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防城港的港口轰鸣与京族风情,记录者的脚步踏上了中国通往东盟的陆路大通道——崇左市。
如果说防城港的气质是“边、海、山交融下的开放与神秘”,那么崇左的底色,则是“瀑布、岩画、边关共同挥洒的自然与人文史诗”。这里是中国“糖都”,是德天跨国瀑布的所在地,也是世界文化遗产花山岩画的守护者。左江蜿蜒流淌,喀斯特峰林如诗如画,共同构成了它“山水崇左,别样桂林”的迷人风采。
初印象:一座在“甜蜜事业”与边关雄奇中自在呼吸的绿色之城
步入崇左,首先被一种浓郁的亚热带田园气息包围。成片的甘蔗林在风中摇曳,空气中仿佛都带着一丝甜味。城市宁静而整洁,左江穿城而过,四周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秀美的山峰点缀在天际线上。这里的节奏缓慢,充满了边境小城的恬淡与安宁。
崇左的“壮”,在于 德天跨国瀑布 的磅礴气势;崇左的“古”,在于 花山岩画 的未解之谜;崇左的“幽”,在于 明仕田园 的静谧风光;崇左的“甜”,在于支撑起“中国糖都”的万顷蔗海。
前瞻:记录者的探索维度
在接下来的徒步中,我将围绕以下几个层次,逐步解读这座南疆国门:
1. 自然奇观:德天跨国瀑布与明仕田园:感受 德天瀑布 作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大跨国瀑布的壮丽;泛舟 明仕河,体验“山水画廓”的喀斯特田园诗意。
2. 文化密码: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仰望 宁明花山 临江的巨大岩壁,探寻战国至东汉时期骆越先民留下的赭红色岩画,解读这部“崖壁上的无字天书”。
3. 边关风情:友谊关的历史与现状:探访中国九大名关之一的 友谊关,触摸历史的弹孔与现今的国门,感受从镇南关到友谊关的时代变迁。
4. 甜蜜事业:探访“中国糖都”的根基:深入万亩 甘蔗林,了解崇左作为全国最大蔗糖生产基地的产业图景。
5. 生态探秘: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走进 弄岗保护区,寻找白头叶猴等珍稀动植物,感受北热带喀斯特地貌的生态多样性。
崇左,像一杯用左江水冲泡的桂圆红枣茶,初品是蔗糖的清甜,细品是岩画的古老与瀑布的雄浑,回味则是边关岁月的悠长。
第一层次:自然奇观,跨国瀑布的轰鸣与田园的静谧
崇左的自然之美,既有雷霆万钧的磅礴,也有细水长流的诗意。
· 德天跨国瀑布:亚洲第一的跨国交响:我站在 德天瀑布 的观景台上,目睹着归春河对岸 越南板约瀑布 与德天瀑布携手坠落的壮观景象。丰水期时,瀑布宽达百米,三级跌落,水势轰鸣,水雾氤氲。乘坐竹筏靠近瀑布下方,更能感受其“飞流直下,气吞山河”的震撼力。这是一幅生动的、无国界的自然画卷。
· 明仕田园:山水之间的桃源梦境:与德天的激昂相反,我泛舟于 明仕河 上,进入了 明仕田园 的静谧世界。这里被称为“小桂林”,喀斯特峰林如笋般矗立,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两岸是碧绿的稻田、摇曳的凤竹和古朴的村落。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安详,仿佛时间在此放缓了脚步,是逃离喧嚣、回归田园的理想之境。
自然奇观总结:德天瀑布的跨国壮丽与明仕田园的境内秀美,共同构成了崇左自然景观的两种极致,一张一弛,令人沉醉。
第二层次:文化密码,左江花山岩画的未解之谜
崇左最古老、最神秘的文化印记,深藏在左江沿岸的悬崖峭壁之上。
·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世界遗产的赭红密码:我乘船沿左江而行,仰望 宁明花山 那面巨大的临江崖壁。上面绘制着大量赭红色的 人形、犬形、铜鼓 等图案,规模宏大,气势庄严。这些岩画创作于战国至东汉时期,是骆越先民祭祀、生活的生动反映。其创作的动机、如何攀上绝壁绘制、以及颜料为何历经两千年而不褪色,至今仍吸引着无数研究者,是一部充满悬念的“无字史书”。
文化密码总结:花山岩画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宏大的规模以及未解的文化内涵,为崇左赋予了无与伦比的历史深度与文化魅力,是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核心价值。
第三层次:边关风情,友谊关的古今回响
崇左的“边”,不仅在于地理,更在于历史与当下的交织。
· 友谊关:中国南疆的国门象征:我走进了被誉为“中国南大门”的 友谊关。关楼巍峨,上书“友谊关”三字为陈毅元帅题写。这里曾是镇南关大捷的发生地,见证了历史的烽烟;如今,它作为重要的国家一类口岸,承载着中越两国日益频繁的商贸与人员往来。触摸关楼古老的城墙,能感受到从“镇南”到“友谊”的时代变迁与家国情怀。
边关风情总结:友谊关的古今双重角色,使其成为理解崇左乃至中国与东盟关系的一个生动缩影,充满了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