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在秦岭山道中蜿蜒前行,距离走出这片连绵群山已不远。连日跋涉,人困马乏,但军纪严明,士气尚可。这一日,先锋斥候卫风快马加鞭从前队赶回,神色凝重地直奔中军。
“报——王爷!”卫风在周景昭车驾前勒马,抱拳急声道,“前方已近衙岭,此地有一险要山寨,名为‘黑云寨’。据探查及抓获的舌头供认,寨中盘踞着一股悍匪,约四五百人,头目绰号‘翻山鹞’,颇为凶悍。然…然其寨中,竟还裹挟着上千名百姓!多为去岁雪灾后流离失所、南下逃荒的灾民,被其掳掠或诱骗入寨,充作苦役、炮灰,处境凄惨!”
此言一出,周围听闻的将领幕僚皆面露惊怒之色。
周景昭眉头紧锁,沉声道:“可知其寨详情?地形如何?匪众战力如何?百姓被拘于何处?”
卫风显然做足了功课,迅速回道:“黑云寨位于衙岭主峰半腰,地势险峻,只有一条狭窄山道通往寨门,易守难攻。寨墙以木石混合,颇为坚固。匪众多为亡命之徒,战力不弱,且有地利。百姓被分散关押于寨中各处窝棚,或于后山采矿伐木,看守严密。”
情况顿时变得复杂起来。若只是寻常剿匪,大军碾压过去即可。但牵扯上千名被裹挟的无辜百姓,投鼠忌器,强攻必然导致百姓大量伤亡。
周景昭立刻下令:“传令全军,于前方河谷开阔处扎营!升帐议事!”
很快,中军大帐再次竖起。周景昭端坐主位,文武分列左右,气氛严肃。
“情况诸位已皆知。”周景昭开门见山,“衙岭匪患,非仅剿匪,更需救人。如何以最小代价,攻克山寨,解救百姓?诸位畅所欲言。”
前军将军李光率先出列,抱拳道:“王爷!不过区区数百毛贼,仗着地势逞凶!末将愿率前军精锐,趁夜突袭,强攻山寨!以我军之战力,破其寨门如摧枯拉朽!只要速度够快,匪首授首,余众必溃,或可减少百姓伤亡!”他的策略简单直接,依靠精锐部队的绝对实力进行斩首突击。
长史谢长歌则持不同意见:“王爷,李将军勇武可嘉。然山寨险峻,强攻必有伤亡,且匪徒狗急跳墙,必然以百姓为盾,甚至大肆屠杀。即便攻克,我军伤亡及百姓死伤恐难以预料。不如先围而不攻,遣能言善辩之士上前劝降,晓以利害,许其弃暗投明,或可令其内部生变,献出匪首,开寨归降。”
庞清规补充道:“谢长史所言极是。可告知匪众,只诛首恶,胁从不问。若能解救百姓,还可酌情授田安置。如此,或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负责情报侦查的卫风沉吟道:“王爷,属下潜入侦查时,发现后山有一处隐秘水道,似乎可直通寨内,但被铁栅封锁,且有看守。或可挑选精锐,由水性极佳者潜入,里应外合。同时,亦可尝试接触被掳百姓,若能在内部制造混乱,则破寨易如反掌。”
墨家墨衡(工兵哨技术总监造)则从另一个角度提出建议:“王爷,山寨虽险,然其寨墙多为木质。我可连夜赶制简易投石车或火箭车,于远处发射火弹或巨石,焚其寨栅,轰其营垒,扰乱其心,再辅以强攻或劝降。”
众人各抒己见,争论不休,各有道理。
周景昭静听良久,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脑中飞速权衡。最终,他目光一凝,有了决断。
“诸位所言,皆有道理。然时间紧迫,我军不可在此久耗。”他站起身,斩钉截铁道,“本王决定,剿抚并用,多管齐下!”
他开始下达一连串命令:
“李光将军!命你即刻挑选两百最精锐悍卒,由赵烈协助,饱食歇息,准备夜战强攻器材,听候号令,随时准备突击寨门!”
“卫风!命你率一队精通水性、善于攀爬的好手,立刻详细探查那条隐秘水道,评估潜入可行性与风险!若可行,入夜后即刻行动,潜入寨中,寻找机会制造混乱,或尝试与被困百姓取得联系!”
“墨衡!命你带工兵及工匠,就地取材,连夜赶制五架简易投石车,不需精准,但求能远距离将火油罐、碎石抛入寨中,制造混乱与恐慌!”
“谢长史、庞参军!由你二人起草劝降文书,天明后,寻一嗓门洪亮之士,于寨前宣读,告知只诛首恶‘翻山鹞’,余者不究,献寨归顺者有功,顽抗者格杀勿论!并言明我军已断其所有退路,勿存侥幸!”
“司玄!亲兵营负责外围警戒,封锁所有下山路径,绝不可放走一人!”
“孙悬针先生!准备好救治伤员,尤其是可能救出的百姓!”
“花溅泪大家!若劝降不成,强攻开始,可于阵前奏响战曲,扰乱匪心!”
一条条指令清晰明确,几乎综合了所有人的建议,形成了立体的进攻方案。
众将闻言,精神一振,齐声应道:“遵命!”
周景昭最后强调道:“此战首要,乃解救百姓!一切行动,皆需以此为念!强攻需迅猛,但入寨后,凡遇百姓,不得误伤!劝降需诚恳,但若匪首冥顽不灵,则雷霆击之!各部需紧密配合,随机应变!”
“是!”
帐内众人领命而去,迅速行动起来。宁静的河谷营地,瞬间弥漫开大战将至的紧张气氛。周景昭走出大帐,望向远处暮色中如同巨兽般蛰伏的衙岭山峰,目光沉静而坚定。
这伙盘踞要道、掳掠百姓的匪徒,必须拔除。这不仅是为民除害,更是大军南征途中,必须打掉的第一颗钉子,以此立威,震慑沿途所有心怀不轨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