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把归心营的麦垛晒得金黄,龙弈正和阿耕一起盘点新收的粮食,就见远处尘土飞扬,一支穿着东齐官服的队伍缓缓走来。为首的官员阿仪,捧着卷丝绢,神色复杂地站在营门前:“我是东齐都城的粮官,奉新王(主战派老将军已被百姓推翻)之命,来归心营‘学习农耕之法’—— 也是来求你们,救救都城的老百姓,他们快没粮吃了。”
归心营的人顿时议论纷纷。阿石皱着眉:“东齐官员以前只会收赋税,现在怎么突然来学种地?不会是又想耍花样吧?” 阿禾爹却摇着头:“我认识阿仪,他以前在东齐就反对重赋税,只是没权。现在新王想让百姓活下去,才派他来的。”
阿仪听到众人的议论,把丝绢递给龙弈:“这是都城粮田的账册,去年因为没抗霜的法子,麦子只收了三成,今年要是再没好法子,冬天就要饿死人了。我知道归心营的规矩,不搞赋税,大家一起种地一起分粮,可都城人多,没规矩不行 —— 我想把归心营的法子和都城的制度结合,让大家既有的种,又有秩序。”
可刚住下没几天,矛盾就爆发了。阿仪按东齐旧制,让随从给归心营的人 “分等级”:官员住好帐篷,流民住草棚,还想让部落人 “缴纳粮食充公”。石部落的头领气得把陶碗摔在地上:“我们归心营没等级,大家都是一起种地的,你这是想把我们变回以前的样子!”
阿仪也急了:“都城有十几万百姓,没等级没赋税,怎么管?粮食怎么分配?万一有人多拿多占,老百姓还是要饿肚子!” 两人吵得面红耳赤,龙弈却没插嘴,只让阿豆领着阿仪的随从去麦田。
孩子们把随从带到混种的麦田里,阿豆指着长得一样壮的麦子说:“你看,麦种和油菜种混在一起,没有哪个长得好哪个长得差,因为它们互相帮衬 —— 油菜挡霜,麦子给油菜养分。要是像你们说的分等级,有的麦子多浇水,有的少浇水,肯定有的长不好。”
随从们蹲下身,果然看到麦秆和油菜秆缠在一起,颗颗麦粒都饱满。有个随从小声说:“以前在都城,官员的田浇三次水,百姓的田一次都浇不上,难怪收得少。” 阿仪赶来时,正好看到阿耕和阿铁一起给流民的孩子分麦饼,每人都一样多,没有谁多谁少。
“其实归心营也有‘规矩’,只是不是等级规矩。” 龙弈笑着说,“我们按‘耕出力、老弱养、孩童教’的规矩来:种地多的人多分粮,但要帮没地的人;老人和孩子不用种地,大家一起养;孩子们要学种地,也要学辨麦种、修农具 —— 这是‘耕礼’,不是等级。”
阿仪沉默了很久,突然跪在麦田里,捡起粒麦粒:“是我错了,把‘规矩’当成了‘等级’。都城的百姓,不是要‘被管’,是要‘有得种’。我想留在归心营,跟着大家学‘耕礼’,再回都城教给老百姓。”
可新的问题又来了。阿仪带来的随从,大多不会种地,有的甚至连锄头都不会拿。阿禾笑着说:“我们可以办个‘耕读营’,白天教他们种地,晚上教他们学‘耕礼’—— 怎么辨麦种,怎么修渠,怎么分粮食,都教给他们。”
耕读营开营那天,归心营的人都来了。西坡蜂农教随从辨蜜识麦种,北坡冰工教他们用松脂修农具,阿婷则教他们画 “耕礼图”:图上没有等级,只有一起种地的人,一起分粮的人,一起教孩子的人。阿仪跟着阿耕学挖渠,手上磨起了水泡,却笑得很开心:“以前在都城,我只知道看账册,现在才知道,粮食是靠手种出来的,不是靠笔算出来的。”
可没过多久,都城传来消息:有几个旧官员趁机作乱,说阿仪 “背叛东齐,投靠归心营”,还想把都城的存粮抢走。阿仪急得一夜白头:“都城的百姓还等着我们回去教种地,要是存粮被抢了,他们就真的活不下去了!”
龙弈立刻召集众人议事。阿石说:“我带三十人去都城,帮你把旧官员赶跑!” 阿仪却摇着头:“不用打仗,我们有‘耕礼’。旧官员之所以能作乱,是因为百姓觉得没希望 —— 只要我们把归心营的麦种和耕礼带回都城,百姓看到希望,就不会跟着旧官员走了。”
归心营的人都赞同。阿禾爹把最好的抗霜麦种装了满满几车,阿耕带着流民教都城人混种,阿仪则废除了东齐的重赋税,按归心营的 “耕礼” 分粮:种地的人多劳多得,老弱孩童有保障。旧官员想抢存粮时,百姓们拿着锄头挡在粮库前:“我们要种地,要过好日子,不会再跟着你们作乱!” 旧官员见状,只能灰溜溜地逃走。
冬雪来临前,都城的麦田也长出了壮苗。阿仪写信给龙弈,信里画着都城的 “耕礼图”:百姓们一起种地,孩子们在麦田旁学辨麦种,官员和大家一起吃麦饼,没有等级,没有赋税。阿仪在信里说:“以前我总觉得,要靠制度才能让百姓听话,现在才懂,要靠让百姓有希望 —— 有地种,有饭吃,有尊严,比什么制度都管用。”
归心营的人收到信,都欢呼起来。阿豆领着孩子们,在归心营的墙上画了幅大大的 “天下耕礼图”:东齐都城的麦田,归心营的麦垛,石部落的暖苗渠,西坡的蜂箱,北坡的冰窖,所有人都笑着一起种地,一起分粮。
龙弈站在图前,对身边的阿婷说:“以前我总觉得,统一天下要靠让所有人都一样,现在才懂,是靠让所有人都有希望 —— 不管是东齐人还是部落人,不管是官员还是流民,只要有地种,有饭吃,有尊严,就能一起过日子。” 阿婷点点头,指着图上的孩子们:“你看,他们才是未来的天下,他们从小就知道一起种地一起分粮,以后就不会有战争了。”
除夕夜,归心营的篝火格外旺。阿仪从都城赶来,带来了都城新收的麦子,还带来了几个都城的孩子。孩子们和归心营的孩子一起,用麦秆编灯笼,用蜜水画耕礼图,唱着阿豆新编的歌:“东齐城,归心营,一起种,一起赢……”
歌声飘得很远,飘到了东齐的都城,飘到了附近的部落,飘到了每一片有麦田的地方。龙弈知道,这不是结束,是开始 —— 他们的天下,不是靠刀枪建起来的,是靠 “耕礼” 建起来的,是靠每一颗愿意分享的心,每一双愿意种地的手,每一个向往和平的人,一点点建起来的。
这天下,没有东齐和部落的区别,没有官员和流民的区别,只有想好好过日子的人,只有绿油油的麦田,只有金灿灿的粮食,只有孩子们欢快的笑声 —— 这才是真正的天下,是属于所有人的天下,是靠农耕文明,靠彼此的信任和包容,永远守护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