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并未因皇帝的默认和沈芷衣的沉默而平息,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甚至开始有御史风闻奏事,在朝会上隐晦地提及“后宫干政”、“牝鸡司晨”之嫌,虽未直接点名,但矛头直指掌管女学、影响力日益增长的沈芷衣。
压力如同无形的潮水,从四面八方向沈芷衣涌来。连女学中的一些宫女听课也变得有些心神不宁,生怕被牵连。沈芷衣知道,不能再等待下去了。
她首先找到了顾影。在御花园一处僻静的假山后,她开门见山:“顾统领,近日宫中对芷衣与统领多有污蔑之词,扰攘宫闱清静,想必统领亦有耳闻。”
顾影面容冷硬,眼神却一如既往的沉稳:“跳梁小丑,不足为惧。姑娘需要在下做什么?”他的信任与直接,让沈芷衣心中一暖。
“流言起于宫内,传播亦需人手。我需要你帮我查清,最初散布这些言论的,是哪些宫人,他们又与哪些宫外之人有所关联。”沈芷衣冷静地分析,“尤其是关于你我之间的污蔑,传播此言论者,其心可诛,必是核心之人。”
“好。”顾影言简意赅,没有半分犹豫。暗卫的力量在调查此类事情上,效率极高。
与此同时,沈芷衣也开始动用自己经营的关系网。她让小禄子利用他在底层太监中的人脉,留意各宫娘娘身边近侍的异常动向,特别是与几位皇子生母,或是与已倒台的太后、裕亲王残留势力可能有关联的宫苑。
她自己则再次沉浸于“记忆宫殿”之中,将近期所有接触过的官员、妃嫔,以及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重新梳理了一遍。她重点排查了那些在宫变后利益受损,或是对她掌管女学一事明确表示过不满的势力。
数日后,顾影和小禄子几乎同时带来了消息。线索的指向,竟然汇聚向一个有些出乎沈芷衣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的人——贤妃,赵月容。
赵月容出身清流文官世家,父亲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向来以清正耿直着称。她本人在宫中资历颇深,育有皇长子,虽不甚得宠,但地位尊崇,平日深居简出,吃斋念佛,给人一种与世无争的印象。在之前的宫变中,她也未曾明确站队,得以保全。
“贤妃……”沈芷衣沉吟着。赵月容与已故的皇后赵月瑶同姓,却并非同族,反而因其家族清流背景,与当年凭借外戚势力登上后位的赵月瑶隐隐有些不对付。宫变之后,皇后势力土崩瓦解,贤妃育有皇长子,其家族在肃清裕亲王余党过程中颇为积极,声望更隆。她确实有理由,也有能力,来做这件事。
动机也很明显。沈芷衣的女学,打破了后宫原有的权力平衡,给了底层宫女上升的通道和独立的意识,这无疑触动了依靠传统尊卑秩序维系地位的既得利益者。而沈芷衣本人与皇帝的密切关系,以及她在平乱中展现出的能力,更让育有皇长子的贤妃感到了威胁。她不需要自己动手,只需借助清流言官的力量和宫中暗藏的势力,便能轻易将沈芷衣推到风口浪尖。
“查到实证了吗?”沈芷衣问顾影。
“有几个散布流言的核心宫人,虽非贤妃宫中直接管辖,但都与她宫中一位掌管杂事的嬷嬷有过接触,银钱往来也有些蹊跷。此外,在朝会上首先发难的那位御史,曾是赵都御史的门生。”顾影禀报道。
证据不算铁证如山,但足以指明方向。沈芷衣嘴角泛起一丝冷意。她原本不想这么快与这位资深的妃嫔对上,但既然对方已经出手,她便没有退避的道理。
她需要找一个机会,一个既能敲山震虎,又能彻底粉碎流言,同时还能巩固自身地位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