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伯父正在数落小儿子,结果被赵伯母一嗓子给吼没了。
他正在生闷气,但是看到出来的儿媳妇后,又赶紧开口道:“老大媳妇快坐下,饭让有光去做就行了。”
王柔柔则笑着道:“公公对我这么好,弟弟到时候心里有怨言了就不好了。”
“他什么时候给我带个儿媳妇回来,我才对他使点好脸色。”赵伯父摆摆手:“都坐,不用管他。”
徐夏夏还不清楚什么情况,坐下后赵伯母叹气道:“有光已经有两个孩子了,再加上有梅的孩子,他和柔柔都有三个孩子了,有才还不准备找媳妇,我和你伯父心里愁啊!”
徐夏夏问道:“堂弟心里是怎么想的?”
“我们问他也不说,”赵伯母一说到这个就来气:“托了媒婆给他说亲,他连人家姑娘的面都不去见一面,搞得我和你伯父都下不来台。”
赵伯父补充道:“这十里八乡,已经没有一个媒婆愿意给这个臭小子说媒了!”
徐夏夏真的是惊到了,她出门不过几个月,事情竟然发展到了这个地步。
而王柔柔显然已经习惯了,三言两语就把二老的怒火平息了下来,几人顺带聊起了其他话题。
-
“我真是不想在这个家待了。”
厨房里,赵有才叹气道:“爹娘一天要说我八百回,娶媳妇三个字,我听的耳朵都要起茧了。”
赵有光也已经受够了弟弟发牢骚和爹娘日日说了,他此刻没什么话说。
倒是赵安问道:“你是怎么想的?”
赵有才慢吞吞的洗了把菜,随后道:“我也想娶妻,但是又没有合适的姑娘。”
“这十里八乡,你没有喜欢的吗?”
“十里八乡的姑娘不少,”赵有才顿了顿,才说道:“安哥,我见识了嫂子的厉害,自然也想找一个像嫂子一样厉害的媳妇。”
这会换赵安顿住了。
赵有才连忙发誓:“我没有看上嫂子的意思!”
赵有光敲了弟弟一下:“说什么胡话呢!”
“我只是觉得,我如果要娶妻,就应该娶像嫂子一样会识字,又会赚钱,还会养家的媳妇。”赵有才叹气道:“我在镇上和十里八乡找了一圈,都没有找到合适的。”
“你找不到的,”赵安对着他道:“你嫂子就这么一个。”
上天入地,他的媳妇就这么一个。
“是是是,”赵有才点头道:“我知道嫂子很好,但就算爹娘日日催我,我也真不想娶这附近村里的姑娘。”
倒不是说十里八乡的姑娘不好,而是他见识过了兄长嫂子的恩爱,还有堂嫂的优秀。
之前他觉得还很优秀的姑娘,好像突然之间就变得平平无奇了。
“我也想娶一个我喜欢的,喜欢我的姑娘共度一生。”赵有才道:“最好能优秀一些......”
“但你若想娶优秀的姑娘,自己首先就得上进。”赵安打断他的话道:“若是不上进,只会觉得配不上她。”
赵有光和赵有才兄弟二人对视了一眼。
随后赵有才八卦道:“安哥,你觉得自己配不上嫂子吗?”
赵安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你觉得呢?”
赵有才猛点头。
他这堂嫂,嫁过来后不久,就开始做生意赚钱了,还给家里盖了大房子,买了几十亩田。
乱世到来,不仅成功安顿全村人避开土匪,还做了县令的女儿,整个山洲镇的人来赵家村避难,都是她的主意。
更绝的是,有一个四岁的儿子,还在长安成功开了茶楼。
而她成功归来,也不过才十六岁。
这人生太牛掰了。
谁来都会觉得自己配不上她。
更何况自己这个一向沉默寡言的堂哥。
“哥,我好像有点理解你了,”赵有才叹息道:“你跟嫂子在一起,怕是压力超级超级大吧?”
赵安却摇了摇头:“没有压力。”
“什么!”赵有才大声道:“没有压力?”
真的假的,他读书少,别骗他。
“是动力。”赵安看着堂弟说道:“我媳妇优秀,所以我才想一直跟上她的脚步。给她和小煜一个安稳的生活,这才是我决定考科举的原因。”
不是压力,而是为了给她更好的生活而生出的无限动力。
赵有才不太懂,但旁边的赵有光却是若有所思起来。
-
鸡肉早就炖好了,几人在厨房做了几个凉菜,又煮了一大锅扯面,将扯好的面过了冷水,再往做好的鸡肉里一倒。
一锅热气腾腾的大盘鸡就出炉了。
再配上几个凉菜,几个月不曾见面的亲人,坐在一起吃起了团圆饭。
赵有光负责照顾小儿子,顺带还给媳妇夹菜。
赵有才则抱着侄子小江,给他喂饭吃。
赵煜云也想享受一番被人喂饭的待遇,他一溜烟爬到赵伯父的怀里:“堂祖父,喂饭饭......”
赵伯父听着他奶声奶气的声音,乐得整个人开怀大笑起来。
席间的气氛就这样热闹了起来。
徐夏夏递给了儿子一个赞赏的眼神。
吃完饭后赵伯父对着赵安和徐夏夏道:“地里的小麦和水稻都已经收进你们仓库里了,剩下的果子还有一些没熟,但大多数已经能摘了。”
“你们俩肯定摘不完。”赵伯母接话道:“我们也没事干,这段时间就帮着一起收,和去年一样,果子摘了晾干,等十月份再晒些柿饼,今年也就差不多了。”
赵安和徐夏夏两人应了,若是光靠他们俩,这果子起码得烂一大半在树上。
说到最后,徐夏夏问道:“堂哥,嫂子,九月份小煜要去县里读书,让小江也跟着一起去吧?”
“县里?”王柔柔问道:“不是说年龄小的都在村里读吗?”
“是这样的,”徐夏夏道:“但我们现在有条件,肯定是把孩子往好的地方送。更何况一个村只分配了两个夫子,县里的幼儿学堂,足足有十几个夫子,孩子去了县里能学的更多。”
王柔柔罕见的犹豫了起来。
赵有光却是道:“我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