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走后,我和元宝没有再回青云渡。
马上要开学了,元宝需要静下心来复习功课,准备下半年的学习事宜。他在城里的时候买了不少书,如今正好静下心来仔细研读。
我也有田地需要照料,芝麻已经成熟,这几日就要割完扛回去,再过几日就该炸开了。地里种的红豆、绿豆和黄豆都到了结荚的时候,最后的成熟期,它们都需要大量的养分,我要准备施肥的事情。
我将鸡笼子里的鸡粪拌着草木灰撒进了豆子的根部,再铲了土盖上。瞅着天气要下雨,就不用浇水了,如果明天还没下雨,我就拎点水过来浇灌一下。
顺手摘一些青豆回去晚上做菜,青豆营养,做起来方便又好吃。又去菜地里摘了两个甜瓜,洗干净用井水镇着,这样吃的时候会觉得凉一些。
角落里的西瓜只结了几个果子,都还没有成熟,我甚至不敢碰,怕它们被我指一指就掉落了。跟我预想的不太一样,我打算这几日去跟芳婶讨教一下西瓜的种植方法。
晚上吃的是笋干焖毛豆,笋干是冬天的时候我自己晒的,如今泡软了切碎拿来焖毛豆刚刚好,有种别样的鲜味。我加了些红辣椒,这样色彩更丰富一些,吃起来微微有些辣,也更下饭。
我坐在葡萄架下剥毛豆的时候,田九云过来了,她说过几天七夕,她想办个乞巧节,邀请我一起参加。
我才知道她也回了村,“这几日家中有事,店里的事都交代好了,钱秀才也会帮忙看着点,没问题的,我过几日就回去!”
我倒是没什么担心的,只说我可以参加,只是活动类的就不要找我啊,“我针线活一窍不通的,我就去凑凑热闹,再旁边看看就行!”
田九云是了解我的,也没有勉强。
晚饭的时候说起这件事,我交代元宝那天我要出去一趟,元宝有了独立生活的经验,也没什么抵触情绪。只是晚饭后缠着我给他讲乞巧节的由来,于是我给他讲了那个家喻户晓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他听得津津有味。
传说天上有一颗牵牛星和一颗织女星,牵牛和织女相爱了,但天条不允许神仙有男欢女爱。所以王母娘娘下令将牵牛星贬入凡间,又惩罚织女没日没夜地织云锦。
牵牛星被贬下凡尘之后,投胎到了一个农户家中,就是牛郎。后来,牛郎的父母过世,她被哥嫂赶了出来,跟老黄牛相依为命。
传说老黄牛是天上的金牛星,因触犯天条被贬下界,因为牛郎救了他,所以他想报答牛郎。
有一天,老黄牛对牛郎说,有几个仙女在河里洗澡,只要你把她的衣服藏起来,她就会成为你的妻子。牛郎便听老牛的话去了河边,仙女们见有人来了,便纷纷穿上衣裳飞走了。只剩下织女没有衣裳穿,飞不走。
这时,牛郎走上前对织女说,只要她答应做他的妻子,他就把她的衣裳还给她。织女认出牛郎就是自己朝思暮想的牵牛星,便答应了他。
牛郎和织女成亲后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就在他们以为可以相守终身时,王母娘娘发现了这件事。王母勃然大怒,派遣天兵天将捉拿织女回天庭问罪。很快,天兵天将从天而降,押解着织女回了天庭。王母取下头上的金簪画出一条天河,将牛郎和织女分开。
织女与牛郎隔着天河,哭得死去活来。王母娘娘看到此情此景,被感动了,于是网开一面,同意每年七夕这一天让他们见一面。
听说每年的七夕,喜鹊从四处飞来为他们搭桥,帮助他们阖家团圆。
“所以七夕那天所有的喜鹊都会飞到天上去吗?”
“应该吧!我也不确定,不过到了那天你可以留意一下!”
元宝点头,也觉得这是个观察的好机会。
“这只是故事而已,并不见得就是真的。如果织女没了羽衣就没了法力回不去天上,那她又怎么能认得出眼前的人是牵牛呢?”我试图跟元宝解释,这个故事并不是那么的严谨,经过很多年的口口相传,早已衍生了不知道多少个版本。
倒是乞巧节延续了下来,那一天,姑娘们会在月下祈祷,希望能够像织女一样心灵手巧。
七夕那天下午,我把家里收拾好就去了田九云家,出门前给元宝做好了晚饭,又答应给他带巧果吃。
田九云的乞巧活动办得很热闹,大概她们村里未婚适龄的女孩子都来了,李家庄的也有几个。大伙儿一来是凑一凑热闹,农村里这样热闹的时候并不多,二来也是寄托一下自己的愿望,谁不希望自己真的心灵手巧呢?
我自然也是希望的,只是被现实打击过太多次,所以看淡了,随缘就好。
活动开始的时候,我还是入乡随俗,在大家设供桌祈福的时候跟着大家一起参拜了一番,后来的穿针乞巧、迎仙和拜魁星之类的我就没参加了。
村里难得有这样热闹的时候,女孩子们扎堆儿吃着果子聊着天,不论有没有夺得魁首都开开心心的。这样纯粹的女儿节不多,父母们大多也不会在今日拘着大家,而是让她们畅快的过完这一天。
今天的巧果做的好吃,我专心吃着巧果、巧酥和江米条,又每样都装了一点,准备拿回去给元宝吃。
巧果是用面粉做的,做成各式各样的小动物的形状,再油炸而成。相比巧果,还是巧酥更好吃一点,不知道是怎么做的酥糖,甜而不腻。这两样我都是第一次吃,江米条与我现代过年时吃到的没什么不同,酥脆的米条上裹满了糖霜,入口清香。
元宝是第二天早上才吃上的巧果和江米条,他吃完早餐拿着小布袋边走边吃着去上学,像极了小时候我们放学时带上一点小零食边走边吃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