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张匿名纸条像一片羽毛,轻飘飘地落下,却在专案组内部激起了千层浪。
“他们都在找钥匙,但锁已经换了。”——这句话充满了隐喻和挑衅。
“‘钥匙’很可能就是指谢知远那个失窃的存储设备,”林峻在紧急会议上分析,“但‘锁已经换了’是什么意思?是指镜像网络已经进化到不再需要‘原点’或‘原始蓝图’?还是指…我们理解中的‘锁’(比如吴晓芸脑内的镜像)本身已经发生了变化?”
苏雨晴通过视频参与会议,她的目光锐利:“我更倾向于后一种解释。送纸条的人,似乎知道吴晓芸的特殊性,并且暗示她脑内的镜像已经不再是原来的状态。这符合我们观察到的、镜像深度潜伏的现象。它可能在进行我们无法探测的‘内部升级’。”
李涛负责追查纸条来源,但快递单是伪造的,监控也被巧妙避开,对方显然是个高手。
与此同时,对“暗影集市”中间人的监控在持续。此人外号“泥鳅”,是个惯犯,反侦察能力很强。他频繁更换通讯方式和见面地点,与不同的人接触,行为谨慎。
警方按兵不动,等待他与失窃设备或更核心的成员联系。
然而,几天后,“泥鳅”突然一反常态,变得活跃起来。他不再小心翼翼地试探,而是开始主动、急切地联系几个特定的黑市渠道,不仅打探谢知远的资料,还开始询问购买高性能、可便携的神经信号采集和模拟设备!
“他要神经信号设备干什么?”李涛十分不解。
苏雨晴听到这个消息,脸色骤变:“不好!他们的目标可能不仅仅是谢知远的代码!他们可能从某种渠道知道了吴晓芸的存在和她脑内镜像的特殊性!他们想尝试直接‘读取’或者‘模拟’那个镜像!”
这个推测让所有人震惊!如果“暗影集市”掌握了直接与吴晓芸脑内镜像交互的技术,后果不堪设想!他们可能强行激活镜像,可能导致吴晓芸意识崩溃,甚至可能复制或劫持那个特殊的镜像,从而获得对残余镜像网络某种程度的控制力!
“必须立刻收网!抓住‘泥鳅’,掐断这条线!”林峻当机立断。
抓捕行动在“泥鳅”与一个声称能搞到设备的卖家见面时展开。过程很顺利,“泥鳅”几乎没做反抗就被按倒在地。
然而,在押送途中,“泥鳅”却对着林峻,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你们抓我没用,我只是个小虾米。真正的买家,早就拿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了。”
审讯室内,“泥鳅”一反常态地配合。他承认是“暗影集市”雇佣他,任务是搜集一切与“织网者”和“渡鸦”相关的技术碎片,尤其是“原始代码”和“活体接口”的信息。
“活体接口?”林峻追问。
“就是你们保护起来的那个女孩,吴晓芸。”“泥鳅”直言不讳,“雇主对她的兴趣,比对那些破代码大得多。他们说,她才是真正的‘宝藏’,是通往新世界的‘钥匙’。”
“雇主是谁?怎么联系?”
“不知道,全是加密通讯。钱是通过比特币支付的。”‘泥鳅’耸肩,“不过,前几天他们突然改变了指令,让我停止寻找谢知远的设备,转而搞那些神经设备。我觉得奇怪,多问了一句,对方只回了一句话…”
“什么话?”
“‘锁匠已经就位,不需要钥匙了。’”
锁匠已经就位?!
这句话如同惊雷,与那张匿名纸条形成了可怕的呼应!“锁已经换了”…“锁匠已经就位”…这暗示着,除了警方和“暗影集市”,还有第三方——那个所谓的“锁匠”——已经介入,并且可能已经得手了什么!
“谢知远的设备!”林峻猛地反应过来,“‘暗影集市’停止寻找,是因为设备可能已经被这个‘锁匠’拿走了!火灾盗窃案,可能根本就不是‘暗影集市’干的!”
他们之前的判断可能出现了偏差!真正的黄雀,一直隐藏在更深处的阴影里!
就在这时,技术科传来对“灵境互联”火灾现场的最新勘查报告。他们在对保险柜爆破残留物的极微量成分分析中,发现了一种非常罕见的、常用于高端精密工业切割的微型炸药成分,其使用手法极其专业,绝非普通罪犯或黑客组织所能具备。
同时,网安部门也有发现。他们追踪到,在火灾发生前约十二小时,有一个极其短暂、信号微弱、但技术特征与已知任何镜像节点都不同的数据连接,曾接入过“灵境互联”的网络,其访问路径直指存放保险柜的服务器日志区域,似乎在确认某样东西的位置。
这个未知的数据连接,很可能就属于那个“锁匠”!
“这是一个拥有极高技术能力和专业行动力的神秘组织,”‘磐石’判断,“他们的目标明确,行动干净利落,并且似乎对‘织网者’的技术体系有相当的了解。”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这个突然浮出水面的、代号“锁匠”的第三方势力。他们是谁?他们拿走谢知远的设备想要做什么?他们那句“锁已经换了”又意味着对吴晓芸有什么图谋?
压力再次回到吴晓芸这边。警方加强了对她和李建平的保护。苏雨晴也建议,暂时停止一切“代码感应”测试,避免任何可能被外部势力利用的风险。
吴晓芸似乎对周遭的暗流汹涌毫无察觉,依旧过着平静的康复生活。但苏雨晴在远程观察中发现,她独处时,发呆的时间变长了,有时会无意识地在纸上写下一些极其复杂的、混合了数学符号和电路图的图案,画完后自己又一脸茫然。
那个镜像,并未因外界的纷扰而停止活动。它只是在以更隐蔽、更内在化的方式,继续着它的“进化”。
林峻站在市局指挥中心的大屏幕前,上面展示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图:残余的镜像网络、活跃的“暗影集市”、新出现的“锁匠”、以及处于风暴眼的吴晓芸。
他感到一张更大的网正在收紧,而他们甚至连撒网的人是谁都还没看清。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而此刻,他们这些捕雀人,却发现自己可能早已成了别人眼中的猎物。
真正的博弈,现在才刚刚开始。而这一次,对手隐藏在多重迷雾之后,手段未知,目的不明。他们唯一的优势,或许就是他们手中掌握的、关于“织网者”和镜像网络的、并不完整的拼图,以及吴晓芸这个最大的变数。
下一步,该如何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