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的光芒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远比他们预想的要广阔和持久。几周后,来自海外游戏媒体和玩家的反馈开始如潮水般涌来,带着不同语言的热情与惊叹。
幻月平台的国际版官网和社交媒体账号下,《敦煌幻境》的预告片和介绍视频点击量呈指数级攀升。英语、法语、日语、西班牙语……各种语言的留言如缤纷落英,缀满了评论区。“这美术风格太独特了!简直是艺术品!”“来自东方的神秘美学,令人着迷。”“解谜玩法看起来很有深度,期待!”“什么时候能玩到?支持英文吗?”
更令人惊喜的是,一些颇具影响力的艺术游戏论坛和独立游戏评测网站,自发翻译转载了国内媒体的深度报道和玩家评测。他们将《敦煌幻境》誉为“年度最值得期待的独立游戏之一”,盛赞其为“将文化传承与互动媒介完美结合的典范”。某知名独立游戏专栏更是以《当莫高窟遇见元宇宙:东方美学的数字复兴》为题,撰写长篇评测,从艺术史和游戏设计角度进行了深入剖析。
这些来自遥远国度的真诚赞美,让整个团队都沉浸在振奋与惊喜之中。文化的隔阂似乎被共通的对美的追求和游戏乐趣所打破,敦煌千年壁画上的飞天,正通过数字代码,在新的疆域里起舞。
“顾殇,你看这条评论,”叶羽琋兴奋地指着屏幕,眼角眉梢都染着笑意,“这个法国玩家说,他因为我们的预告片,特意去查了敦煌莫高窟的资料!他说他被深深震撼了,甚至开始学习中文,想要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顾殇凑近屏幕,看着那段经过翻译软件转译、却依旧难掩热情的法文评论,目光久久停留。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亮,嘴角微微上扬,低声道:“嗯。很好。” 这一刻,所有的挑灯夜战、所有的精益求精,都找到了超越商业价值的深刻意义。
这种文化的输出与共鸣带来的成就感,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发布会本身的成功。他们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在做一款游戏,更是在搭建一座无形的、跨越大陆与海洋的文化桥梁。
与此同时,那家实力雄厚的海外发行商也再次发来了合作方案。新方案的条款比初次接触时优厚了许多,显然是被发布会后持续发酵的热烈反响所说服。对方甚至主动提出,可以派遣一个专业的本地化团队前来中国,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深度沟通,以确保游戏的原汁原味。
面对这块突然变得更大更诱人的蛋糕,顾殇和叶羽琋反而更加冷静和审慎。他们连夜请教了周教授以及两位精通国际知识产权法的律师朋友,逐字逐句地研读合同中的每一个条款,每一个附加条件。
“版权归属必须百分百在我们手里,这是绝对底线,没有任何讨论余地。”顾殇的态度坚决如铁,手指点着合同上的相关条款。 “不仅如此,”叶羽琋补充道,她面前摊开着密密麻麻的笔记,“本地化绝不仅仅是语言的翻译。UI界面适配、字体渲染、文化背景注解、甚至部分可能涉及文化隔阂的谜题设计,都可能需要调整。我们必须拥有全程参与、监督和最终审核的权利,不能完全放手交给对方。”
他们将这份经过深思熟虑、代表着他们核心诉求的修改意见,清晰而坚定地反馈给了对方。邮件发送出去后,团队里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期待。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对方的回应来得很快,并且显示出极大的诚意与灵活性。在经过内部紧急评估后,海外发行商回复表示,除了个别细节需要进一步磋商外,他们原则上接受了大部分核心条件,并高度赞赏幻月团队对产品和文化细节的坚持,认为这正是打造精品游戏不可或缺的态度。
合作的曙光,第一次真正清晰地照亮了前方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