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和元年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将雁门关的城楼镀上一层金辉。关外的旷野上,昨夜激战留下的痕迹仍清晰可见——折断的旌旗斜插在焦土中,散落的箭镞反射着寒光,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硝烟味,却难掩胜利后的欢腾。
萧玦身着玄色铠甲,站在雁门关的最高处,目光锐利地望向远方的北狄军营。经过昨夜一夜激战,北狄大军被击溃,仓皇逃窜,留下了数千具尸体与大量的兵器粮草。他抬手抹去脸上的血迹,指尖触到铠甲上的划痕,心中却满是振奋——这场胜利,不仅守住了大渝的边疆,更没有辜负沈清辞在后方的辛苦付出。
“陛下,北狄主力已逃往漠北,臣已命人追击,务必将其残余势力彻底清除!”副将赵毅快步走上城楼,单膝跪地,语气中满是激动,“另外,镇国公大人在昨夜的激战中,率领禁军击溃了北狄的先锋部队,立下大功,只是他旧伤未愈,又添新伤,此刻正在帐中休养。”
萧玦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关切:“传朕旨意,命太医即刻为镇国公诊治,务必让他安心养伤。另外,清点战场,统计伤亡人数与缴获的物资,准备班师回朝。”
“臣遵旨!”赵毅躬身应道,转身离去时,脚步轻快得像踩了风。
萧玦走到城楼边缘,从怀中取出一枚玉佩——这是沈清辞在他出征前亲手为他戴上的,玉佩上刻着“平安”二字,此刻仍泛着温润的光泽。他指尖摩挲着玉佩,脑海中浮现出沈清辞的身影——她在京城为他筹集粮草,应对朝中的阴谋诡计,想必也承受了不少压力。如今大胜,他终于可以带着胜利的消息,回到她的身边。
“陛下,京城传来急报,说是皇后娘娘已在京城备好中秋宴,等待陛下凯旋。”内侍捧着一封密信走来,脸上带着笑容,“娘娘还在信中说,她为陛下准备了您最爱吃的桂花糕,还有您珍藏的那坛三十年的桂花酒。”
萧玦接过密信,展开一看,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玦郎,听闻你大胜,心中甚慰。京城已备好中秋宴,待你归来,共赏明月,共饮桂花酒。清辞盼君归。”短短几句话,却让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收起密信,语气坚定地说:“传朕旨意,全军休整一日,明日一早,班师回朝!”
消息传遍军营,将士们欢呼雀跃。经过数月的艰苦作战,他们终于可以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军营中,士兵们开始收拾行装,擦拭兵器,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笑容。沈毅坐在帐中,看着太医为自己包扎伤口,心中也满是欣慰——他不仅守住了边疆,更没有辜负女儿的期望,如今可以带着胜利的消息,回到京城与家人团聚。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雁门关的城门缓缓打开。萧玦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向京城进发。阳光洒在士兵们的铠甲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旌旗招展,鼓声震天,一路上,百姓们夹道欢迎,手中捧着鲜花与美酒,向凯旋的将士们致敬。
“这是陛下亲自率领大军击溃了北狄,咱们大渝的边疆终于安稳了!”
“是啊,有陛下和镇国公大人在,咱们老百姓才能过上安稳日子!”
“听说皇后娘娘在京城为陛下准备了中秋宴,咱们也该去京城凑凑热闹,看看这胜利的景象!”
百姓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萧玦坐在战马上,向百姓们挥手致意。他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感慨——这就是他和沈清辞想要守护的家国,是他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如今,边疆安稳,百姓安康,一切的付出都值得了。
大军行进到太行山时,遇到了前来迎接的陈副统领。陈副统领单膝跪地,语气恭敬地说:“陛下,臣奉皇后娘娘之命,前来迎接陛下凯旋。娘娘还说,京城的百姓都已在城外等候,准备为陛下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
萧玦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期待:“皇后在京城一切安好?朝中可有异动?”
“娘娘一切安好,”陈副统领连忙回答,“自从陛下出征后,娘娘在后方稳定朝局,粉碎了周大人与沈清柔的兵变阴谋,还妥善处理了江南漕运亏空案,如今京城安稳,百姓安居乐业。”
萧玦心中更加欣慰,他知道,沈清辞不仅是他的妻子,更是他最得力的助手。有她在京城坐镇,他才能在前线安心作战,没有后顾之忧。
大军继续向京城进发,沿途的百姓越来越多。到了京城外的十里长亭,更是人山人海——官员们身着朝服,站在最前面,百姓们则手持彩旗,欢呼雀跃。沈清辞身着凤袍,站在官员们的最前面,目光紧紧地盯着远方的大军,眼中满是期待。
当萧玦率领大军出现在视线中时,沈清辞的心跳不由得加快。她看着那个熟悉的身影,身着玄色铠甲,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姿挺拔,英武不凡,虽然脸上带着征战的疲惫,却难掩胜利后的光芒。
“陛下凯旋归来!”随着一声高喊,百姓们的欢呼声震天动地。萧玦翻身下马,快步向沈清辞走来。他走到她的面前,伸手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热透过手套传来,让沈清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清辞,我回来了。”萧玦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充满了温柔。他抬手拂去她脸上的发丝,眼中满是爱意与心疼,“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沈清辞摇摇头,眼中闪过一丝泪光:“只要你平安归来,一切都值得。走,咱们回家,我为你准备了中秋宴,还有你最爱吃的桂花糕。”
萧玦点头,牵着沈清辞的手,向皇宫走去。官员们与百姓们跟在他们身后,欢呼声与鼓乐声交织在一起,整个京城都沉浸在胜利与团圆的喜悦中。
回到皇宫,中秋宴早已备好。殿内灯火通明,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烤全羊、红烧鱼、糖醋里脊,还有沈清辞亲手做的桂花糕与月饼。萧玦与沈清辞坐在主位上,官员们分坐两侧,气氛热闹而温馨。
“陛下,此次大胜,不仅守住了边疆,更震慑了周边的小国,从此大渝的边疆可保百年安稳!”户部尚书李大人站起身,举起酒杯,“臣提议,为陛下的胜利,为皇后娘娘的辛劳,干杯!”
“干杯!”官员们纷纷举起酒杯,一饮而尽。萧玦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感慨。他举起酒杯,目光落在沈清辞身上,语气真诚地说:“此次胜利,离不开各位大臣的支持,更离不开皇后在后方的辛苦付出。没有她稳定朝局,筹集粮草,朕也无法安心作战,取得胜利。朕敬皇后一杯!”
沈清辞笑着举起酒杯,与萧玦轻轻一碰,“陛下过奖了,臣妾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如今边疆安稳,朝中太平,这都是陛下与各位大臣共同努力的结果。”
宴会进行到一半,萧玦起身走到殿中央,拿起一份奏折,语气严肃地说:“此次北狄入侵,虽已被击溃,但漠北的势力仍未彻底清除。朕决定,待明年开春,亲自率领大军出征漠北,将北狄的残余势力彻底消灭,永绝后患!”
官员们纷纷起身,齐声应道:“臣等支持陛下!愿随陛下出征,为大渝的安稳贡献力量!”
沈清辞看着萧玦坚定的眼神,心中满是支持。她知道,萧玦不仅是一位爱民如子的君主,更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领导者。彻底清除北狄的残余势力,才能确保大渝边疆的长久安稳,让百姓们过上真正太平的日子。
宴会结束后,萧玦与沈清辞来到御花园。月光如水,洒在花园中的桂花树上,细碎的桂花飘落下来,像一场金色的细雨。两人并肩走在石板路上,手中牵着彼此的手,心中满是安宁与幸福。
“清辞,此次出征,辛苦你了。”萧玦停下脚步,转身看着沈清辞,眼中满是爱意,“我在边疆时常想起你,想起你在京城为我做的一切,心中便充满了力量。”
沈清辞靠在萧玦的肩上,感受着他身上的温度,轻声说:“我也时常想起你,担心你的安危。如今你平安归来,我就放心了。明年开春你出征漠北,我会在京城为你做好后方的保障,让你没有后顾之忧。”
萧玦低头,在沈清辞的额头上轻轻一吻,语气坚定地说:“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等彻底平定漠北,我便陪你走遍大渝的山川河流,看遍世间的美景,再也不与你分离。”
沈清辞笑着点头,眼中满是憧憬。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还会有新的挑战,但只要有萧玦在身边,她就有信心面对一切。月光下,两人的身影紧紧依偎在一起,御花园中的桂花香气愈发浓郁,仿佛在为这对历经磨难的夫妻,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次日清晨,萧玦在朝堂上宣布了班师回朝后的一系列安排——嘉奖有功的将士,安抚伤亡将士的家属,修复雁门关的防御工事,同时开始筹备明年开春出征漠北的事宜。官员们纷纷表示支持,朝堂上一片和谐。
沈清辞坐在凤椅上,看着萧玦从容不迫地处理政务,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萧玦不仅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君主,更是一位善于治国的明君。在他的带领下,大渝定会迎来前所未有的盛世,而她也会一直陪伴在他身边,与他共同守护这片江山,守护他们来之不易的幸福。
午后,萧玦处理完政务,来到坤宁宫。沈清辞正坐在窗前,为他缝补出征时磨损的铠甲。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的身上,为她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萧玦走到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语气温柔地说:“别太累了,这些事情交给下人去做就好。”
沈清辞笑着摇头,“这是我为你缝补的,意义不一样。等你明年出征漠北,穿上它,就像我在你身边一样,能为你带来平安。”
萧玦心中一暖,俯身将沈清辞拥入怀中。他知道,这份深情,是他此生最珍贵的财富。有沈清辞这样的妻子,有忠诚的大臣,有安居乐业的百姓,他定能带领大渝走向更辉煌的未来,谱写一段属于他们的盛世锦绣传奇。而此刻,他最期待的,便是与沈清辞共度这难得的团圆时光,弥补过去所有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