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众人再次陷入沉思时,一位平日里酷爱蹴鞠、官居礼部祠祭清吏司主事的年轻官员,名叫赵士锦,似乎想起了什么,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出列奏道:“陛下,诸位大人,下官……下官有一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崇祯此刻正是集思广益之时,立刻道:“讲!”
赵士锦道:“下官平日喜好蹴鞠,那上等蹴鞠,乃是以猪膀胱(尿脬)为胆,外覆以轻韧牛皮缝制而成,充气后亦能弹跳漂浮。
虽不及孙制台所言之气囊庞大,但其理或可相通?或许……可用类似之法,寻轻韧密实之丝绸或上等绢布,多层刷以桐油、生漆之类用以防水防泄,再紧密缝合成巨大球囊,或可一试?”
他这个来自娱乐活动的灵感,虽然粗糙,却瞬间点亮了众人的思路!对啊,蹴鞠能充气漂浮,那做一个巨大的、密封性更好的蹴鞠,是不是就能飞起来了?
崇祯皇帝眼中终于燃起一丝希望的光芒,他立刻拍板:“善!赵卿之言,甚有启发!此事刻不容缓!毕懋康!
朕命你督领工部,即刻依照孙传庭奏折中所描述之形制,优先打造那密闭铁匣,同时,研制承载人员之吊篮与坚固框架!”
“臣遵旨!”毕懋康凛然领命。
“张凤翼!”
“臣在!”兵部尚书连忙应道。
“命你兵部,全力配合工部,调配最佳之火药及所需燃料,并遴选胆大心细之军士,待器物制成,便行试验!”
“臣领旨!”
“至于球囊之事……”崇祯看向赵士锦和工部官员,“就依赵士锦所奏,由工部牵头,汇集京师最好之工匠,选用轻韧丝绸,加紧缝制巨囊,并试验以桐油、生漆等物处理,务求坚韧密封!所需银两、物料,一律优先支应!
尔等下去后,立即详细议定方案,速速报与朕知!””
“臣等遵旨!”工部尚书及赵士锦等人齐声应道。
众臣领命,心中都清楚,这或许是大明应对那飞天妖物的唯一希望,尽管前景莫测,但也必须倾力一试。
朝会散去,毕懋康、张凤翼等人立刻聚集起来,围绕着这个看似异想天开的飞球计划,开始了紧张而又充满不确定性的商讨与筹备。
两日后,在北京城西的一处宽阔校场上,气氛凝重而肃穆。
崇祯皇帝亲临现场,工部右侍郎毕懋康、兵部尚书张凤翼等一众官员陪同在侧,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场地中央那个怪异的造物上。
只见一个巨大的、由轻韧丝绸刷涂多层桐油制成的球囊平铺在地,其下连接着一个由工部紧急打造的巨大密闭铁匣,铁匣留有一个粗制的烟道指向球囊内部,旁边则是一个用竹木制成的简陋吊篮。
整个装置,确实是尽可能按照孙传庭奏折中的描述仿制而成,形制上已有了七八分相似。
崇祯仔细看去,虽然细节粗糙,但大体结构与孙传庭信中所述之物相差不大,他心中不由升起一丝微弱的希望,他看向毕懋康,点了点头。
毕懋康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沉声下令:“开始试验!”
两名精心挑选的胆大士卒,按照事先演练过的步骤,将一大块预先准备好的黑色火药凝结块,通过开口放入铁匣内。
一名士卒颤抖着手,用火折子点燃了引线,随即几人迅速后退。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屏息凝神地望着那铁匣和尚未充气的球囊。
“嗤——噼里啪啦——”
引线燃尽,铁匣内传来一阵沉闷而急促的燃烧爆鸣声,黑色的浓烟从烟道和缝隙中猛地涌出,带着刺鼻的硫磺气味。
然而,那巨大的球囊豪无动静,依旧软塌塌地趴在地上,纹丝未动。
期待中的升空景象并未出现,校场上一片寂静,只有那残留的硝烟味和铁匣渐渐冷却的微弱声响。
失望的情绪瞬间淹没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毕懋康脸色煞白,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躬身不敢抬头。
张凤翼等官员亦是面面相觑,摇头叹息。
出乎众人意料的是,崇祯皇帝并未发怒。
他沉默地注视着那失败的造物片刻,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种认命般的平静:“罢了……若此等奇术果真如此轻易便能仿效,恐怕也轮不到伪夏专美于前了,非是尔等不尽心。”
他甚至还主动安慰起失魂落魄的毕懋康:“毕爱卿不必过于自责,此事本就艰难,一次不成,再寻他法便是。”
皇帝罕见的宽容让毕懋康更是感激涕零,同时也倍感压力。
回到朝堂后,他稳住心神,出列奏请:“陛下,此次试验虽未成功,却也排除了火药直接产生升力之可能。
微臣恳请陛下,允准将孙督师前后所有关于飞球的奏章,以及锦衣卫相关密报,交予臣带回,容臣细细揣摩,或能从中寻得蛛丝马迹。”
“准奏。”崇祯当即同意,并看向满朝文武,“诸卿亦当如是,皆需用心思虑,若有奇思妙想,无论是否成理,皆可呈报,集思广益,以期破解此獠之术!”
“臣等遵旨!”百官齐声应道。
回到府邸的毕懋康,将自己关在书房之中,茶饭不思,反复研读着孙传庭的奏章。
字里行间,孙传庭描述得越是详细,他心中的困惑就越是深重。
他再次翻阅《史记》乃至各类杂家笔记,除了那悲壮的万户飞天传说,再也找不到任何关于载人飞天的可靠记载。
一连五六日,他几乎毫无进展,愁绪萦绕,寝食难安。
第六日清晨,毕懋康正对灯枯坐,忽有宫内太监前来传旨,命他即刻入宫觐见。
毕懋康不敢怠慢,连忙整理衣冠随太监入宫。
这一次,他被直接带到了崇祯皇帝的寝宫暖阁。
崇祯屏退左右,只留王承恩在旁伺候,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急切,将一份刚刚送达的、火漆封口的奏折递给毕懋康:“毕卿,快看!这是孙传庭刚刚以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密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