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凡的旅程虽已在精神上圆满,但步履既已重迈,便让我们跟随他最后一次南下,跨过省界,踏入那座被誉为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的湖北北大门——随州。
列车向南驶出河南,进入湖北境内。窗外的景色在细微处变化着,水田更多了,民居的形制也略有不同。当的站牌映入眼帘,楚凡知道,一座承载着华夏农耕文明源头与礼乐文明巅峰的城市正等待着他。
核心路线: 炎帝神农故里 → 随州博物馆(聆听编钟) → 曾侯乙墓遗址 → 大洪山
徒步者所见与闻:
1. 炎帝神农故里:华夏农耕的源头
楚凡的第一站是炎帝神农故里。在这里,他瞻仰了宏伟的神农雕像,行走在神农洞、神农井等遗迹之间,感受着远古始祖教民稼穑、尝遍百草的开拓精神。
一位来自陕西的游客激动地说:我们常说炎黄子孙,今天终于来到了炎帝的故里。这里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精神的根脉所在!
2. 随州博物馆:穿越千年的金石之音
在随州博物馆,楚凡有幸亲耳聆听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曾侯乙编钟演奏。当《东方红》的旋律从两千四百年前的青铜编钟上流淌而出时,时空仿佛在这一刻交错。
年轻的编钟乐师在演出后告诉楚凡:这些编钟每个都能发出两个乐音,跨越五个半八度。老祖宗在音乐上的造诣,直到今天都让我们惊叹。
3. 曾侯乙墓遗址:地下音乐厅的惊世发现
站在擂鼓墩曾侯乙墓遗址上,楚凡难以想象,这个看似普通的土丘下,曾埋藏着一个完整的青铜时代。除了编钟,这里还出土了震惊世界的曾侯乙尊盘,其失蜡法铸造技艺至今难以完全复制。
考古工作站的研究员指着一比一的墓坑复原模型说:这是一个诸侯王把整个乐团带到了地下。他对音乐的痴迷,让我们得以窥见先秦礼乐文明的辉煌。
4. 大洪山:楚北天空第一峰
登上大洪山主峰宝珠峰,楚凡领略了名山佳气郁重重,横亘西南压万峰的壮丽。这里是佛教曹洞宗的发祥地之一,千年古刹慈恩寺静立山间。
一位在山上修行多年的僧人对他说:神农在此尝百草救民,佛祖在此开宗风度众。这座山见证了太多文明的交融。
5. 舌尖上的随州:蜜枣与气泡馍
傍晚,楚凡品尝了随州的特色美食。随州蜜枣金黄透明,形如琥珀,是地理标志产品。而作为早餐的气泡馍,外壳酥脆,内里柔软,配上当地特色的三鲜豆皮,别具风味。
餐馆老板热情介绍:我们的蜜枣从唐代就是贡品。这气泡馍的做法,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
在随州,楚凡进行了一场从文明源头到艺术巅峰的穿越:
· 他在炎帝故里触摸到了华夏农耕文明的起源。
· 他在编钟乐声中聆听了先秦礼乐文明的辉煌。
· 他在曾侯乙墓见识了古代青铜铸造技艺的登峰造极。
· 他在大洪山感受到了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 他在蜜枣的甘甜中品味了千年传承的饮食智慧。
这座城市,就像它所处的南北要冲,既承载着最古老的文明记忆,又奏响着最辉煌的艺术华章。
楚凡的笔记本上,画下了一株稻穗和一枚编钟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