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的工作,确实如李大爷所说,与总部截然不同。
没有没完没了的会议,没有催命般的项目节点,没有需要反复揣摩的领导意图和同事间的微妙竞争。时间在这里仿佛流淌得缓慢了许多。
林默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登记每日出入库的物资,核对单据与实物是否相符;定期盘点库存,确保账实一致;协助李大爷协调一些内部领用和外部配送的琐事;以及,保持仓库特定区域的整洁。
最初几天,林默还有些不适应这种节奏。他习惯了大脑高速运转、多任务并行的工作状态,突然面对这些简单、重复甚至有些枯燥的事务,反而觉得无所适从,心里空落落的。那种被主流抛弃的失落感,依旧像背景音一样萦绕不去。
李大爷是个很随和的长辈,工作经验丰富,对仓库里每一样东西的摆放位置、来龙去脉都了如指掌。他看出林默的拘谨和不适,也不多说什么,只是耐心地教他仓库管理系统的操作,带他认识各种物料的编码和特性,偶尔会跟他聊聊家常,说说园区里的趣事。
“小林啊,别总绷着个脸。”李大爷端着那个标志性的搪瓷杯,呷了一口浓茶,“在哪儿干活不是干?这儿挺好,你看,阳光透进来,多亮堂。”他指了指仓库高窗洒下的光柱,里面尘埃飞舞,竟有几分静谧的味道。
林默勉强笑了笑,没有接话。
他开始尝试让自己融入这里。每天早早到岗,先跟着李大爷一起做简单的清扫,然后整理前一天的单据,等待物流车辆或者各部门来领用物资的人。空闲的时间很多,一开始他还会拿出手机刷一刷行业资讯或者看看招聘网站,但越看越觉得心烦意乱。后来,他干脆带了几本一直想读却没时间读的书过来,或者在手机上看一些公开课,试图用学习来填补内心的空虚和焦虑。
他发现,仓库里信号不太好,这反而成了一种天然的“屏蔽”,让他能更专注于手头的事情或者自己的学习。到了午休时间,他和李大爷以及其他几个仓库员工一起,在休息室里吃着各自带来的或者点的外卖,听着他们聊家长里短、社会新闻,虽然插不上什么话,但这种烟火气,某种程度上缓解了他的孤独感。
下午的工作通常更清闲一些。如果没有临时的出入库任务,林默就负责整理货架,或者核对库存数据。他做事细致,又有在总部养成的工作方法和逻辑思维,很快就把李大爷之前一些比较随意的记录方式规范化了不少,做了几个简单的电子表格来辅助管理,虽然只是小改进,却让李大爷赞不绝口。
“到底是总部来的高材生,脑子就是活络!”李大爷看着林默做的物资定位查询表,笑得合不拢嘴,“以后找东西可方便多了!”
这种发自内心的、不掺杂质的认可,让林默久违地感受到了一点价值感。
下班时间非常准时,几乎从不加班。林默终于体会到了久违的“到点就走”的感觉。通勤时间虽然长,但他可以在公交车上戴着耳机听听音乐或者播客,看看窗外的风景,不再像以前那样,下班了脑子里还塞满了未完成的工作和明天的待办事项。
他开始有时间和心情在回家路上买点菜,或者琢磨一下晚餐吃什么。虽然大部分时候还是靠外卖和月璃(在严格监督下)的“创新料理”解决,但至少心态上松弛了许多。
张磊和月璃对于林默这种“提前养老”的状态表示惊奇。
“默哥,你这天天准时下班,气色都好了不少啊!”张磊打量着林默,“看来仓库风水养人?”
月璃则对仓库充满了好奇:“林默林默,仓库里是不是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有没有仙界没有的?下次能带我去看看吗?”
林默赶紧拒绝:“别,那儿是工作的地方,不是游乐场。而且都是些办公用品,没什么好玩的。”他可不想月璃跑去仓库,万一又用仙术搞出什么“荧光泡沫”或者“会跳舞的订书机”,那他就真的别想在公司待下去了。
只有云瑶,对林默的这种变化似乎乐见其成。她偶尔会问起仓库的情况,听到林默描述那种缓慢、平静的节奏,她会微微颔首,评价一句:“清静无为,合乎自然。”
她似乎真的认为,这种远离核心争斗的环境,更适合林默目前的“修行”状态。
这天下午,阳光正好,林默做完手头的盘点,坐在仓库门口李大爷常坐的那把旧藤椅上,拿着一本书在看。微风拂过,带着园区里草木的气息。远处传来隐约的机器轰鸣声,反而更衬得此处的安宁。
李大爷拎着热水瓶走过来,给他的搪瓷杯里续上水,自己也拉了把椅子坐下,眯着眼晒太阳。
“怎么样,小林,习惯了没?”李大爷笑眯眯地问。
林默合上书,想了想,坦诚地说:“比刚开始好多了。就是……有时候会觉得,是不是太清闲了点,有点……浪费生命。”他还是忍不住说出了心底的那点不甘。
李大爷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膝盖:“小伙子,人生啊,有时候就得学会‘磨’。磨磨性子,磨磨心气。你看那些好刀,不都是千锤百炼磨出来的?你现在啊,就是在磨。急不得。”
他指着仓库里整齐的货架:“把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一样样做好,做到极致,那也是本事。再说了,清闲点不好吗?有时间陪陪家人,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我看你天天看书,这就挺好!比在总部天天加班强!”
林默看着李大爷豁达的笑容,又看了看眼前这片井然有序、远离喧嚣的天地,心中那点残存的焦虑和失落,似乎真的被这缓慢的节奏和温暖的阳光融化了一些。
也许,李大爷说得对。既来之,则安之。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利用这难得的清静时光充实自己,未必不是一种收获。
“摸鱼”的日子,似乎……也没那么糟糕。
他重新翻开书,阳光洒在书页上,字迹清晰而温暖。这一刻,他感到了许久未有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