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晴离开了,像一阵风,卷走了房间里最后一丝暖意,只留下旖旎过后冰冷的空气,和路远满腔的沉重与虚无。
身体的纠缠带来的短暂慰藉,如同饮鸩止渴,激情退潮后,露出的现实滩涂更加嶙峋不堪。他靠在床头,指尖仿佛还残留着她肌肤的触感,鼻腔里萦绕着属于她的淡淡馨香,这一切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刚刚发生的、逾越了所有界限的事实。
他与苏晚晴,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不是在理智清醒的权衡之后,而是在病弱的脆弱、被她照顾的感动、以及长期压抑情感的猛烈反弹之下,以一种近乎失控的方式,突破了最后的防线。
这无疑将他推入了一个更加危险的境地。与省委书记的女儿发生了关系,这已不仅仅是情感纠葛,更是一颗威力巨大的政治炸弹。一旦处理不当,泄露出去,引发的将是毁灭性的海啸。苏铭书记的震怒,政敌的攻讦,舆论的哗然……足以将他多年经营的一切摧毁殆尽。
更何况,他刚刚才拒绝了她的婚姻请求。此刻的肌肤之亲,显得如此讽刺和不堪。他给不了她承诺,却占有了她的身体。这让他觉得自己卑劣无比,比面对林晓薇时更加不堪。至少对林晓薇,他还有一份明确的责任承诺。而对苏晚晴,他给了短暂的欢愉,留下的却是更长久的痛苦和不确定。
“混蛋……”路远低低地咒骂了自己一声,声音沙哑而充满自厌。他揉着依旧有些发胀的额角,身体的病痛似乎被内心更大的痛苦所覆盖。
他拿起手机,屏幕漆黑,映出他此刻憔悴而迷茫的脸。他没有拨打苏晚晴的电话,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道歉显得虚伪,安慰苍白无力,承诺他给不起。任何联系,在眼下都可能是一种惊扰和二次伤害。
他必须冷静下来,必须用强大的理智,将这脱缰的情感重新拉回可控的轨道。至少,在表面上,必须如此。
接下来的两天,路远强迫自己专注于身体的恢复。他按时吃药,尽量进食,在酒店房间里处理一些紧急的文件和邮件,与考察团保持联系,了解他们在外地的考察进展。他努力让自己看起来一切如常,仿佛那个混乱而失控的夜晚从未发生。
但他知道,有些东西已经彻底改变了。他与苏晚晴之间,那层窗户纸不仅捅破,还沾染了无法抹去的痕迹。每当他独处时,那晚的片段便会不受控制地闯入脑海,带来一阵阵心悸般的悸动和随之而来的、更深沉的焦虑。
苏晚晴那边,也再无音讯。她没有再出现在他面前,没有信息,没有电话。这种沉默,反而让路远更加不安。他宁愿她哭闹、指责,也好过这样悄无声息,仿佛要将自己彻底从他的世界里抹去。
他知道,她也在消化,在挣扎。那份炽热的爱恋,在遭遇了现实的冰冷和他在婚姻问题上的退缩后,是否还能保持原有的温度?而刚刚发生的亲密关系,又给这份情感增添了怎样复杂的变量?
两天后,路远的身体基本康复,他按照原计划,前往最后一个考察城市与团队会合。
再次见到考察团的成员,路远已经恢复了往日那个沉稳、果决的市委书记形象。他认真听取常务副市长等人的考察汇报,与当地政府和企业进行洽谈,思路清晰,决策果断,仿佛那个在病中脆弱、在情感中失控的男人只是幻影。
只有跟在他身边最久的赵干,偶尔能从路远偶尔凝滞的眼神,或是比平时更加沉默的时刻,察觉到一丝不同寻常的疲惫。但赵干恪守本分,从不多问一句。
考察行程顺利结束。返程的飞机上,路远望着舷窗外翻涌的云海,心境却如同这万米高空,看似平静,实则下方隐藏着未知的气流。
回到罗山,堆积如山的工作立刻将他淹没。常委会、项目协调会、信访接待……一件接一件的公务,成了他暂时逃离内心纷扰的避难所。他几乎是以一种自虐般的工作强度,投入到繁忙的政务中,试图用身体的劳累麻痹精神的痛苦。
然而,该面对的,终究躲不过。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路远正在办公室批阅文件,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打了进来。他皱了皱眉,还是接了起来。
“喂?”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低沉而带着一丝压抑怒气的男声,这个声音路远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非常熟悉——是苏铭书记的秘书,李卫国。
路远的心猛地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瞬间攫住了他。
“李秘书?”路远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
“路书记,打扰了。”李卫国的语气客气而疏离,带着一种公事公办的冰冷,“苏书记让我问您,最近是不是很忙?晚晴那孩子,从长三角回来后,情绪似乎不太对劲,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连门都不怎么出。苏书记和夫人很担心。”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是关心,更是敲打。没有提及任何具体事情,但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在路远的心上。
苏书记知道了!他或许不知道具体细节,但他一定察觉到了苏晚晴的异常,并且将这种异常与他路远联系了起来!
“感谢苏书记和李秘书的关心。”路远强迫自己冷静应对,“晚晴记者在长三角期间,我们考察团确实和她有过一些工作上的接触。她是一位非常敬业、优秀的记者。如果她身体不适,还请代我向苏书记和夫人表示问候,希望她早日康复。”
他避重就轻,将接触限定在“工作”范畴,表达着合乎礼节的关心。
电话那头的李卫国沉默了几秒,似乎在掂量他的话,然后才缓缓说道:“路书记的话,我会转达给苏书记。另外,苏书记让我提醒您一句,”他的语气加重了些,“罗山的发展势头很好,省委是肯定的。越是这个时候,越要稳住心神,处理好各方面关系,尤其是……个人生活方面,不要节外生枝,影响了大局。”
“请苏书记放心,也感谢李秘书的提醒。”路远的声音沉稳,手心却已经沁出了冷汗,“我一定谨记苏书记的指示,集中精力抓好罗山的工作,绝不会辜负省委的信任。”
“那就好。”李卫国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听着手机里传来的忙音,路远缓缓放下手臂,后背已然被冷汗浸湿。
苏铭书记的警告,如同一声惊雷,在他头顶炸响。这比他预想的来得更快,也更直接。虽然没有点破,但那句“个人生活方面,不要节外生枝”,已经明确无误地表达了苏铭的态度——他知道了些什么,并且非常不满,这是在给他划下红线。
他与苏晚晴的关系,已经不再是两人之间的私密,而是进入了苏铭书记的视野,成为了一个需要严肃对待的政治问题。
前有林晓薇这个未爆的炸弹,后有苏晚晴这段刚刚点燃却已引来警告的危情,身边是名义上的妻子林静那冰冷的同盟关系,远方还有苏晓棠、金茹等过往情债……路远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一个巨大的、布满裂痕的冰面上,任何一步踏错,都可能导致整个冰面的崩塌,让他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他靠在椅背上,疲惫地闭上双眼。
与苏晚晴发生关系,是情感失控下的错误,但这个错误,却可能带来无法估量的后果。他原本就复杂无比的情感局面,如今更是雪上加霜。
他该如何处理与苏晚晴的关系?是快刀斩乱麻,彻底断绝联系,以平息苏铭的怒火?还是……但他脑海中浮现出苏晚晴那双含着泪光却无比坚定的眼睛,想起她说的“我接受你的过去”,想起那晚她给予的温暖和包容……他发现自己竟然狠不下心肠。
更何况,他们已经有了肌肤之亲,这层关系,岂是说断就能断得干干净净?
而林晓薇那边,也必须尽快做出更稳妥的安排,不能再拖延下去。
还有罗山的工作,新能源汽车项目的推进,产业升级的压力……无数双眼睛在看着他。
千头万绪,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他越缠越紧,几乎窒息。
路远睁开眼,目光落在办公桌上那面鲜红的党旗上。权力带给他的,除了荣耀和实现抱负的平台,还有这无法与人言说的极致孤独和步步惊心。
他拿起内线电话,接通了赵干:“安排一下,明天上午,我去开发区看看那几个新落地项目的进展情况。”
他需要走出去,需要回到他能够掌控的、属于工作的领域。只有在推动城市发展的具体事务中,他才能暂时忘却这情感的一地鸡毛,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内心的片刻安宁。
然而,他知道,逃避解决不了问题。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冰痕与余温,终有一天,会以他无法预料的方式,再次浮出水面,考验着他的智慧,也考验着他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