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去鹿角乡党委书记一职后,王晓风也算半脱离鹿角乡和鹿口工业园了。
虽然他每个月还会抽出几天时间过来督办工作,但这也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参与,他基本上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常住在这里了。
如今,鹿角乡的事务主要都交给了乡长钱坤去处理,王晓风对他还是比较放心的。
然而,鹿角乡党委书记的位置一直空缺着,这让王晓风心里始终有些不安。
县委书记聂飞龙曾就鹿角乡党委书记职务的人选问题征求过王晓风的意见。
在与聂飞龙的交流中,聂飞龙提到了县财政局局长乾汉明接手鹿角乡党委书记的可能性。
听到这个提议,王晓风没有丝毫犹豫,直接了当对聂飞龙表示,乾汉明并不适合这个位置。
他认为乾汉明的工作作风不够扎实,缺乏开创精神,难以胜任鹿角乡党委书记这样重要的职务。
紧接着,王晓风再次向聂飞龙推荐由乡长钱坤来接手党委书记的工作。
他强调钱坤在鹿角乡工作多年,对当地情况非常熟悉,而且工作能力也很强,完全有能力胜任这一职务。
然而,聂飞龙对于钱坤的资历表示担忧,认为他的经验和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积累和提升。
因此,聂飞龙表示还需要再观察一段时间,不能急于做出决定。
四月初,王晓风带队去平原县司法局司法财政资金使用情况检查,这是王晓风上岸公务员的第一家单位。
虽然他只在鹿角乡司法所工作了不到几天的时间,就被张一平抽调到鹿角乡工作,但是他对平原县司法局还是有一种别样的感情。
王晓风带着县政府办副主任朱飞凡,和县政府办秘书二科负责人林小超来到平原司法局门口。
车子开到门口后,司法局的阳局长和几名班子成员已经在大门口等着了。
“朱主任,小超,是你们通知他们在下面等的吗?这样不好!”王晓风有点生气地说道。
“王常务,我只是说您上午九点钟到,让他们在三楼会议室等”,林小超解释道。
“王常务,这是他们自己的主意”,朱非凡补充说道。
王晓风“嗯”一声就推门准备下车。
就在此时,只见司法局的一位女同志快步跑来,为王晓风打开了车门。
王晓风定睛一看,突然觉得这位女同志有些眼熟,仿佛在哪里见过一般。
他稍作思索,脑海中瞬间闪过一个画面——那是他第一天到司法局报到的时候,因为礼貌地称呼了这位女士一声“女士”,结果却遭到了她的严厉斥责。
王晓风下了车,嘴角微扬,微笑着对这位女士说了一句:
“感谢美女。”
这位短发女士听到这句话,脸上的笑容顿时如春花绽放一般灿烂。
“王常务,您好!”彭花艳热情地向王晓风打招呼,有点谄媚的样子。这个女是司法局办公室的主任,名叫彭花艳。
紧接着,司法局的阳局长也迎上前来,与王晓风亲切地握手,并说道:
“王常务,您好啊!欢迎您莅临我们司法局调研指导工作!”阳局长的笑容满面,透露出对王晓风的欢迎与尊重。
“阳局长,您太客气啦!”王晓风面带微笑,语气谦逊地回应道,“我曾经也在县司法局工作过,您可是我的老领导啊!”他的态度既尊重又亲切,让人感觉十分真诚。
阳局长连忙摆手,笑着说:“王常务,您可别这么谦虚,您现在可是我们平原县最年轻的副县级干部呢!
以后啊,我还得在您手底下领工资呢!
不,我说错话了,您现在分管全县的财经工作,现在我就在您手里领工资呢”,阳局长说完,他自己不禁尴尬地笑了笑。
其实,阳局长这句话并不是第一次说,他对很多年轻干部都这样讲过,以至于都有些顺口了。
然而,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却因人而异。对于一些年纪大的同志来说,这可能只是一种对年轻干部的期许和鼓励,希望他们能够不断成长、取得更大的成就。
但也有一些年纪大的干部,说这句话时可能会带有一些潜台词,比如“你还年轻呢,还没掌权,单位的事情现在还是我们说了算,你可别太嚣张”。
不过,从阳局长的表情和语气来看,他并没有这样的意思,更多的还是对王晓风的一种尊重和认可。
“王常务,我们的资料都在三楼会议室呢,我带您过去吧。”阳局长接着说道,然后领着王晓风朝三楼走去。
随后,王晓风等人紧跟着阳局长,一同走进了平原县司法局那扇略显庄严的大门。
当他们走到大门口时,只见一名门卫正在门卫室悠然自得地抽着烟。
王晓风见状,嘴角泛起一抹微笑,主动开口向门卫打招呼:“李科长好啊!”他的声音温和而亲切,仿佛与门卫相识已久。
门卫大爷听到这声问候,不禁一怔,他瞪大了眼睛,满脸惊讶地看着王晓风。
显然,他对被称为“李科长”感到有些意外,但很快,他的脸上就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
“领导好啊!”门卫热情地回应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受宠若惊的喜悦。
原来,这位门卫老李并非普通的工作人员,他曾经是平原县司法局的一名干部。
然而,在停薪离职创业期间,犯了事,出狱后,他的生活陷入困境,不仅身患多种疾病,连妻子也离他而去。
阳局长了解到老李的遭遇后,心生怜悯,决定聘请他到司法局守门,给他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尽管老李平时牢骚较多,自尊心也较强,但在工作上,他却表现得比较认真负责,他从来不敢在局领导面前发牢骚。
王晓风朝着老李笑了笑,随后跟着阳局长去到平原县司法局三楼会议室。
留下老李一脸懵逼,他只觉得这个年轻人特别眼熟。
后来他突然想起来了,这个刚刚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原来就是两年多前叫自己“门卫大爷”的,那个穿着破破烂烂的年轻人。
他拍了拍大腿说道:“难怪别人说莫欺少年穷呢,还有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呢,这年轻人就像当年的韩信,好在,这年轻人不记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