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川回到北京的家时,推开门就看见满地狼藉——雪团把沙发上的靠垫抓得棉絮乱飞,还把他放在茶几上的侠客岛草图扒到了地上,爪子正踩在“赏善罚恶亭”的画稿上,尾巴翘得像根胜利的旗杆。
“雪团!你这拆家本事,快赶上石破天闯祸了!”岳川弯腰把猫抱起来,发现它爪子上还沾着点蓝色颜料——是林野上次落下的水彩,被这小家伙扒开了盖子。
雪团“喵”了一声,在他怀里蹭了蹭,把颜料蹭到了他的白衬衫上,活像故意添乱。岳川哭笑不得,刚要收拾,门铃响了。
开门一看,是夏晚晴,手里拎着个保温袋,看见满地狼藉,忍不住笑出声:“你家这猫,是跟侠客岛有仇?把画稿都当猫抓板了。”
“别提了,再这么下去,我得给它买个专用画架。”岳川接过保温袋,里面是夏晚晴妈妈做的牛肉酱,“阿姨又给我带好吃的?我这冰箱都快成你家仓库了。”
“我妈说你总吃外卖不健康,让你拌面条吃。”夏晚晴蹲下来,帮着捡散落在地上的画稿,突然指着一张草图笑了,“你看雪团踩的这脚印,正好在‘断肠崖’的云海位置,像朵小梅花,还挺有创意。”
岳川凑过去一看,还真像——蓝色颜料的脚印混着白色画纸,像云海深处开了朵花。他赶紧掏出手机拍下来:“这得留着,说不定能当《侠客行》的隐藏彩蛋,在片尾放出来,肯定能让观众笑。”
两人正收拾着,林野的电话打了过来,声音里带着点急:“岳老师!影视部把石破天的布贴缝错位置了!我设计的是缝在左胸口,他们缝到右胳膊上了,说这样拍出来更显眼,可这样就没‘藏拙’的感觉了!”
“别急,我现在过去看看。”岳川挂了电话,抓起外套,“你跟我一起去?帮我评评理,这布贴到底该缝在哪。”
夏晚晴笑着点头,顺手把沾了猫毛的画稿叠好:“正好我也想看看定妆照的服装,听说凌薇还设计了小青的尾巴,用的是大理的扎染布。”
影视部的服装间里,林野正跟服装师争执。石破天的粗布衣摊在工作台上,右胳膊上缝着块“石破天包拯”的布贴,确实显眼,却少了点岳川想要的“憨劲儿”。
“你看,”林野指着画稿,“左胸口靠近心脏的位置,缝在这里,像石破天把‘侠’字藏在心里,平时不显眼,一抬手才看得见,这才有故事感。”
服装师有点为难:“可导演说右胳膊拍特写更清楚,观众一眼就能记住……”
“故事感比显眼重要。”岳川走过去,拿起衣服比划,“石破天不是张扬的人,他的‘侠’是藏在骨子里的,布贴也得藏着。”他转头对夏晚晴说,“你觉得呢?”
夏晚晴接过衣服,对着镜子比划了一下:“左胸口好。拍定妆照时,让演员微微低头,手放在布贴位置,眼神带点迷茫,正好能突出‘藏拙’的感觉,比胳膊上的大特写更有味道。”
导演听说后,也赶了过来,看了画稿和衣服,最终点头:“听你们的!细节藏故事,这才是《侠客行》该有的样子。”
林野松了口气,赶紧让服装师重新缝布贴。岳川看着他认真的样子,突然说:“等下拍定妆照,你也一起入镜吧,拿着你的画板站在侠客岛模型旁,当‘江湖画师’,肯定有意思。”
“真的?”林野眼睛一亮,“我……我会不会太抢镜了?”
“不会,”夏晚晴笑着说,“你是侠客岛的‘造梦人’,本来就该在镜头里有个位置。”
定妆照拍摄时,意外地顺利。扮演石破天的演员穿着缝好布贴的粗布衣,站在侠客岛模型前,微微低头摸着胸口的布贴,眼神干净又带点憨,正好是岳川想要的感觉。林野拿着画板站在旁边,镜头一扫,像极了“画师记录江湖”的场景。
陆哲抱着画满脸谱的吉他赶来时,正好赶上拍“江湖群像”。
他站在最右边,弹起《挑山谣》的调子,演员们跟着节奏摆姿势,连摄影师都忍不住跟着打拍子:“这氛围绝了!比刻意摆的姿势自然多了。”
拍摄间隙,助理递来一堆粉丝寄来的礼物。其中有个包裹来自大理,是个扎染布做的侠客岛模型,船帆上绣着“岳川”“夏晚晴”的名字,下面还附了张纸条:“我是扎染作坊的阿妹,看了联展的报道,用剩下的布料做了这个模型,希望你们喜欢——侠客岛的云,永远飘着大理的蓝。”
岳川把模型递给夏晚晴,心里暖暖的:“你看,咱们做的事,真的有人记在心里。”
夏晚晴摸着扎染布的纹路,突然说:“把这个模型放在联展的西安站吧,跟碑林的古碑放在一起,让大家知道,江湖不只是刀光剑影,还有这些温柔的小细节。”
傍晚,定妆照拍摄完成。团队一行人去公司楼下的小饭馆吃饭,周曼带了家乡的特产——绍兴黄酒,给每个人倒了一小杯。
“《侠客行》的定妆照明天就能出片,”周曼举着杯子,“出版社那边说,要把定妆照印成明信片,随《边城》特别版附赠,现在已经有粉丝在网上蹲预售了。”
“我跟窦老通了电话,”陆哲喝了口酒,“他说戏班的孩子们已经把《挑山谣》练熟了,就等西安巡展开幕式表演,还让我把吉他再改改,加段秦腔的‘欢音’。”
林野扒着饭,突然说:“我想在西安巡展的‘江湖速写角’,加个‘猫侠客’的主题——就照着雪团画,给它画个小侠客装,肯定受欢迎。”
“这个主意好!”岳川笑着说,“雪团要是知道自己成了‘江湖名猫’,估计得把家里的画稿全扒一遍庆祝。”
众人都笑了,饭馆里的热气混着黄酒的香,像股子暖流淌在心里。夏晚晴看着身边吵吵闹闹的众人,突然觉得,所谓的“成功”,从来不是某个人的高光时刻,是一群人凑在一起,为了一个喜欢的故事,较真每个细节,分享每份小感动。
离开饭馆时,夜色已经深了。岳川手里拿着那个扎染侠客岛模型,夏晚晴走在他身边,两人慢慢往家走。
“明天还要去出版社对接明信片的设计,”夏晚晴说,“凌薇拍的定妆照里,有张你站在侠客岛模型旁的照片,特别有感觉,出版社想用来当封面。”
“行啊,”岳川点头,突然停下脚步,指着路边的路灯,“你看这灯光,像不像侠客岛的灯笼?下次拍《江湖日常》纪录片,咱们就来这拍一段,我给雪团画个侠客装,让它当‘特邀演员’。”
夏晚晴笑着点头,路灯的光落在两人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雪团还在家等着拆家,定妆照明天要发布,西安巡展还在筹备——日子依旧忙碌,却充满了盼头。
岳川摸了摸口袋里沾了猫毛的画稿,突然觉得,这些带着烟火气的小插曲,才是“抄作业”之外,最珍贵的东西。毕竟,江湖不止在画里,更在猫毛里,在牛肉酱里,在每个人眼里的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