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深入扶贫:贫困户的真实困境
老旧的切诺基像一头上了年纪的铁牛,在坑洼不平的土路上喘着粗气。车轮每一次陷进泥坑再挣扎着爬出,整个车身都会发出一阵散架般的呻吟。吴小飞紧紧握着方向盘,手心和额头都渗出了汗,注意力高度集中,不敢有丝毫分神。
水泥路在二十公里前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这条被雨水冲刷得沟壑纵横的黄土路。路的一侧是陡峭的山壁,时有碎石滚落;另一侧则是深不见底的沟壑,长满了杂乱的灌木。
林枫沉默地看着窗外。车窗玻璃上蒙着一层薄薄的黄土,让外面连绵的群山都带上了一种灰败的色调。他能感觉到车身的每一次剧烈颠簸,就像有人在一下下地撞击着他的胸口。从县城出发时那股被文件和报告包裹着的疏离感,正被这原始而粗暴的路况一点点碾碎。
昨晚,他在办公室里看到的“阳光安居”工程报告,每一页都印制精美,数据详实,竣工验收的红章鲜艳夺目。报告里,黑石沟被描述成一个脱贫攻坚的样板,几十户贫困户的危房得到了彻底改造,住进了安全明亮的新居。
可现在,这条通往“样板”的路,本身就像一个巨大的讽刺。
“林县长,喝口水吧。”吴小飞从副驾驶的储物格里摸出一瓶矿泉水递过来,嗓子有些沙哑。他不敢看林枫,只是盯着前方一个更深的水坑,小心翼翼地转动方向盘。
“你专心开车。”林枫接过水,却没有喝。
又颠簸了近一个小时,当车子艰难地爬上一个陡坡后,视野豁然开朗。一个破败的村庄,像一堆被随意丢弃的积木,散落在山坳里。这就是黑石沟。
土坯墙、茅草顶,许多屋顶上压着石头和破旧的轮胎,防止被山风掀翻。村口立着一块褪了色的木牌,上面“黑石沟村”几个字已经模糊不清。整个村子安静得可怕,只有几只瘦骨嶙峋的土狗,懒洋洋地趴在路边,对这台闯入的外来铁家伙,连吠叫的力气都欠奉。
吴小飞把车停在村口的一片空地上,熄了火。发动机停止轰鸣的瞬间,一种更加深沉的寂静笼罩下来。
“我们……下去走走?”吴小飞的声音有些发虚,眼前的景象,比他想象中任何一个贫困村都要来得更具冲击力。
林枫没有说话,推开车门走了下去。一股混合着牲畜粪便、潮湿泥土和柴火烟火的复杂气味钻入鼻腔。他一眼就看到了嵌在村口一堵土墙上的宣传牌。红底白字,虽然被风雨侵蚀得有些斑驳,但依然能看清上面的大字:“阳光安ify”工程,照亮安居梦想。
宣传牌的旁边,就是一户人家。那房子的墙体是新旧两种颜色,下半截是泥土的原色,布满裂纹,上半截草草地抹了一层水泥,灰白驳杂,像一张打了几个丑陋补丁的脸。屋顶倒是换了新的石棉瓦,但与歪斜的墙体和黑洞洞的窗框凑在一起,显得格外刺眼。
一个头发花白、佝偻着背的老人,正坐在门口的石头上,用一根小木棍,费力地从鞋底的泥缝里往外抠着什么。他听见动静,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戒备和麻木。
林枫走上前,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温和:“大爷,我们是从县里来的,想了解一下村里的情况。”
老人没作声,只是打量着他们,目光在林枫和吴小飞干净的衣着上停留了片刻,又落在那台看起来就很“官方”的切诺基上。他头顶的民心值是【-40,怀疑\/漠然】。
“大爷,您这房子,是去年‘阳光安居’工程给修的吧?”林枫指了指那面打了补丁的墙。
提到这个,老人的嘴角撇了撇,露出一丝说不清是嘲讽还是无奈的表情。他低头继续抠鞋底的泥,含混不清地嘟囔了一句:“修了,来人拍了照,就算修了。”
“能带我们进去看看吗?”
老人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站起身,推开了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
屋里光线很暗,一股浓重的霉味扑面而来。地面是坑洼不平的土地,墙角堆着一些烂薯和玉米棒子。屋里最值钱的家当,大概就是那台十几寸的黑白电视机,上面盖着一块用来挡灰的旧毛巾。
林枫的目光落在墙壁上。那层新抹的水泥只有薄薄的一层,用手一碰,甚至能感觉到下面土坯的松软。在靠近房梁的地方,一道清晰的裂缝从墙顶延伸下来,像一条狰狞的蜈蚣,趴在那里。
吴小飞倒吸了一口凉气,下意识地举起了相机,但又觉得对着这番景象按下快门,是一种残忍。
“这……这就叫修好了?”吴小飞的声音都在发颤。
老人仿佛没听见,他走到一口大水缸前,掀开木盖,用瓢舀了半瓢水喝。水是浑浊的,带着黄泥的颜色。
“大爷,当时给你们改造,政府的补贴款,都拿到手了吗?”林枫问道。
老人喝完水,用袖子擦了擦嘴,这才开了口,声音沙哑得像两块石头在摩擦:“给了。说好的一万二,到手三千。剩下的,都拿去买料了。”
“什么料?”
“就这墙上的灰,”老人指了指墙壁,“还有屋顶的瓦。来的人说,这都是好料,贵得很。”
林枫走到墙边,伸出手指,在裂缝处轻轻一抠,一块水泥应声脱落,露出里面黄色的泥土和干草。他把那块碎水泥块放在手心,用力一捏,水泥块便化作了粉末,从指缝间簌簌落下。
这哪里是水泥,分明是劣质的沙子混了点黏合剂。
他的心,也跟着那些粉末一起,一寸寸地往下沉。一股冰冷的怒火,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他想起了钱立业那张堆满笑容的脸,想起了他那番关于“人文关怀”的高谈阔论。
这就是他口中的“人文关怀”?用这种豆腐渣工程,来糊弄这些连干净水都喝不上的老人?
“村里其他家,也是这种情况吗?”林枫的声音压抑着,听起来有些发紧。
老人看了他一眼,眼神里的麻木似乎松动了一丝,他没有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你们……真是县里来的官?”
“是。”
“管事儿的官?”
林枫顿了顿,郑重地点了点头:“管事儿的。”
老人沉默了片刻,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他放下水瓢,迈着蹒跚的步子走到门口,朝村子深处指了指:“你们跟我来。”
林枫和吴小飞跟在老人身后,穿过狭窄泥泞的村道。沿途看到的房子,大同小异,几乎每一户墙上都有“阳光安居工程示范户”的牌子,也几乎每一户的墙体,都打着同样丑陋的“补丁”。
村民们从门缝里、窗户后探出头来,好奇又警惕地打量着他们。那些目光里,没有欢迎,只有长年累月积压下来的不信任。
老人带着他们,来到村子最里头的一片空地上。与其说是空地,不如说是一片废墟。几根烧得焦黑的木梁七扭八歪地倒在地上,四周散落着破碎的石棉瓦和坍塌的土墙。
“这是张屠户家。”老人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音,“他家也是‘安居房’,上个月,连着下了两天雨,半夜里,房梁断了,墙塌了。”
林枫的心猛地一揪:“人呢?”
“张屠户和他婆娘,被邻居从土里刨出来的,腿都砸断了。现在还在镇上的卫生院里躺着,能不能下地都难说。”老人指着废墟旁一间用油布和木棍临时搭起来的窝棚,“他家儿子就在那儿。你们想问啥,问他去吧。”
林枫望向那个窝棚,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正坐在门口,怀里抱着个脏兮兮的陶罐,眼神空洞地望着眼前的废墟。他头顶的民心值,是一个刺眼的鲜红色数字。
【-70,绝望\/被欺骗】
林枫的拳头,在身侧悄然握紧。他一步步走向那个年轻人,每一步,都像是踩在自己烧得滚烫的心上。
他知道,系统的预警,已经开始应验了。这片废墟,只是一个开始。如果那场即将到来的暴雨落下,整个黑石沟,甚至更多像黑石沟一样的村子,会变成什么样子?
他不敢想。
他走到年轻人面前,看着他怀里那个陶罐,那里面装的,或许是他父母的骨灰,或许是他对这个世界仅存的一点念想。
林枫缓缓蹲下身,没有说话,只是从口袋里掏出相机,对着那片废墟,对着那张写着“阳光安居工程”的牌子,对着年轻人空洞的眼神,沉重地,按下了快门。
“咔嚓”一声,像是一声迟来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