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花吃了个大瘪。可是她不能退缩。
“闪花,我不是劝你走啊,你刚盖了新屋,怎么能这么扔下出去呢?当时这个房子是我看着你和三勇一点点盖起来的,有感情呢!”
闪花停住手里的活计,定定地看着翠花,似乎在判断翠花的真心。
“你们都把我当外人,你们几个是好姐妹,就我一个是外人。”闪花很委屈。
翠花有些无语,她倒是没想到闪花会在意她们几个,不都是闪花瞧不起她们几个人吗?
“我们从没有拿你当外人,你跟着三勇来了咱家,咱都把你当一家人的,娘那么疼爱你们一家,你当真试不出来?淑红做大嫂的对你们的照顾你当真试不出来?”
闪花语塞。这倒是真的。
“我和三勇在二勇厂里待着好好的,艳红为啥要赶我们走?二勇三勇不是亲兄弟吗?”
翠花心想,哎呀俺娘来,也就你自己觉得“待着好好的”,其他人都被你弄得不好了。
你知道二勇三勇是亲兄弟,你还敢撩拨二勇?搅得好几家子不舒坦?
“二勇和艳红不是撵你走,你和三勇都是闯过大城市的人,就甘心在别人家小厂子里混日子?这不是长久之计。”
翠花观察闪花的神情,见她低头不语,似是有所触动。
“再就是,二勇是个上门女婿,他家是艳红当家,你们夫妻俩在他们家里讨生活,二勇多为难?三勇能这样看着他兄弟为难?”
闪花嘟囔了一句,说的是方言,翠花没听明白。
“反正我不走,我从小就没家,好不容易有了男人有了娃,刚盖好的新屋,我不舍得走。”
翠花马上接上:“不走你就好好在家住着,咱娘咱嫂不会赶你走。三勇愿意出去闯就让他自己出去,你带着孩子在家等他。家里有地有娘,饿不着你娘俩。”
“那我就跟我男人分开了!”闪花委屈地喊。
翠花看一眼外面,好在大家都在上屋说话,没听见她的喊叫。
“房子是死的,可人是活的啊。三勇要出去挣钱,下地他是不干的。”
闪花有点崩溃了,“那怎么办?”
翠花心想,你问我我问谁啊。
“要不你俩去县城寻寻有没有活计干。”
翠花老觉得三勇和闪花是从大城市来的,在小县城应该能混得开。
闪花回过头去不理她了。县城活计好找的话他俩就不去二勇厂子了。
翠花踢踢踏踏回到屋里。几个人都围上来,“怎么说的,怎么了?”
翠花寻思了一会,“也没说什么。她不舍得离家,也不舍得离开三勇,我让他俩去县城找活计,她没理我。”
艳红急急问,“那她说从厂里走不?”
翠花皱眉,“她也没说。”
“那你去跟她说了些啥?”翠兰和淑红异口同声。
“我觉得她应该会从厂里回家,这不是已经回家了,估计过完年也不好意思去厂里了,在家干啥就不知道了。”
艳红舒了一口气,只要不去厂里就行。
淑红叹了一口气,又回来一个大麻烦。
“看三勇的吧,不知道那几个男人怎么打算的。”
翠花突然想起光芒最近在忙活蔬菜大棚的事,说是很挣钱,张家庄的蔬菜大棚干得比附近村里更早,也更大。三勇脑子活泛肯出力,要不去村里问问有没有合作方式。
翠花也没打个招呼,从炕上一跳就出去了。把几个女人吓了一跳。
翠花把三勇叫到院子里,两个人站在院子里说了好一阵话。
淑红艳红翠兰在卧房里透过玻璃看着她俩。
大勇、二勇、光景、家良在客厅里透过门看着她俩。
闪花一人在南屋厨房里透过窗户看着她俩。
翠花不知在说啥,只见三勇不停地点头。间或回两句,看起来聊得不错。
两人回屋,三勇留在客厅,翠花一进卧房就被围上来。
“你去跟三勇说什么了?三勇一直在点头,他答应什么了?”
翠花故弄玄虚,“答应什么?什么都没答应,只说去问问。”
“问什么?”
“我小叔子最近在邻村跟着学种蔬菜大棚,这两年刚兴起的,说是老挣钱了。”
“对啊,咱们张家庄蔬菜大棚上得早,有的人家都种了好几年了,说是光年前一个月就能挣出一个建大棚的本钱来。”淑红也知道蔬菜大棚。
“建一个棚多钱?”艳红问。
“看多大,怎么也得一两万吧!”淑红大概知道。
“嘶~~~”
又是一阵感慨。这个价钱可不是大家能肖想的。
“自己建不了就给别人干,干上几年攒了钱就能自己建棚了。”
“给别人干也不少挣,但累人是真累人,跟麦收一样累人。”
挣钱就不要怕累,年轻怕什么。
这边,三勇也跟几个哥哥说了这事。
光景一顿,这事翠花也跟他提过,但他觉得成本太高了,一眼望不到边的本钱。十年他也攒不出来。
“蔬菜大棚是挣钱,但投入太高了,谁家能凑出那么多钱,村里有几个万元户啊!”大勇也觉得遥不可及。
“村里有万元户,还有双万元户,都是种大棚菜的。”三勇说。
大家都沉默了。
“咱张家庄是最早种大棚的,‘小能人’张起灵他们已经种了好几年了。村前就有蔬菜经销站,只要种出菜来,不愁卖。附近村里种的菜也往这边送。”三勇又道。
看来三勇早就盯上了种大棚。知道的也比别人多。
大勇:“‘小能人’确实能,他就种别人种不了的东西,种得也好。都是一家子,你若想跟着干,我领着你去找张永亮。”
村支书张永亮跟大勇是小学同学,从小一起和泥长大,这点面子还是有的。
大勇拍拍三勇的肩膀,“只要你肯干,村里的活计也不少,也盖了新屋,也娶了媳妇有了孩子,守着老娘,安安心心的在家干吧!咱兄弟俩心往一处使,光景越来越好。”
郝光景突然被点名,腰背一挺直,才发现大勇说的是过日子的“光景”。
就是,兄弟俩心往一处使,光景一定能过好了。他是不是也应该回去跟光芒好好商量一下,听听他是什么想法。
毕竟他已经在邻村的大棚里忙活这么久,也是个种菜好手,未必不能成为郝家庄的“小能人。”
家良和二勇对望一眼,人家两兄弟一伙讨生活,他们两个人的家具厂子却是一城东一城西,两个人走的是互不干扰的路子。
明显二勇的新兴家具厂比家良的小作坊规模更大卖得更好。这几年各管各的,联系地越发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