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越:战国“谋略智者”!以“归尸之计”攻心,不战而屈人之兵
齐国攻打廪丘,赵国派孔青率领敢死队前去救援。孔青与齐军交战,大败齐军。齐军将领战死,赵军缴获了两千辆战车,还斩获了三万具齐军尸体。孔青打算把这些尸体堆成两座高丘(京,指古代用来彰显战功的高丘),以炫耀战绩。
宁越对孔青说:“太可惜了!不如把齐军的尸体还给齐国,用这种方式从内部打击他们。这样一来,齐国的战车铠甲会在战争中消耗殆尽,国库的钱财也会因安葬死者而花光。”
孔青疑惑地问:“要是齐国不接受这些尸体,怎么办?”
宁越回答:“首先,齐军打仗失败,这是国君的第一条罪过;其次,让将士们出征却不能让他们活着回来,这是第二条罪过;最后,我们送还尸体他们却不接收,这是第三条罪过。百姓会因为这三条罪过怨恨国君,国君无法指挥臣子,臣子也不愿侍奉国君,这就是所谓的‘从内部重重打击敌人’。”
冯梦龙点评:宁越真算得上是懂得文武并用的人啊。武力是靠力量取胜,而文韬则是靠谋略和人心取胜。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击溃强敌,关键在“弃表面战功+攻内部根基”
宁越提出“归尸之计”,核心逻辑是“跳出战场胜负,直击国家统治根基”的攻心智慧,可拆解为两层:
1.看透战争本质:武力胜利只是表象,瓦解敌国内部才是根本
他不局限于“堆尸显功”的表面胜利,深知真正的击溃不是战场上的一时输赢,而是让敌国陷入“人力损耗+财力枯竭+民心离散”的绝境。归还尸体看似“放弃战果”,实则是将战争的后续代价全部转嫁给齐国,从根本上削弱其国力。
2.设计“三重罪”攻心:用舆论与民心倒逼敌国崩溃
他精准预判“归尸”背后的连锁反应——若齐国收尸,会耗尽国库;若不收尸,会引发民怨。通过“战败之罪、弃卒之罪、拒尸之罪”的三重舆论攻势,点燃百姓对国君的不满,破坏其统治根基。这种“不费一兵一卒,借敌国民心击垮敌国”的策略,比单纯的武力打击更具毁灭性。
二、核心启示:对抗竞争\/解决难题,别拘表面,用“攻根源+借势攻心”破局
宁越的攻心智慧,对商业竞争、团队管理、危机应对等场景极具借鉴意义:
- 商业竞争:不拼短期厮杀,攻对手“根基软肋”
若与竞争对手抗衡,别只盯着“价格战”“流量战”等表面竞争。可像宁越那样,直击对手根基——比如对手依赖单一供应链,就从上游资源布局,切断其供货渠道;对手靠低价吸引客户,就打造“高性价比+优质服务”的口碑,动摇其客户信任;通过削弱对手的核心竞争力(如技术、供应链、客户粘性),实现不战而胜。
- 团队管理:不搞强制压制,用“民心凝聚”稳根基
管理团队时,别只靠“制度约束”“权力压制”。要像宁越看透“民心重要性”那样,重视员工的情感需求与利益诉求——比如避免“只让员工付出却不给回报”,及时兑现奖励承诺;关注员工的工作体验,解决其实际困难(如通勤、家庭问题),让员工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只有凝聚民心,才能让团队稳定高效,避免“内部涣散”的危机。
- 危机应对:不避表面矛盾,从“根源化解+舆论引导”破局
面对危机(如企业负面舆情、个人信任危机),别只做“表面公关”。要先找到危机根源(如产品质量问题、沟通误解),从根源解决;同时像宁越设计“三重罪”那样,引导舆论方向——比如企业出现质量问题,别急于辩解,先公开道歉、召回产品,再公布整改措施,用真诚态度赢得公众谅解,避免危机扩散引发更大灾难。
简单说就是:“无论对抗竞争还是解决难题,盯着表面功夫往往治标不治本。聪明的做法是跳出眼前的输赢,找到问题的核心根基(如敌国的民心、对手的供应链、团队的凝聚力),通过‘攻根源+借势引导’的方式,从内部瓦解问题,实现真正的破局。武力与强制只是下策,攻心与谋局才是上策。”
【原文】宁越
齐攻廪丘。赵使孔青将死士而救之,与齐人战,大败之。齐将死,得车二千,得尸三万,以为二京。宁越谓孔青曰:“惜矣!不如归尸以内攻之,使车甲尽于战,府库尽于葬。”孔青曰:“齐不延尸,如何?”宁越曰:“战而不胜,其罪一;与人出而不与人入,其罪二;与之尸而弗取,其罪三。民以此三者怨上,上无以使下,下无以事上,是之谓重攻之。”
宁越可谓知用文武矣。武以力胜,文以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