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延的指尖在盐场账簿的墨迹上划过,指腹沾了点粗盐粒——这是野王邑盐场送来的新盐,比周室库存的白了三成,颗粒也更细。帐外传来赵二的大嗓门,正指挥亲卫往马车上搬盐袋,木车碾过石板路的声响震得窗纸发颤。
“陛下,韩国那边又派人来了。”老臣史厌掀帘而入,手里捏着封竹简,眉头拧成个疙瘩,“说是盐场的工匠突然病倒了大半,想让咱们派工匠去帮忙。”
姬延把账簿合上,盐粒在指间搓出沙沙声:“病倒了?上周我派去的暗哨回报,盐场的烟囱天天冒黑烟,哪像是缺人的样子。”他接过竹简,上面的韩隶歪歪扭扭,墨迹深浅不一——显然是仓促写就的。
史厌急道:“会不会是秦国搞的鬼?白起在野王邑边境屯了五千人,说不定是想趁机夺盐场!”
“夺盐场不用这么麻烦。”姬延忽然笑了,将竹简扔进火盆,“韩国是想试探咱们的底——看看咱们肯为这盐场花多少力气。”他起身时,腰间的铜符撞在剑鞘上,叮当作响,“备车,我去趟盐场。”
赵二正好进来,闻言急道:“陛下,野王邑离秦军大营不到五十里,太危险了!要不我带弟兄们……”
“你留下。”姬延打断他,从墙上摘下复合弓,“带三十名亲卫,换上韩军甲胄,午时在盐场西侧的山神庙待命。记住,看到三长两短的炊烟,就带人冲进来。”
史厌还想劝,姬延已抓起案上的盐袋:“史老放心,我带了这个。”盐袋里塞着块青铜符,是他仿造的韩军调兵符,边角故意磨得发亮,看着像用了多年的旧物。
野王邑盐场的木栅栏外,韩军哨兵见了姬延的车驾,老远就挺直了腰板。领头的尉官拱手行礼时,眼神总往车帘里瞟,手指在剑柄上无意识地摩挲——这是心里有鬼的模样。
“贵使远道而来,辛苦了。”尉官笑得僵硬,“我家大人在盐场里等着呢。”
姬延跳下车,故意让盐袋从袖中滑出来,粗盐撒了一地。他弯腰去捡时,余光瞥见栅栏内侧藏着十几个披甲士兵,手里的戈矛都对着入口。他心里冷笑,面上却装作慌乱:“哎呀,这可是上好的精盐,洒了可惜了。”
进了盐场,姬延才发现所谓的“工匠病倒”纯属瞎扯——晒盐的滩涂上,几十个工匠正挥着木耙翻盐,盐粒在阳光下闪得人睁不开眼。韩将韩平迎上来,胖乎乎的脸上堆着笑,手里却攥着块令牌,正是盐场的调令符。
“天子大驾光临,真是让盐场蓬荜生辉啊。”韩平作揖时,令牌差点掉在地上,“只是……您看这工匠们连日劳累,确实有些顶不住了……”
姬延没接话,径直走向煮盐的灶台。一口巨大的铁锅正冒着白汽,他伸手在锅沿摸了摸,指尖立刻沾上层黑灰——这锅是刚烧过的,哪像是停了工的样子。“韩将军,”他忽然转身,手里的盐粒撒在韩平靴上,“听说贵国的工匠擅长提纯海盐,能不能让我见识见识?”
韩平的脸瞬间涨红,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旁边的韩军司马赶紧打圆场:“天子有所不知,提纯的法子是祖传的,不便外传……”
“哦?”姬延挑眉,忽然提高声音,“可我怎么听说,三天前有个秦国工匠混进了盐场?还教你们用草木灰提纯?”
这话像块石头砸进水里,韩平身后的士兵顿时乱了阵脚,有个小兵手里的戈矛“哐当”掉在地上。韩平的额头渗出冷汗,强笑道:“天子说笑了,哪有……”
“没有?”姬延从袖中掏出块布,上面包着些灰白色的粉末,“这是我在盐场角落捡到的,遇水就冒泡泡,正是秦国工匠常用的硝石粉。韩将军要是不信,咱们现在就去搜搜那些‘病倒’的工匠房?”
韩平的脸白得像纸,突然单膝跪地:“天子饶命!是……是秦使逼我们的!他们说,只要能骗出周室的制盐法子,就把去年抢的三座城还给我们……”
姬延刚要开口,栅栏外突然传来喊杀声。韩平吓得一哆嗦,爬起来就往灶房跑:“秦军来了!快关栅栏!”
姬延却按住他的肩膀,复合弓瞬间拉满,箭头对准栅栏外冲在前头的“秦军”——那些人的甲胄看着眼熟,甲片边缘的磨损痕迹和韩军的一模一样。“别演了。”他松开弓弦,箭矢擦着韩平的耳边飞过,钉在一个“秦军”的甲胄上,箭头穿透甲片,却没见血——里面塞了层棉絮。
“秦军”顿时停了手,摘下面甲,果然是韩军士兵。韩平瘫坐在地上,看着姬延手里的复合弓,嘴唇哆嗦着:“你……你怎么知道是假的?”
“秦军冲锋时,前排士兵会举圆盾护阵,哪有像你们这样举着戈矛乱冲的?”姬延收回弓,盐袋里的铜符掉出来,落在韩平面前,“还有这个,你要是真怕秦军,看到韩军调兵符,早就该求我发兵了。”
韩平这才反应过来,抱着姬延的腿哭道:“天子救救韩国!白起说,要是我们不配合,下个月就踏平野王邑!”
姬延刚要说话,西侧山神庙的方向升起炊烟,三长两短——是赵二看到信号了。他对韩平厉声道:“想活命就听我的!让你的人把盐场的柴火堆搬到东侧,再把硝石粉撒在上面!”
韩平虽不解,还是赶紧照办。赵二带着亲卫冲进盐场时,正看到姬延往柴火堆上射箭,火箭落在硝石粉上,“腾”地燃起绿火,浓烟滚滚直冲天。
“陛下!”赵二举着刀就要砍韩军,被姬延喝住。
“不是敌人。”姬延指着绿烟,“这烟能呛得人睁不开眼,秦军要是真来了,正好给咱们争取时间。”他转向韩平,“派人去告诉白起,就说周室和韩国在盐场演练联防,不小心走了火。”
韩平连连应是,看着绿烟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敬畏。姬延捡起块海盐,在阳光下晃了晃:“这盐场,你想不想保住?”
“想!当然想!”韩平赶紧表态,“只要天子肯帮忙,韩国愿意把盐场的三成收益给周室!”
“我要五成。”姬延语气平淡,“另外,我要你把那些秦国工匠交出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韩平咬咬牙:“成交!”
傍晚时分,盐场的绿烟还没散。姬延坐在返程的马车上,手里把玩着个陶瓮,里面装着秦国工匠的供词——原来白起是想让他们在盐里掺毒,等周室把盐运回洛阳,就散布“周室用毒盐害民”的谣言。
“陛下,这招太妙了!”赵二掀开车帘,脸上沾着烟灰,“韩军士兵都说,您那绿火比秦军的强弩还厉害!”
姬延把陶瓮递给赵二:“让暗哨把供词抄十份,连夜贴到秦军大营附近。白起最在意名声,看到这个,至少能安分半个月。”他忽然想起什么,从袖中掏出块盐晶,对着夕阳看——盐晶里映出个模糊的影子,像极了穿越前训练基地的靶场。
史厌在营门口等着,见了姬延就迎上来,手里捧着新账簿:“陛下,韩国送来了这个月的盐利,足足有五百刀币!”
“给亲卫队添五十副甲胄。”姬延接过账簿,随手翻了翻,“剩下的换成粮食,冬天快到了,得提前备着。”他忽然看向野王邑的方向,盐场的绿烟还在天边飘着,像道无形的屏障。
赵二凑过来说:“陛下,韩平还说,想跟咱们学造强弩,愿意用三座城换图纸。”
“三座城?”姬延笑了,“告诉他,图纸可以给,但得用野王邑的铁矿来换——我要最好的精铁,每月五十石。”
史厌瞪大了眼:“陛下,这会不会太苛刻了?”
“不苛刻。”姬延把盐晶揣进怀里,盐粒硌得胸口发疼,“等他们用上强弩就会知道,这点代价算什么。”他想起前世在特种部队的生存课——想要活得久,就得让盟友觉得你有用,更得让敌人觉得你难缠。
入夜后,亲卫营的士兵围着篝火烤盐场带来的咸鱼,香气飘出老远。狗子举着条鱼跑过来,递到姬延面前:“陛下,您尝尝!这咸鱼用新盐腌的,比以前的鲜多了!”
姬延咬了口,咸香混着炭火的焦味,让他想起穿越前和战友在野外烧烤的日子。他拍了拍狗子的肩膀:“好好练强弩,下个月让你带队去盐场护卫——那里的咸鱼管够。”
狗子眼睛一亮,举着鱼跑回队伍里,大声嚷嚷:“都听到没!陛下说,练好强弩就有咸鱼吃!”
帐内的烛火摇曳,姬延看着地图上的野王邑,指尖在盐场的位置画了个圈。他知道,这只是开始——盐场的收益能解周室的燃眉之急,铁矿能造更多强弩,而韩国的依附,会让秦国投鼠忌器。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三短一长——是暗哨回报,秦军大营没动静。姬延吹熄烛火,躺在榻上,怀里的盐晶硌得他睡不着。他忽然想起韩平那副惊魂未定的样子,忍不住笑了——对付这些摇摆不定的诸侯,光靠诚意不够,还得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和触手可及的刀子。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纸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姬延握紧了盐晶,盐粒的棱角硌得手心发麻——这乱世就像块粗盐,得狠狠攥在手里,磨出鲜血,才能尝到里面的滋味。而他,有的是力气,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