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令术”在刘长老身上的初步成功,如同在凌皓面前推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尽管那次成功带着偶然性和诸多限制,但却无比真实地证明了“规则之力”可以被引导和运用。
接下来的日子里,凌皓将“灵青盟”筹备的大量具体事务性工作,更多地交给了吴长老、周文远以及逐渐成长起来的阿土等人,他自己则进入了半闭关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对“律令术”的深入研究与系统化构建之中。
他的静室墙壁上,挂满了写满公式、逻辑推导图和能量结构解析的兽皮纸。地上则用特制的灵石粉绘制着各种复杂的、用于稳定和放大精神力量的实验性法阵。
“律令术的核心,在于‘信’与‘理’。”凌皓在笔记上写道,“‘信’是施术者自身对所言规则的绝对信念与精神力量;‘理’是所引用规则本身的逻辑严密性、正当性与被认可度。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他不再满足于零散的、应激性的试验,而是开始尝试构建更稳定、更具普适性的“律令术”模型。
第一次系统性试验:范围性基础禁令。
试验场地选在了后山一处相对僻静、少有弟子经过的小山谷。凌皓提前在山谷入口立了块牌子,上书“律令术试验区,慎入!”,算是尽了告知义务。
试验目标:实现一个稳定的、小范围的“禁空”领域。
试验准备:凌皓花了三天时间,在山谷中央用富含灵导性的“星辰砂”混合其他材料,绘制了一个直径约三丈的复杂圆形法阵。这个法阵并非传统的聚灵阵或攻击阵法,而是他根据“规则场”稳定性原理,自行设计的“律令锚定基阵”,旨在为他后续施展的“律令”提供一个稳定的能量依托和范围界定。
试验日,观摩者只有阿土、林风、石坚三人。他们站在山谷边缘,既紧张又期待。
凌皓深吸一口气,走到法阵中央,盘膝坐下。他闭上眼睛,排除杂念,将精神高度集中。
他选择的“规则”并非高深的宗门法规,而是最基础、最朴素的物理规则之一,也是修真界飞行法术普遍依赖的基础——对抗重力。他要宣布的规则是:“在此阵域之内,重力规则,恢复主导!”
这个“法令”的巧妙之处在于,它并非直接“禁止飞行”,而是从更底层规则入手,强调重力作用。逻辑上,飞行是克服重力,那么恢复重力主导,自然就难以飞行。这比直接下禁令,逻辑链条更短,更贴近本源,理论上“规则阻力”更小。
“律令:阵域之内,重力主导,万灵沉坠,不可凌空!”
凌皓猛然睁开双眼,眼中仿佛有无数细小的符文一闪而过!他双手结出一个代表“约束”与“定义”的自创法印,将自身那经过无数次锤炼、高度凝聚的精神力,混合着一丝微弱的灵力,轰然注入脚下的“律令锚定基阵”!
“嗡——!”
一声低沉的、仿佛源自空间本身的嗡鸣响起!整个基阵瞬间亮起柔和的白色光芒,一道道流光沿着复杂的纹路飞速流转,最终在法阵上空形成一个肉眼几乎不可见、但神识能清晰感知到的、半球形的透明力场,将整个三丈范围笼罩其中!
力场之内,空气似乎都变得粘稠了几分,光线也产生了细微的扭曲。
“成功了?!”阿土惊喜地低呼。
凌皓脸色苍白,额头见汗,维持这个“律令领域”对他的精神力消耗极大。他强撑着,对山谷边缘喊道:“林风!进来试试!”
林风是风灵根,身法轻盈,对飞行和悬浮最为敏感。他深吸一口气,纵身一跃,如同往常一样,试图御风滑入山谷中央。
然而,就在他的双脚刚刚踏入那透明力场范围的瞬间——
“咦?!”
林风只觉得周身一沉!仿佛有无数只看不见的手猛地将他向下拉扯!他体内运转自如的风属性灵力,在接触到力场的刹那,竟然变得晦涩凝滞,与外界风灵气的联系也被大幅度削弱!他想要维持悬浮,却感觉像是在粘稠的胶水里挣扎,平时轻而易举的御风术,此刻需要耗费数倍乃至十倍的灵力才能勉强维持离地尺许!
他踉跄了一下,最终还是没能稳住, “噗通”一声,颇为狼狈地双脚落在了地上,虽然没摔倒,但那飘逸的御风姿态是彻底没了。
“这…这领域真的有效!”林风站在领域内,感受着那无处不在的沉重束缚感,满脸震惊。他尝试跳了跳,感觉比平时费力数倍,想要再次飞起,却感觉灵力运转异常艰难。
“效果比预想的还要好!”凌皓眼中闪过兴奋,但维持领域让他说话都有些吃力,“范围…三丈,效果…重力约增强三到五倍,对灵力运转…有强烈干扰…记录数据!”
林风连忙拿出记录玉简,仔细感知并记录领域内的各项参数。
就在这时,异变突生!
也许是试验引起的细微能量波动,也许是巧合,天空中,正好有一队(约五六人)其他山峰的弟子,驾驭着飞剑或法器,有说有笑地准备飞越这座小山谷上空。
他们显然没有注意到山谷入口那块不起眼的牌子,也没察觉到下方那隐晦的力场波动。
于是,当这队弟子飞临山谷中央上空,恰好进入那“律令领域”垂直范围的瞬间——
“怎么回事?!”
“我的灵力!”
“飞剑不听使唤了!”
惊呼声此起彼伏!
只见那五六名弟子,如同下饺子一般,噼里啪啦地从半空中笔直地坠落下来!他们身上的灵光瞬间黯淡,飞剑失去控制歪斜,飞行法器也光芒乱闪,完全失去了浮空能力!
“噗通!”“哎呦!”“我的腰!”
几人毫无防备,结结实实地摔在了山谷内的草地上(幸好离地不算太高,且修士体质强韧,没受重伤),滚作一团,个个灰头土脸,狼狈不堪。
他们晕头转向地爬起来,又惊又怒:
“谁?!谁干的?!”
“怎么回事?这里怎么不能飞了?”
“是禁空阵法吗?哪个混蛋在这里乱布阵!”
当他们看到站在山谷中央、脸色苍白但眼神明亮的凌皓,以及他脚下那散发着奇异波动的法阵时,顿时明白了过来。
“凌…凌皓师兄?”为首的弟子认出了凌皓,怒气不由得消了三分,但依旧满心疑惑和委屈,“您…您这是…”
凌皓见状,知道试验出了点“小意外”,连忙收敛精神力,撤去了“律令领域”。那无形的沉重感瞬间消失,空气恢复了正常。
他走上前,带着一丝歉意解释道:“诸位师弟,对不住。方才是我在此试验新术法,一时不察,波及了诸位。可有受伤?”
那几个弟子活动了一下筋骨,发现只是有些摔疼,并无大碍。面对如今在宗内声望如日中天的凌皓,他们也不敢发作,只是好奇地问道:“凌师兄,您刚才用的是什么术法?竟然能让我们直接从天上掉下来?感觉不像是普通的禁空阵啊…”
普通的禁空阵,一般是干扰灵气或者形成屏障,会让人感觉到阻碍而无法进入,或者飞行变得困难。但刚才那种感觉,是直接失去了飞行能力,仿佛天地规则本身发生了变化!
凌皓笑了笑,没有详细解释“律令术”的原理,只是含糊道:“是一种基于规则研究的新尝试,尚不成熟,惊扰各位了。”
他让阿土拿出几瓶自己炼制的上好疗伤药和恢复灵气的丹药,赠予这几名弟子,算是压惊和补偿。
几名弟子拿到丹药,顿时转怒为喜,连连道谢,也不再追问,互相搀扶着,心有余悸地步行离开了山谷,边走边小声议论:
“凌皓师兄真是太厉害了…”
“那术法好生诡异,我感觉好像天地都不让我飞了…”
“以后看到凌师兄立牌子的地方,可得绕道走…”
目送他们离开,阿土三人围了上来,脸上都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皓哥!太厉害了!言出法随!说不能飞,他们就真的像下饺子一样掉下来了!”阿土激动地比划着。
林风看着记录的数据,啧啧称奇:“领域范围内,重力参数异常飙升,灵力活性被显着抑制…这效果,堪比一些高阶的禁制了!”
石坚憨厚地笑着,竖起了大拇指。
凌皓虽然疲惫,但心情极好。这次试验,不仅验证了“律令术”的可行性,更证明了其潜力巨大!一个初步构建的、范围仅三丈的领域,就能让数名炼气中后期的弟子毫无反抗之力地坠落,若是范围更大、规则更强、自身精神力更雄厚呢?
他甚至开始设想,未来对敌时,无需动手,只需口宣律令:
“此地,禁法!”
“汝之修为,依律,当削!”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雷来!”
那画面…凌皓摇了摇头,甩开这些还不切实际的幻想。路要一步一步走。
“数据都记录好了吗?”凌皓问道,“这次试验暴露了不少问题。领域范围太小,维持时间太短,消耗过大,而且对更高修为的修士效果肯定大打折扣…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他将这次“下饺子”事件视为“律令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也清楚地认识到,这仅仅是起点。
随着“灵青盟”正式成立日期的临近,以及外部潜在威胁的虎视眈眈,他需要尽快将这种独特的力量,转化为可靠的战斗力与威慑力。
“走吧,回去分析数据,准备下一次试验。”凌皓招呼着队员们,离开了这片刚刚见证了“规则”力量的小山谷。
而他“言出法随”,让同门弟子如下饺子般坠落的“事迹”,又不胫而走,为他“律法天尊”(好事者开始私下称呼)的名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许多弟子现在看到凌皓,不仅带着敬畏,更带着一种看“人形规则”的古怪眼神。
凌皓对此并不在意。他只知道,属于他的“法修”之路,已经正式启航。
下一次,或许该试试“禁止使用火系法术”?或者…“欠债还钱,立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