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念头既定,赵构沉声道:“传朕旨意,起用李纲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命他即刻从贬所出发,星夜赶赴应天府视事!”

这话一出,黄潜善、汪伯彦如遭雷击。黄潜善脸色瞬间煞白,忙上前一步,声音发颤:“官家!李纲此人刚愎自用,当年在汴梁便与诸臣不和,若起用他,恐会扰乱朝纲啊!”汪伯彦也跟着附和:“是啊官家,李纲素来主张与金死战,万一触怒金人,再引大军来犯,我等……”

“够了!”赵构打断二人,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朕意已决!眼下军民思安,需得有李纲这般能镇住场面的大臣主持大局。你们只需管好粮草调度,其余事,不必多言!”他知道二人忌惮李纲,却也明白,此刻若不摆出强硬姿态,这偏安的江山,恐怕连应天府都守不住。

当即召来内侍省都知,命其草拟圣旨。内侍捧着纸笔疾步上前,墨汁尚未研匀,赵构已站起身,走到案前,亲自补充道:“圣旨内须写明,许李纲入朝后‘参决军国重事,凡边防、军政、民生诸事,皆可先行处置,再奏朕知’。”

黄、汪二人听得心头一紧,却不敢再劝,只能眼睁睁看着内侍将旨意写就,盖上临时雕刻的“建炎御宝”印玺。那朱红印泥落在黄绢圣旨上,像一滴刺目的血,映得二人脸色愈发难看。

旨意拟好,赵构唤来殿前司的得力校尉,命他挑选十名精锐骑士,即刻护送圣旨前往李纲贬所——鄂州。校尉接旨时,目光亮了几分,他曾是汴梁禁军,亲眼见过李纲督战的风采,此刻捧着圣旨,竟忍不住朗声道:“臣定不负官家所托,三日之内,必将圣旨送到李相公手中!”

骑士们披甲牵马,在府衙外集结时,消息已悄悄传开。路过街巷,百姓们见是朝廷信使,纷纷围拢过来。有人胆大问道:“官爷,可是又要调兵退敌?”校尉勒住马,高声道:“官家已下旨,起用李纲李相公为右相,不日便到应天主持大局!”

“李相公?是当年守汴梁的李大人吗?”人群中有人惊呼,随即爆发出一阵低低的欢呼。几个老兵拄着拐杖挤到前排,望着信使策马远去的方向,老泪纵横:“有李相公在,咱们大宋,或许真能守住了!”

消息传到军营,韩世忠正与部将检查军械。听闻李纲将被起用,他手中的长枪“当啷”顿在地上,眼中闪过久违的亮色:“李相公素有远见,又敢与金狗硬拼,有他在朝堂,咱们前线将士,便不用再担心背后被人扯后腿了!”身旁的副将也笑道:“这下黄、汪二人,该收敛些了!”

而府衙内,黄潜善、汪伯彦望着信使远去的尘土,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黄潜善咬着牙道:“李纲一来,咱们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汪伯彦搓着手,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怕什么?他长途跋涉而来,根基未稳,咱们只需在粮草、军械上稍作手脚,看他如何施展拳脚!”二人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算计,只是这算计,在应天府渐渐复苏的民心面前,显得格外苍白。

此刻,十匹快马已冲出应天城门,蹄声踏碎端午的寂静,朝着鄂州方向疾驰而去。圣旨卷在骑士怀中,随着马蹄颠簸,仿佛承载着这座城池,乃至整个南渡大宋,一丝微弱却又滚烫的希望。

府衙大殿内,信使马蹄声渐远,黄潜善、汪伯彦二人望着殿外扬起的尘土,脸色阴沉如墨,袖中双手早已攥得发白。赵构却似未察二人怨怼,目光从远去的马蹄印上收回,落在案头那方“建炎御宝”上,指尖倏然顿在尚未凝干的朱红印泥上,忽的轻叹了一声。

“张邦昌之事,也该了断了。”他声音不高,却如殿外骤起的凉风,瞬间吹散了空气中残留的几分喧嚣。

黄、汪二人闻言,皆是一怔,随即交换了个隐晦的眼神。汪伯彦率先敛去脸上的阴鸷,躬身道:“官家圣明,张邦昌昔年依附金人,僭越称帝,本是不赦之罪,官家如何处置,臣等无有不从。”话虽恭顺,眼底却藏着几分期待——他素知张邦昌与李纲积怨颇深,若赵构严惩张邦昌,倒是能给即将赴任的李纲再添几分威势,可若处置从轻,或许能借张邦昌牵制李纲,倒也合了他们的心意。

赵构缓缓抬手,指尖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发出“笃、笃”的轻响,像是在权衡着什么。殿外艾草的气息顺着窗隙钻进来,混着案头雄黄酒的辛辣,竟透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滞涩。他想起靖康之变后,张邦昌被金人强立为“伪楚”皇帝,虽不过三十三日便自行退位,捧着传国玉玺赶赴济州献予自己,可这“僭主”之名,终究是根扎在朝野人心头的刺。

“左相之位,他不配再坐。”赵构忽然开口,语气斩钉截铁,敲在扶手上的指尖也猛地一顿。黄潜善袖中手指猛地蜷缩,指甲掐进掌心——他本想借机将张邦昌彻底打落尘埃,可赵构话锋一转,目光扫过二人,又道:“但他献玺有功,且伪楚之事,多是金人逼迫,非其本心。若严惩过甚,恐寒了那些暂附金营、仍心念大宋之人的心。”

这话一出,黄、汪二人心中大石落地,脸上却不敢显露半分得意。黄潜善忙躬身应和:“官家深谋远虑,臣不及也。如此处置,既正了纲纪,又显了陛下仁厚,实乃万全之策。”

赵构微微颔首,不再多言,扬声唤来内侍:“拟旨!罢张邦昌左相之职,特封太保、奉国军节度使,晋爵同安郡王,赐第于应天城外,许其入朝议事,却不得干预军政要务。”

内侍捧着纸笔上前,笔尖划过黄绢,沙沙作响。黄潜善望着那不断延伸的墨迹,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弯了弯——太保虽是虚职,奉国军节度使也无实权,可这“同安郡王”的爵位,却让张邦昌成了朝堂上一尊特殊的“摆设”。日后李纲入朝,见张邦昌仍居高位,必心有不满,二人若起冲突,他们便可坐收渔利。汪伯彦也想得通透,脸上堆起笑容,连连称赞官家“恩威并施,震慑朝野”。

唯有赵构,望着案头那方“建炎御宝”,眼神复杂。他知道,这道旨意看似妥协,实则是给自己留了后路——张邦昌是金人立的伪帝,留着他,既是向金人示“柔”,表明自己不愿赶尽杀绝;也是向朝野示“刚”,证明即便手握玉玺,僭越者也绝无好下场。只是这平衡之术,行得艰难,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内侍将拟好的圣旨呈上,赵构提笔,在落款处落下“赵构”二字,笔锋遒劲,却带着几分难以言喻的沉重。随后,他拿起“建炎御宝”,在圣旨上重重一按——朱红印泥落下,如同一记无声的宣告,将张邦昌的命运,与这南渡的大宋江山,紧紧绑在了一起。

殿外,端午的风仍在吹,艾草与菖蒲的气息,终究压不过大殿内那股交织着算计、妥协与无奈的沉闷。而那道封赠张邦昌的圣旨,被内侍小心卷起,即将送出府衙,在应天城的街巷间,又将掀起一番新的议论。

朱红印泥在黄绢上晕开最后一丝痕迹,赵构将“建炎御宝”缓缓放回锦盒,指腹蹭过玉玺边缘冰凉的纹路,那触感竟让他想起济州城外,张邦昌捧着传国玉玺跪地时的模样——彼时张邦昌鬓发微乱,双手颤抖,玉玺上还沾着些许尘土,却偏生要挺直脊背,仿佛捧着的不是僭越的罪证,而是救大宋于水火的信物。

黄潜善见圣旨已成,正要再凑上前说些附和的话,却见赵构忽然抬手,目光越过二人,望向殿外北方的天际。那方向,正是金人铁骑盘踞之地,此刻虽隔着万里云烟,却似有寒气顺着窗棂缝隙钻进来,让殿内的空气又冷了几分。

“你们以为,朕留着张邦昌,真为那‘献玺之功’?”赵构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锐利,像极了韩世忠腰间那柄未出鞘的弯刀,只凭气息便能让人凛然。

黄、汪二人脸色微变,忙收住话头,躬身垂首。汪伯彦心头打鼓,方才他只当官家是要借张邦昌牵制李纲,此刻听这语气,竟还有更深的算计?黄潜善也暗自蹙眉,手指在袖中无意识地捻动,琢磨着陛下话里的深意。

赵构收回望向北方的目光,落在案头那盏尚未动过的雄黄酒上,酒液中倒映着殿顶的龙纹藻井,晃悠悠地,像极了这飘摇的江山。他忽然端起酒盏,却未饮,只是将酒液轻轻泼在殿前的青砖上,酒珠溅起,带着辛辣的气息,转瞬便被殿内的沉闷吞噬。

“张邦昌这颗棋子,眼下还扔不得。”他缓缓放下酒盏,语气平静,却字字透着权衡,“金人立他为伪帝,便是要在我大宋朝堂埋一根刺。如今他投了朕,金人嘴上不说,心里未必没有芥蒂。若朕此刻杀了他,金人便有了借口——‘宋室不容降人,苛待前臣’,到时候铁骑再至,应天如何抵挡?”

这话一出,黄潜善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恍然。汪伯彦也咂摸过味来,原来官家留着张邦昌,竟是要将他当作挡在大宋与金人之间的一道“盾牌”!只要张邦昌活着,且在大宋得封爵位,便是向金人昭示:归顺大宋者,即便曾有僭越之举,亦可保全性命。这既堵了金人的嘴,又能让那些暂附金营、心存犹疑的宋臣看到退路,当真是一举两得。

赵构似看穿了二人的心思,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他伸手拿起那道封赠张邦昌的圣旨,指尖在“同安郡王”四字上轻轻一点,“他在伪楚那些日子,与金人打交道颇多,虽无实权,却也知晓些金人的习性。日后若需与金人周旋,派他去应付些场面,总比让你们这些朝堂重臣去涉险要好。”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目光陡然变得锐利,扫过黄、汪二人:“至于李纲,他素有傲骨,见张邦昌这般‘僭主’仍居高位,必然心有不忿,少不了要与张邦昌争执。二人一个主战,一个曾依附金人,一个刚直,一个油滑,正好相互牵制——李纲不至于因权柄过盛而独断,张邦昌也不敢因爵位而妄动,这朝堂,方能稳得住。”

黄潜善听得心头一震,原来官家早已将一切算计妥当!留张邦昌,既是防金人报复的“护身符”,又是牵制李纲的“绊马索”,更是安抚降人的“定心丸”。这般层层算计,竟比他二人的心思还要深沉数倍。汪伯彦也暗自心惊,忙躬身道:“官家高瞻远瞩,臣等愚钝,竟未想到这许多关节。”

赵构却未接话,只是将圣旨递还给内侍,目光重新落回案头的“建炎御宝”上。阳光透过窗棂,在玉玺上镀了一层淡淡的金光,却掩不住那玉质深处的一丝裂痕——正如这大宋江山,看似有了立足之地,内里却满是疮痍。他知道,留着张邦昌不过是权宜之计,这颗棋子今日有用,明日或许便会成为祸根,可眼下这风雨飘摇的局面,他别无选择。

殿外的风忽然大了些,卷起檐角的艾草,几片枯叶飘进殿内,落在青砖上,无声地打着旋。黄、汪二人垂首立在一旁,再不敢多言,只觉得赵构身上那股沉静的气息里,藏着让人捉摸不透的城府,比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更让人胆寒。而那道即将送出府衙的圣旨,此刻仿佛不再是一纸封赠,而是赵构手中一枚沉甸甸的棋子,落子之间,牵动着整个南渡大宋的安危。

天才小说推荐阅读:灭世武修大唐:战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游戏民国无渊大地万古神尊云澜乱世志我在明朝当国公汉天子我横扫异族时,三国诸侯还在摸鱼进击的刘备大明:朱元璋,咱家老五杀疯了万古杀帝北隋军神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人在水浒,正在造反当东方文化主宰世界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公子千秋苏厨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天下第一权臣暴君的粉嫩娘亲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大明闲人大秦海晏:嬴傒复辟记开局给古人播放九叔电影武侠穿越,开局学会杨家枪封州王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公主,快请陛下赐婚吧诸侯争夺天下,你却偷偷发展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大秦镇王侯汉威四海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抗战之还我河山我在大宋贩卖焦虑三国:一切皆可游戏化亮剑:摊牌了,我老李就是有文化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异界,我们一家三口一起过日子清泉明月大明铁骨大明武帝崇祯宋时行饥荒年,我靠投喂女帝,成为全球首富!
天才小说搜藏榜:闯旗大唐面首开局侠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煌煌帝国之大秦你呀就缺一味药三国之制霸寰宇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捡个王爷来种田武林帝国开局登基:我还能活几天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你和本侯提和离,我转头娶公主枭起传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明末枭臣逍遥小里正三国之龙战八方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三国:我,廖化,最强先锋大唐极品闲人边荒枭龙大唐之最强驸马火爆爱妃开天鸿蒙诀两界穿越:我打造了一座现代城抗日小山传奇傻王嗜宠:鬼医盗妃大唐神级太子他逃她追,王妃逐渐黑化富婆启动计划迁徙的三国城堡万世秦疆大明1642长安烬长月烬明超次元战争游戏天灾年,我囤养了古代女将军塑晋锦衣卫创始人沙雕网友援北伐帝国猛将策马大明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我与着名帝皇们的争霸人生三国之吕布天下贞观荣耀
天才小说最新小说: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穿越古史之枫华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