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张美云旋开别墅大门铜锁时,二楼卧室的窗帘仍密不透风,看那样子,那男人八成还在酣睡。
黑色轿车缓缓驶出车库,引擎声轻得像怕惊扰了这份清晨的宁静。
港城的冬天跟广省没什么两样。
她只在裙子外面随意罩了件羊绒大衣,车窗外凤凰木的叶子绿得发亮,恍惚间竟辨不出是冬是秋。
四十分钟后,车头已扎进油麻地窄巷,引擎声惊飞了墙头上几只灰鸽子。
现在的港城,路边高楼大厦也并不多,商场和超级市场还很少,不过在中环那边已经有了商业写字楼。
自 1950 年起,大量难民从内陆涌入,到 1956 年,港城已成了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
大量新移民涌入导致住房愈发紧张,九龙城寨周边的木屋区像雨后春笋般扩张,政府只得建起石硖尾邨这样的公共屋邨来缓解。
湾仔、尖沙咀的部分土地是填海造出来的,天星小轮与叮叮车是现在主要的公共交通,启德机场则成了东南亚重要的航空枢纽。
普通市民大多从事体力劳动,工资水平也很低,消费多数集中在旺角、油麻地这样的平价街市。
那些南下的内地移民,因身份问题难以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为了生存,大多数成了流动小贩,也叫‘走鬼’。
他们带着针头线脑、自制熟食、柴米油盐酱醋茶等应有尽有。
早上可能在深水埗,下午挪到尖沙咀,晚上又去湾仔,一块布铺在地上,便是个小天地。
拥挤的街巷里,繁忙的船只往来于码头,行色匆匆的小贩与摩肩接踵的街士交织,杂货店、士多、理发店、裁缝店、五金店、照相馆、油漆店、药局…… 这些场景勾勒出底层生活的鲜活烟火气。
张美云把车停在茶餐厅门口的榕树荫下,这年头有汽车的人不多,停车倒是很方便。
推门时,风铃叮当作响,后厨伙计已忙活起来,猪油遇热的滋滋声裹着香气扑面而来。
她选了临窗卡座坐下:“一份猪扒包,热奶茶走糖。” 伙计记好转身时,她瞥见邻桌两个穿工装的男人正用粤语对着报纸讨论上面的新闻。
这家餐厅其实很小,加起来才6个卡座,可能是因为味道好又价格实惠,一会儿就坐满了。
其他食客也不走,目光灼灼地盯着正坐在位子上吃早餐的人,只要有人吃完立刻就有人上前抢占位置。
吃完后,她心满意足地走出餐厅。
发动汽车时,后视镜里映出个穿长衫的老者,正用竹竿把 “成衣改补” 的木牌支在骑楼下,透着浓浓的市井味。
车子一路开回她在尖沙咀的公寓楼下。
中环和尖沙咀这边聚居着不少洋人,西餐厅与百货公司林立,和其他地方形成了鲜明的阶层差异。
张美云吃不惯西餐,向来不去那些地方。
她如今的身份是广省某个资本家的大小姐,来的时候行李箱里装了20根大黄鱼。
在这儿,只要有钱,办个身份简直易如反掌。
来港城后她才知道,自己不能用江德华的身份的原因,因为Gmd针对她的追杀令赏金已高达十万港币!
呵,她还真是 “值钱”啊。
平时没什么事她一般是不爱出门的,
因为人口混杂和贫富差距,所以整个港城的治安情况十分混乱。
来港岛没多久,她就有幸见证了震惊全城的双十暴动。
此时也正是SK社团最盛之时,
10月9日,在地处深水步的李郑屋村里,发生严重的围殴纵火事件。
几小时后,警方才闻讯赶到。
最后街头上出现了这样的一幕:黑社会在后面追警察,警察犹如丧家之犬一样在前面逃命。
10月11日,事态进一步恶化。
下午3点,J龙的公共交通全部瘫痪,市面上气氛紧张。
Z府颁布了紧急戒严令,直至派出军队镇压,最后才平息了暴乱。
经此一役,全港岛的黑社会才意识到:自己的势力再大,亦比不过Z府。
SK在港岛设坛立舵之初,自视为h门正统,并公开承认Gmd是靠山。
由于政治色彩浓厚,因而跟原有黑社会格格不入。
SK终归是J队出身,战斗力与执行力远非普通的地痞流氓可比。
于是仅用了短短3个月时间,便使得港岛1300家酒楼,全都开始转向SK交纳保护费。
这个新兴的组织,“收数”的方式也别具一格:他们往往派人到店里,先拿出关羽画像,让老板‘孝敬关二哥’。
懂行的老板自会掏一笔钱,恭恭敬敬地放在画像上,而后安心做生意。
要是不懂行,自然就会有人来砸场子。
到去年,SK社团会员人数就高达到8万人,直至这次暴动警方重拳出击,这些黑社会社团才意识到,港岛最大的黑社会,不是帮派,而是警察。
所以他们开始贿赂警察,拉着他们一起“赚钱”。
这场暴动涉及的帮会有好几个。
暴动导致死伤数百人,更有几百家工厂、商店、学校被捣毁,以致Z府紧急成立了反黑调查科。
其中有个叫L乐的华人,因为此次反黑有功,在新界区当上了华人探长。
五十年代的港城,华人地位低微,尤其是政府部门很难见到华人身影,职位稍高一点的华人更是极少,整个警察系统,就是港岛最大的一个黑社会组织。
人口丢失想要让警察寻人,那都是要给钱的,因为只需要找黑社会打个招呼就能把人找出来,至于找不到?那一定是因为钱没有给到位。
社团之一的吴老大名下经营着酒楼、餐厅、舞厅等正当生意作为掩护,实则这些产业都涉及灰色产业。
他的生意遍布九龙大部分地带,尤其是尖沙咀一带更是其势力范围。
在港Y政府的腐败统治下,吴老大通过贿赂警方高层,使得其地盘成为了警方的“禁区”。
即便在他的地盘内发生d品交易等违法行为,警方也视而不见。
郑浩天就是这个社团的,还是吴大哥的左膀右臂,两人的认识也算’机缘巧合‘,
他当时喝酒出来,身边就一个小跟班,结果被仇家认出,当场被追杀。
双拳难敌四手,何况对方带着十来号人,就算郑浩天身手非比寻常也被连砍两刀,张美云正好路过,适时救了他。
原本是想着用救命之恩得个照拂,哪知从那以后,这人便如狗皮膏药似地缠了上来,美其名曰说是要报恩。
知道她不缺钱,就经常给她送东西,还都是些贵重的首饰,毕竟他觉得没有哪个女人不喜欢珠宝的。
这些都被张美云通通拒绝了,对他更是爱搭不理的,毕竟男人嘛,都是贱骨头。
反正有救命之恩在,也不怕他真的会恩将仇报。
只不过时间一长,见这人还依旧坚持,看在他长的还算养眼的份上,张美云也偶尔跟他吃个饭。
只是这人性格有些傲娇,明明对她动了心思,偏偏就是不肯承认。
虽说人是混黑道的,但对她确实没什么坏心眼,也就默许他时不时的出现在身边了。
有了郑浩天的保驾护航,张美云在港城的工厂顺风顺水地开了起来,
厂里主要生产玩具,销往海外,厂房她都是整栋直接买下。
至于工人,真的不要太好招。
她给的工钱又比别家要高,所以这些工人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生怕失去这份工作。
现如今,港城证券交易所里面的股票不过几十只,但这一点不妨碍她赚钱,资金在股市里滚了几圈后,她手头上光现金就有上百万。
这时候李首富的长江塑胶厂还在生产塑料花销往霉国,而霍富豪凭借卖大楼花模式大大地推动了港岛房地产的发展,看到这波操作李首富也按捺不住开始将目光转向房地产,而张美云却将大部分资金全投到了港口航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