插的探子,确保了防线的安全。
就在新疆的建设走向正轨之时,甘肃的情况和全国其他地方的局势都不太乐观。
去年年初的辽西会战,他至今记忆犹新。东北军和中央政府的两个德械师拼到弹尽粮绝,还是没挡住从朝鲜半岛登陆的日军第八、第十四师团,最终被迫从锦州塔山一线撤退。
那场仗打得惨烈,甘肃驻守在金城等工业城市的空军全部参战,战机一架架升空,一架架在日军的围攻之下,消耗殆尽。
最终虽然歼灭日军两万多人,可自家的损失也着实惨重。
日本人显然不甘心在“弱国”手里吃这么大的亏,军部的野心彻底膨胀,怂恿着下级军官在国内发动了政变。
内阁被彻底架空,军政府登上了历史舞台——从那一刻起,常恒便清楚,自己那点“先知先觉”的优势,彻底没了。
万幸的是,东北的三千万父老乡亲,有近一半被甘肃和各方势力抢运了出来,最终安置在了新疆。
他们带着东北人的坚韧和血性,填补了新疆战乱后的人口空缺,成了开垦荒地、建设工事的重要力量。
可每当想起那些没能撤出来的同胞,常恒的心还是疼的厉害。
至于为什么不使用,那些常恒威慑联盟的武器,肯定不是因为常恒心善,而是那些东西在他手里的数量有限,交战区都是人口密布的地区,使用那些东西之后,往往是自杀一千,伤敌八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