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块钱在这个时候当然是不小的一笔钱,想想,供销社的售货员,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到三十块钱呢。
一个煤气罐需要花费三个月的工资,在农村谁舍得?
哪怕是镇上,能够用得起煤气罐的,大都是一些单位的食堂,普通人家,就算有钱,也舍不得。
“你家是开饭店的吗?怎么用这么多煤气罐?”
工作人员看了一下沈国平留的地址,发现是南边公社的,便好奇的问了一句。
“没有,我家是开小卖店的,煤气罐我打算自己家用。”
“那也用不着三个啊,而且,你还得买煤气灶和炒锅。”
“你这有卖的吗?”
“我这可没有,不过供销社那边有,需要用工业券,你有么?”
“这个我有!”沈国平点点头,心里对于自己有所准备很高兴。
他手里的大部分票据都是来自谢晓东,谢晓东靠倒腾各种票据和物资赚钱,不过因为是在公社里,规模也就那样。
所以一些比较稀有的票据,比如电视机票,电冰箱票等等,他是弄不到的。
但是普通的粮票,油票,工业券什么的,他手里并不缺。
因为经常去市里,吃饭或者买东西的时候,需要一些票据,沈国平便花钱从谢晓东手里买了些票,存在空间里,随用随取。
“那就好,我给你搬煤气罐去!”工作人员点点头。
“我也来帮忙!”
沈国平跟着他一起走出门,来到另外一个房间里。
这间屋子里放了密密麻麻几十上百个煤气罐。
“这边的煤气罐都是灌好气的,咱俩搬三个。”
“行!”
沈国平走到煤气罐旁,仔细的上下打量一下,发现这个时候的煤气罐跟几十年后的也没什么区别,好奇心得到满足后,沈国平一手一个,轻松的提起两个煤气罐,神态自若的走出房间,然后轻轻的把煤气罐放在三轮车后车厢里。
“那我就走了!”
登记完信息的时候,沈国平已经付过钱,煤气罐到手后,他跟工作人员告别后,直接骑车离开煤气站。
然而在他的自行车走出三四十米后,趁着前后左右都没人的时候,沈国平直接把煤气罐收进空间里。
煤气站的工作人员叮嘱过沈国平,让他拉着煤气罐骑车的时候慢点,别太快了,路况不好,别把煤气罐颠坏了。
其实这煤气罐都是钢瓶,就算是路况在这呢么不好,也不至于把煤气罐颠坏,工作人员只是怕阀门那里会被颠漏气。
收好煤气罐,沈国平骑车重新回到供销社这边。
还是锁车进屋,这次他直接略过门口的那个售货员,直奔里面卖五金日杂的柜台。
“煤气灶和炒锅怎么卖的?”
售货员道:“煤气灶一套三十块,炒锅有五块的也有八块的,炒锅要两张工业券。”
“给我来三套煤气灶,三个八块的炒锅!”
沈国平霸气的掏钱拿票,放在柜台上,售货员收起钱和票,点清楚后,给沈国平开票,然后拿东西。
煤气灶到手后,沈国平才发现,这煤气灶是铸铁的单灶,而且外形简单,只是四条腿支撑着一个炉盘,外面是一寸宽的外框,延伸出来的几只用来撑着炒锅的铁爪。
这种煤气灶只能用火柴来手动点燃,跟以后那种自动打火的燃气灶比,相当低端,外形也毫无精美可言。
炒锅是很正常的铁锅,每个炒锅配一个木头锅盖。
从挎包里掏出来一个面袋子,沈国平把煤气灶和炒锅摞在一起,放进面袋子里,然后拎着面袋子走出供销社。
走到门口的时候,沈国平忽然想起来什么,回头看了一眼之前那个不搭理自己的售货员。
感应到沈国平的视线后,那个售货员抬头看过来,沈国平瞪了她一眼,转身就走。
至于那个售货员怎么在背后骂自己,沈国平表示自己听不到,也不在乎。
快速的解锁,骑车就跑,免得那个售货员跑出来骂人。
事实也跟沈国平想的差不多,他骑车跑出去好几十米后,那个售货员怒气冲冲的大力推门而出,对着已经快要看不清楚的沈国平背影骂了起来。
然而,沈国平的注意力不在后面,听不到她在骂什么,只是闷头骑车,很快便转过十字路口,一路向南,回家去了。
供销社门口,陆小龙那群人在镇子里转悠了大半圈,觉得没啥意思,便想来供销社这边买烟,结果看到门口的售货员在气哄哄的骂人,几个人互相看了看,决定等一会儿再去买烟也行。
售货员年纪都在四十多岁,这个年龄的女人战斗力非常强,他们这群街溜子也不敢招惹。
另一边,沈国平乐呵呵的骑着三轮车快速返回公社家里。
刚到家,他便拿出来一个煤气罐,将其和煤气灶连接好,然后从空间里面弄出来一块带着肥膘的猪皮,给铁锅开锅。
这时候国内还没有不粘锅,大家用的都是正宗的铁锅。
而铁锅要想炒菜的时候丝滑一些,就需要经过开锅处理。
开锅分为几个步骤,首先沈国平给铁锅洗干净,然后煤气灶点燃,开最大火,将铁锅烤蓝,接着弄了一袋细盐倒进锅里,不停用刷帚搅拌细盐,让细盐在锅里不停地搅动。
等到细盐的颜色微微发黄后,便将细盐倒出,然后洗锅,用之前拿出来的那块猪皮,用里面那一侧对着锅放进去,等到猪皮开始出油后,用勺子按着猪皮,将锅全部都抹一遍后,自然晾凉,锅便开完了。
开好的铁锅油亮反光,用这种铁锅炒菜过程很丝滑。
而要保持铁锅的这个状态也比较容易,那就是刷锅的时候,别用洗洁精之类的东西,每次只用热水刷干净就好,当然有条件的,还可以在刷完锅后,给锅里涂一层油,这样可以让锅一直处于被油膜封住表面的状态中。
沈国平将三口铁锅都处理好之后,他在空间里面留了一套,准备将另外一套送回金岗村的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