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晷科技七楼的会议室,空气里弥漫着一种与学校教室截然不同的、高效而冷冽的气息。巨大的环形会议桌光可鉴人,正前方是几乎占满整面墙的激光屏,此刻正静默地显示着星晷科技的LoGo。
林小夕坐在靠门的一个位置上,双手规规矩矩地放在并拢的膝盖上,指尖微微发凉。她身上穿着昨天特意让苏晓琪帮忙参考买的、稍微正式一点的衬衫和休闲西裤,试图让自己看起来更“专业”一些,但依旧感觉自己像是误入鹤群的一只雏鸟。
周围陆续进来的,都是星晷科技“蜃楼”项目组的核心成员。男男女女,大多穿着简洁利落的商务休闲装,抱着笔记本电脑或平板,彼此低声交谈着晦涩的技术术语,眼神锐利,步履生风。每个人身上都散发着一种精英的气场和忙碌感。
小夕下意识地缩了缩肩膀,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心跳因为紧张而有些过速。这就是顾夜白的世界,一个完全由理性和效率主导的领域。她能在这里立足吗?
会议室的门再次被推开。
原本低声交谈的众人瞬间安静下来,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门口。
顾夜白走了进来。
他今天穿着一件熨帖的深灰色衬衫,最上面的扣子一丝不苟地扣着,袖口挽到小臂,露出那款低调的腕表。他手里拿着一台超薄的笔记本,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眼神扫过会议室,如同精密仪器扫描过现场,带来一股无形的、令人屏息的压力。
他的目光在经过小夕时,几乎没有停顿,如同看任何一个普通员工一样自然,随即落在了主位上。
“开始。”他言简意赅地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绝对的权威。
会议正式开始。
项目技术负责人首先上台,开始讲解最新的引擎优化进度和遇到的技术瓶颈。屏幕上开始滚动各种复杂的数据流、架构图和代码片段。
小夕立刻集中精神,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但很多过于技术性的内容她听得云里雾里,只能努力捕捉与视觉表现相关的部分。
讨论逐渐深入,气氛变得热烈而专注。团队成员们思维敏捷,语速飞快,常常为一个技术细节争论不休。
小夕完全插不上话,只能像个局外人一样听着,心里的忐忑和不安越来越浓。她感觉自己和这个环境格格不入,之前的兴奋和自信被现实打击得七零八落。
就在她微微走神,感到一丝沮丧时——
“林小姐。”
一个冷静的声音突然点了她的名。
小夕猛地回过神,抬起头,发现全会议室的人目光都落在了她身上。而主位上的顾夜白,正看着她,眼神平静无波。
她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后背沁出一层薄汗。他……他要问她技术问题吗?她完全答不上来怎么办?
然而,顾夜白并没有问她任何技术难题。他只是操作了一下面前的笔记本,激光屏上立刻切换到了她昨天提交的那三张核心场景的细化线稿。
“关于‘数据云海’的光效表现,”他的目光从屏幕移回她脸上,语气公事公办,“你的线稿里用了多层渐变叠加来模拟‘鸿蒙初开’的混沌感。引擎部反馈,实时渲染这种无规律渐变负载过大。你的备选方案是什么?”
问题来了!而且是直接针对她工作的核心问题!
小夕的心跳得更快了,但这一次,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被拉入专业讨论的紧张和……一丝被重视的激动。他没有忽略她,他在会议上直接询问她的意见!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忽略周围那些审视的目光,脑子里飞快地运转。
“顾总,”她开口,声音因为紧张而微微发紧,但努力保持清晰,“如果实时渲染不可行,我建议可以采用预渲染的动态粒子贴图与实时运算的光晕结合的方式。”
她拿起自己的数位笔,快速在平板上一张空白画布上勾勒出简单的示意图,并通过会议室的无线投屏功能,将自己的屏幕共享到了大屏幕上。
“您看,我们可以预先用高精度渲染出几组不同形态的、具有混沌感的粒子云纹理,作为基础贴图。然后在引擎中,通过算法让这些贴图进行缓慢的、无规则的流动和变形,模拟出‘云海翻腾’的基础动态。”
她的笔尖飞快移动,眼神专注,逐渐进入了状态。
“同时,在贴图层之上,叠加一层低分辨率的实时光晕效果器。只需要运算简单的辉光和色彩变化,就能带来足够的‘灵气’和‘呼吸感’。这样既能保证视觉效果,又能大幅降低实时渲染的压力。”
她一边说,一边快速标注出技术实现的思路和层次关系。这是她昨晚收到参数文档后,熬夜研究的解决方案之一。
会议室里很安静,只有她清亮的声音和笔尖划过屏幕的细微声响。
那些原本带着些许审视或好奇的目光,渐渐变得专注和认真起来。
小夕说完,微微喘了口气,抬头看向顾夜白,等待他的评判。
顾夜白看着屏幕上她清晰的示意图和标注,手指在桌面上极轻地敲击了一下,目光里看不出喜怒。
几秒后,他转向技术负责人:“李工,评估一下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技术负责人李工推了推眼镜,仔细看着屏幕上的思路,点了点头:“思路可行。预渲染贴图加低耗实时特效,是折中方案里比较优的解。我们可以马上做技术验证。”
顾夜白微微颔首,目光重新回到小夕身上,语气依旧平淡:“可以。后续和李工团队对接细节。”
“好的,顾先生!”小夕用力点头,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同时涌起一股巨大的成就感。她通过了第一次考验!
会议继续进行。
有了这次成功的发言,小夕感觉自在了一些。她开始更积极地倾听,努力理解各方面的需求和技术限制,并在涉及到视觉表现的部分,适时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虽然她的观点偶尔会显得理想化,需要和技术团队进行磨合,但她的理解力、快速学习能力以及那种对美学近乎偏执的追求,逐渐赢得了团队成员的尊重。
她发现,只要抛开对顾夜白个人的那些旖旎心思,完全投入到工作中,这个团队的氛围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冰冷可怕。大家目标一致,对事不对人,效率极高。
期间,有一次关于某个界面图标的设计争议。负责UI的工程师坚持认为应该采用更科技感的线性图标,而小夕则从“国风新绎”的整体性出发,认为应该融入一些传统纹样的变体。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下。
小夕有些着急,下意识地看向主位上的顾夜白,像是在寻求支持。
顾夜白原本一直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笔记本边缘摩挲。接收到她投来的、带着一丝求助意味的目光,他摩挲的动作微微一顿。
他没有立刻表态,而是将问题抛了回来:“林小姐,你的具体依据?”
小夕立刻打起精神,调出自己准备好的资料:“顾总,您看。这是商周青铜器上的云雷纹,这是明代织锦上的八角团花纹。它们的几何美感和秩序感,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数字美感。如果我们将其解构,只提取最核心的骨架,再结合现代UI的极简风格……”
她阐述着自己的想法,眼神坚定而明亮。
顾夜白安静地听着,目光落在她因认真而发亮的脸庞上,眼底似乎闪过一丝极细微的、难以察觉的波动。
等她说完,他沉默了片刻,然后做出了决断:“按林小姐的思路做两版demo进行A\/b测试。用户体验和数据说话。”
这等于是在争议中支持了她!
小夕的心猛地一跳,一股暖流夹杂着欣喜涌上心头。她悄悄握紧了拳头。
UI工程师也点头接受:“好的,顾总。”
会议持续了近两个小时才结束。
顾夜白合上笔记本,率先起身:“散会。各小组按计划推进。”
众人纷纷起身,收拾东西,低声交流着陆续离开。
小夕也松了口气,整理着自己的东西,感觉像打了一场硬仗,但收获颇丰。
“林小姐。”一个声音在旁边响起。
小夕抬头,是刚才那位UI工程师,一位看起来三十岁左右、很干练的女性。
“你好。”小夕连忙站起身。
“我是UI组的负责人,王薇。”对方微笑着伸出手,“你刚才关于传统纹样的想法很有意思,资料能分享一下吗?我们尽快出demo。”
“当然可以!”小夕受宠若惊地和她握手,立刻拿出平板,“我整理好就发您邮箱!”
“谢谢。欢迎加入。”王薇笑了笑,态度友好。
陆续又有两个其他组的成员过来和她简单打了招呼,交换了联系方式。氛围比她刚进来时想象的友好太多。
小夕心里暖暖的,一种被接纳的喜悦油然而生。
她收拾好东西,最后走出会议室。
走廊里,她看到顾夜白正站在不远处,和技术负责人李工低声交代着什么。他微微侧着头,神情专注,侧脸线条冷硬。
小夕不敢打扰,放轻脚步,准备从旁边悄悄走过。
就在她经过他身后时,顾夜白似乎交代完了事情,李工点头离开。
他转过身,目光恰好与正偷偷看他的小夕对上。
小夕像被抓包一样,慌忙移开视线,脸颊微热。
顾夜白的脚步停顿了一下,看向她,语气平淡地开口,说了一句与刚才激烈会议毫不相干的话:
“楼下咖啡机,摩卡口味还可以。”
说完,他并未停留,径直转身,走向了总裁办公室的方向。
小夕愣在原地,眨眨眼。
摩卡……口味还可以?
他这是在……告诉她公司咖啡机哪种好喝?
这种突如其来的、细微的甚至算不上关心的“告知”,让她的心跳漏了一拍。
她抿了抿唇,压下嘴角忍不住上扬的弧度,低着头快步走向电梯间。
走到电梯口,等待电梯时,她的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项目组的群里,李工发来了一份需要她确认的技术文档。
而就在这份文档的下面,紧接着的一条消息,是顾夜白@了全体成员:
【所有与视觉表现相关的技术参数调整,同步抄送林小夕。】
这条指令,简洁,直接,却无声地将她更深入、更正式地纳入了项目的核心流程。
小夕看着屏幕,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
电梯门叮咚一声打开。
她走进去,心情雀跃得几乎要飞起来。
然而,就在电梯门缓缓合上的瞬间,她眼角的余光似乎瞥见——
总裁办公室的门开着一道缝。
顾夜白并没有坐在办公桌后,而是站在门内的落地窗前,手里拿着手机,目光似乎……正透过那道缝隙,望着电梯的方向?
电梯门彻底关闭,隔绝了视线。
小夕的心,猛地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