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贾&齐地王先生:汉代“危机操盘天团”!靠“利益绑定”化解杀身祸,精准拿捏人心破局
第一桩事里,平原君朱建为人刚正还会说话。辟阳侯深得吕太后宠信,想结交朱建,可朱建压根不愿见他。后来朱建母亲去世,家里穷得没钱办丧事,正到处借钱呢。陆贾一直和朱建关系好,就让朱建先办丧事,自己跑去见辟阳侯,一开口就道喜:“平原君他妈死了!”(这话听着太奇怪了)
辟阳侯懵了:“平原君母亲去世,为啥要祝贺我?”陆贾说:“之前你想结交平原君,他因为守道义、顾母亲,不愿跟你来往。真正的朋友,就该在对方危难时帮衬。现在他母亲去世,你要是好好送份厚礼,他以后肯定会为你卖命!”辟阳侯立马送了一百金的丧葬费。其他诸侯贵族看辟阳侯这么做,也跟着凑份子,一共送了五百金,朱建的丧事总算办得风光。
过了一阵子,有人告发辟阳侯,汉惠帝勃然大怒,把他抓起来关进大牢,想杀了他。吕太后心里惭愧,不好出面说情;大臣们大多讨厌辟阳侯的所作所为,也想趁机杀了他。辟阳侯急得团团转,派人去见朱建求救,朱建却推辞:“案子太紧,我不敢见你。”转头朱建就去见了汉惠帝的宠臣闳孺,忽悠他说:“你受皇帝宠信,天下人都知道。现在辟阳侯被抓,外面都传是你进谗言想杀他。今天辟阳侯死了,明天吕太后肯定发怒,到时候也得杀你!你不如光着膀子去给辟阳侯求情,皇帝要是听了,放了辟阳侯,吕太后肯定大喜,你同时得到两个主子的宠信,富贵还能翻倍!”闳孺吓得魂都没了,赶紧照做,向汉惠帝求情。惠帝果然放了辟阳侯。辟阳侯一开始以为朱建背叛自己,气得不行,等被放出来才知道真相,又惊又佩服。后来吕太后去世,大臣们诛杀吕氏宗族,辟阳侯和吕氏关系极深,却偏偏保住了性命,全靠陆贾和朱建的计谋。
冯梦龙点评:只能说,不光陆贾、朱建聪明,辟阳侯能听劝、懂投资人情,也挺有脑子!
第二桩事,梁孝王派人刺杀了袁盎,事情败露后,他怕被处死,就给了邹阳一千金,让他到处找人想办法脱罪。邹阳早就听说齐地有个王先生,八十多岁了,满脑子奇计,立马跑去求助。王先生说:“这事儿太难了!皇上有私怨、发大怒,想杀的人必欲除之,实在不好解!你现在打算去哪?”邹阳说:“邹、鲁之地的人懂经学,齐、楚之地的人善辩有智谋,韩、魏之地常有有气节的人,我打算挨个去问问。”王先生说:“你去吧,回来的时候,经过我这儿再往西走。”邹阳跑了一个多月,没人能想出办法,只好回头找王先生:“我要往西去长安了,还是没辙,咋办?”王先生说:“你必须去见王长君。”邹阳瞬间醒悟,立马告辞,没回梁国,直接直奔长安见王长君——王长君是汉景帝宠妃王美人的哥哥。
邹阳找机会劝他:“我想跟你说件事。我听说你妹妹在后宫深得皇上宠信,天下没人不知道,可你平时的行为大多不合规矩。现在皇上追查袁盎被杀的案子,梁孝王怕被处死,吕太后(此处应为窦太后,原文表述有误)肯定郁闷,没处发泄怒火,到时候必然会把气撒在权贵身上,你就危险了!”王长君吓得一哆嗦:“那咋办?”邹阳说:“你只要能跟皇上说句话,让他别再追查梁国的事,窦太后肯定感激你,你的地位就稳如金城了!”王长君照做了,梁孝王的案子果然就搁置了。
冯梦龙点评:朱建劝闳孺的思路,邹阳简直是原封不动抄作业啊!不光王先生有智谋,邹阳能一点就透,也很聪明。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破解“生死危机”困局,关键在“找对关键人+利益深度绑定”
这两桩危机能成功化解,核心逻辑都是“不直接硬刚,通过‘关键人搭桥+利益捆绑’让对方主动帮忙”:
1.精准定位“能说了算”的关键人:不找直接相关的当事人(比如朱建不找惠帝、邹阳不找景帝),而是找“能影响决策者”的人——朱建找惠帝宠臣闳孺,邹阳找景帝宠妃的哥哥王长君,这些人能直接接触核心决策者,还能靠自身宠信左右决策;
2.用“生死利害”绑定关键人利益:不空洞求情,而是点透“帮别人就是帮自己”——闳孺帮辟阳侯,能避免被吕太后报复;王长君帮梁孝王,能化解窦太后的怒火,都是让关键人意识到“对方的危机就是自己的危机,对方的转机就是自己的利益”;
3.避开正面冲突,走“迂回路线”:面对皇帝的暴怒、太后的难言之隐,不直接劝谏引发抵触,而是通过第三方关键人传递诉求,既给足决策者台阶,又能精准传递核心利益,让决策顺理成章。
二、核心启示:遇“硬刚无解+生死\/重大危机”,别蛮干,用“关键人搭桥+利益绑定”破局
这种“迂回破局、利益共赢”的思路,对现在应对“职场重大危机、人际致命矛盾、关键决策受阻”等场景超有借鉴意义:
- 职场遇“被高层误解,面临解雇风险”:比如被竞争对手陷害,老板暴怒要开除你,别直接跟老板硬辩。像朱建那样找关键人——找老板最信任的副手或老员工,跟他说:“我知道你跟老板关系好,现在这事是误会,我要是被开除,不仅公司会损失一个能扛活的人,以后别人也会觉得老板听风就是雨,影响团队稳定;你要是能帮我在老板面前解释清楚,我以后肯定全力配合你工作,咱们一起把项目做好,对你的业绩也有好处”,用“共同利益”打动关键人;
- 商业遇“被大客户追责,面临巨额赔偿”:比如合作中出现失误,大客户要终止合作还索赔,别只道歉求饶。找大客户公司里能影响决策的关键人(比如项目对接的核心高管),跟他说:“这次失误我们确实有责任,但要是终止合作,你这边的项目会延期,还得重新找供应商,成本更高;我们愿意免费提供后续的升级服务,还能把赔偿金额降到合理范围,帮你顺利完成项目,对你的考核也有帮助”,用“对方的考核利益”绑定合作;
- 生活遇“亲友陷入法律纠纷,面临重罚”:比如亲友不小心触犯法律,怕被重罚,别到处找人瞎忙活。精准找“能提供实际帮助的关键人”(比如懂法律的专业人士、相关领域有影响力的人),跟他说:“我知道你在这方面有经验,我亲友这次是无心之失,要是被重罚,整个家庭就垮了;你要是能帮忙指点迷津,我们一定好好感谢,以后你有需要,我们也会全力相助”,用“人情+后续回报”打动关键人。
简单说就是:“遇到硬刚没用的重大危机,别蛮干也别放弃。关键是找到‘能撬动局面’的关键人,再把对方的利益和你的危机绑定,让他明白‘帮你就是帮自己’,通过迂回路线化解危机,既不引发正面冲突,又能实现共赢,这才是最高效的破局思路。”
【原文】陆贾 齐地王先生
平原君朱建,为人刚正而有口。辟阳侯得幸吕太后,欲知建,建不肯见。及建母死,贫未有以发丧。方假贷,陆贾素善建,乃令建发丧,而身见辟阳侯,贺之曰:“平原君母死。”边批:奇语。辟阳侯曰:“平原君母死,何乃贺我?”贾曰:“前君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义不知君,以其母故。夫相知者,当相恤其灾危。今其母死,君诚厚送丧,则彼为君死矣!”辟阳侯乃奉百金裞。列侯贵人以辟阳侯故,往赙凡五百金。久之,人或毁辟阳侯,惠帝大怒,下吏,欲诛之。吕太后惭,不可言。大臣多害辟阳侯行,欲遂诛之。辟阳侯困急,使人欲见建。建辞曰:“狱急,不敢见。”建乃求见孝惠幸臣闳孺,说之曰:“君所以得幸帝,天下莫不闻,今辟阳侯下吏,道路皆言君谗欲杀之。今日辟阳侯诛,旦日太后含怒,亦诛君。君何不肉袒,为辟阳侯言于帝?帝听,出辟阳侯,太后大欢,两主俱幸,君之富贵益倍矣!”于是闳孺大恐,从其计,言帝。帝果出辟阳侯。辟阳侯始以建为背己,大怒。及其出之,乃大惊。吕太后崩,大臣诛诸吕。辟阳侯于诸吕至深,而卒免于诛,皆陆生、平原君之计画也。
不但陆贾、朱建智,辟阳侯亦智!
梁孝王既刺杀袁盎,事觉,惧诛,乃赍邹阳千金,令遍求方略以解。阳素知齐人王先生,年八十余,多奇计,即往求之。王先生曰:“难哉!人主有私怨深怒,欲施必行之诛,诚难解也!子今且安之?”阳曰:“邹、鲁守经学,齐、楚多辩智,韩、魏时有奇节,吾将历问之。”王先生曰:“子行矣,还,过我而西。”阳行月余,莫能为谋者。乃还过王先生,曰:“臣将西矣,奈何?”先生曰:“子必往见王长君。”邹阳悟,辄辞去,不过梁,径至长安,见王长君。长君者,王美人兄也。阳乘间说曰:“臣愿窃有谒也。臣闻长君弟得幸后宫,天下无有,而长君行迹多不循道理。今陛下穷竟袁盎事,即梁王恐诛,太后怫郁,无所发怒,必切齿侧目于贵臣,而长君危矣!”长君瞿然曰:“奈何?”阳曰:“第能为上言,得无竟梁事,则太后必德长君,金城之固也。”长君如其计,梁事遂寝。
朱建一篇程文抄得恰好。不唯王先生智,邹阳亦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