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小时的航程在沉默与休整中度过。
“荆棘王座”如同一位从深渊归来的疲惫旅者,舰体上残留着与法则乱流搏斗的细微伤痕,以及那场短暂交锋留下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能量余波。然而,其内核却仿佛经过淬炼的精钢,更加凝练、沉静。
林夜大部分时间都在冥想,巩固着刚刚突破的境界,消化着从“仲裁之仪”获取的庞大信息,并尝试着将那种对秩序力量的精微掌控融入自身的力量体系。他能感觉到,自己与月影、与生命序列、乃至与脚下这艘星舰的联系都变得更加紧密和深入。
艾拉博士和星椋则忙于分析“腐朽国度”的结构图,并结合林夜带回的“异渊污染识别模块”,试图在其中找出最有可能隐藏着“共鸣体”线索或直接通往“门”所在地的路径。
当“荆棘王座”终于驶出虚无回廊那令人压抑的边界,重新回到相对“正常”的宇宙空间时,所有人都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骤然减轻。
“抵达预定汇合坐标。‘桥梁’遗迹位于前方零点五光秒处。”星椋汇报的同时,主屏幕上的画面切换。
尽管早已从数据和想象中勾勒过它的形态,但当“桥梁”遗迹真正呈现在眼前时,林夜依旧感到了难以言喻的震撼。
那并非一座实体的建筑,也非能量的造物。
它更像是一道……撕裂在现实之上的巨大伤疤。
一片无法估量其宽广度的空间区域,呈现出一种诡异的、不断流动的、仿佛油彩与水混合却又无法相融的质感。无数破碎的、闪耀着不同时代与文明光辉的建筑碎片、星舰残骸、乃至一些难以名状的巨大骨骼和机械造物,如同被冻结在琥珀中的昆虫,静静地悬浮在这片流动的“伤疤”之中。它们有的属于早已湮灭的远古文明,有的则带着星盟鼎盛时期的风格,甚至还有一些,其科技特征连艾拉博士的数据库中都找不到匹配记录。
而在这些凝固的历史碎片之间,一道道细微的、五彩斑斓的“裂隙”时隐时现,如同伤疤上未曾愈合的毛细血管,散发出危险而不稳定的空间波动。那就是连接不同“层面”的通道,也是“桥梁”之名的由来。
一种低沉、持续、仿佛来自宇宙背景辐射本身的嗡鸣,从遗迹方向传来,并非通过介质传播,而是直接作用于灵魂,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与渺小之感。
“难以置信……”艾拉博士喃喃道,“这么多时代的残留……这里究竟见证了多少文明的兴衰与尝试?”
“检测到高强度、多层次时空褶皱。物理常数呈现区域性异常。” 星椋的传感器忠实地记录着数据,“存在大量未知能量签名残留,部分与‘异渊’污染特征有微弱吻合,部分……与指挥官描述中的‘源初虚空’特性近似。”
林夜开启破妄之瞳,淡金色的视野中,那片遗迹呈现出更加惊人的景象。那些流动的“伤疤”本身,就是高度凝缩的、混乱的时空法则实体!而那些五彩斑斓的裂隙,则是相对脆弱的法则节点。更让他心头一紧的是,他能清晰地“看”到,在遗迹的极深处,一股冰冷、死寂、带着绝对秩序压迫感的暗流正在缓慢而坚定地弥漫、扩张——那是古狱的力量,是“门”正在成型的征兆!
“我们到了。”林夜的声音低沉,“艾拉,比对结构图,找出相对安全的切入点和可能藏有线索的区域。星椋,保持最高警戒,这里的危险不仅来自古狱,更来自遗迹本身。”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凝固的文明残骸,最终落在那遗迹深处涌动的暗流上。
希望与毁灭,历史的沉淀与未来的危机,在此地交织。
寻找“共鸣体”的旅程,将从这片埋葬了无数梦想与野心的“桥梁”正式开始。而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在这片法则的迷宫与历史的坟场中,找到那条通往真相的、岌岌可危的小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