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团军乘坐着运输船,沿着海岸线一路南下,最终抵达浙江。
然而,他们刚刚抵达目的地,就被金陵国府迅速地更改了番号,并将其改编为第三十三集团军。
紧接着,金陵国府毫不留情地将这支,刚刚改编的第三十三集团军打发到遥远的滇省,命令他们加入龙国远征军的序列。
这样一来,金陵国府便可以将自己那支,早已换装美械的嫡系部队调回江南地区。
这支由老西北军组成的部队,长期以来一直驻扎在北方地区,与金陵国府的联系相对较少,处于一种半游离的状态。
因此,国府对这支军队并不完全放心,一直对其心存疑虑。
金陵国府的这一系列操作,让史迪威将军怒不可遏。他眼睁睁地看着龙国远征军,已经组建整整一年,训练进度却一再拖延。
好不容易训练即将完成,眼看着就要投入到东南亚的战场上去,却突然遭遇这样的变故。
史迪威将军无法接受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他当即表示坚决不接受这支第三十三集团军。
他要求这支军队必须从哪里来就回到哪里去,不能参与龙国远征军的行动。
岂料,这件事情被孟虎知晓后。孟虎毫不犹豫地让孟雷霆前往昆明,去寻找史迪威将军,并替第三十三集团军作担保。
要知道,第三十三集团军可是一支极其强大的部队,他们历经无数次战斗,是一支真正的百战之师。
如果没有他们的加入,对于龙国远征军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孟雷霆在见到史迪威将军后,不仅成功地为第三十三集团军作了担保,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建议,让第三十三集团军驻扎在滇西地区。
经过一番协商和安排,第九集团军最终让出了滇西地区,全体进入缅甸境内,而将滇西这块重要的防区交给了第三十三集团军。
然而,这支全部由北方汉子组成的部队,在进入滇省后,却遭遇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由于他们从原本干燥寒冷的龙国北方,突然进入到炎热潮湿的滇西地区,身体立刻开始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
面对这种情况,葛蕾斯带领着她的手下医官们,迅速行动起来。
他们进驻到滇西的腾冲地区,积极发放各种药品,全力救治那些患病的士兵。
对于这种因环境变化引起的水土不服,目前还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他们只能通过药物治疗,让士兵们的身体慢慢去适应新的环境。
就在同一时间,宋司令长官由于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重压,也突然间病倒,而且病情相当严重。
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同时精神方面也开始出现各种问题,时而清醒,时而糊涂。
这无疑给整个部队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困扰,士兵们都忧心忡忡,士气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为了让宋司令长官,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和疗养。金陵国府专门派遣了一架运输机,将他接回金陵。
张自忠将军被任命为第三十三集团军的新司令长官,接替宋司令长官的职位。
第三十三集团军和护国军,一直以来都是亲密无间的盟友关系。现在,两支军队比邻而居,就像亲兄弟一样相处。
当孟虎看到第三十三集团军,还在使用护国军以前的装备时,他毫不犹豫地下令,给第三十三集团军全员换装。
原本他们手中的莫辛纳甘步枪,被更为先进的SKS半自动步枪所取代。
而第三十三集团军换下的那些旧装备,则被转交给了由缅甸少数民族组成的同盟军。
这支同盟军,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就像滚雪球一样,规模是越来越大,逐渐引起了东洋驻缅军和老缅民族军的高度关注。
同盟军刚刚成立的时候,他们就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得知了这个消息。
然而,当时的他们普遍认为,这支来自山沟里的土着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根本无法掀起什么大风浪。
但事实却与他们的预期大相径庭。这支队伍不仅人数不断增加,而且还主动向他们发起了袭击。
这让原本轻视他们的小鬼子和昂山自由民族军,开始感到惊讶和担忧。
在掸邦地区,有好几处重要的矿藏,都遭到了这支同盟军的袭击。这些矿藏不仅对东洋帝国有着重要价值,还涉及到大量的战俘劳工。
同盟军的袭击成功地解救了这些战俘,这让河边正三大将是怒不可遏!一旦被国际上知道,帝国虐待战俘,东洋帝国将名誉扫地。
面对同盟军的日益壮大,东洋国驻缅司令部决定采取行动,剿灭土着部队,将那些战俘再抓回来。
他们将剿灭土着同盟军的任务,交给了昂山领导的民族军。
这支民族军接受过帝国士兵的专业训练,装备也相当精良,使用的是帝国刚刚替换下来的先进武器。对付同盟军这样的土着队伍,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昂山将军也持有同样的看法。他毫不犹豫地召集了五个师,总计六万多人的兵力,浩浩荡荡地开进山区,开始对同盟军进行清剿行动。
在过去的上千年里,老缅人一直凭借着人口众多的优势,占据着富饶的中部地区,以及广阔的沿海平原。
而那些少数民族,则被驱赶到四周的大山和丛林中,生存环境异常恶劣。
可以说,缅甸人和这些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千年的死敌。
现在,老缅人有了东洋国做靠山,手里还有先进的武器。他们的目标是,每进一个寨子,都要做到一个不留,彻底解决这千年的恩怨。
在那遮天蔽日的热带雨林中,一队老缅人正小心翼翼地端着三八大盖,如临大敌般地紧张搜索着。
这片雨林广袤无垠,仿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他们已经在这片丛林中艰难跋涉了整整三天,然而,令人沮丧的是,他们连一个人影都没有看到。
雨林中的环境异常恶劣,闷热潮湿的空气让人感到窒息,能见度极低。
那茂密的雨林宛如一把巨大的绿色雨伞,将外界的阳光和空气都隔绝开来。里面密不透风,异常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鸟鸣声和毒虫爬动的沙沙声。
这个一百多人的连队,在这茫茫雨林中显得如此渺小。他们不仅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时刻警惕可能隐藏在暗处的敌人。
可到目前为止,他们连一个敌人的影子都没有发现,反而已经有好几个同伴不幸遇难。
这些同伴都是遭受了毒蛇的突然袭击而丧命。这些毒蛇与脚下的枯枝、身边的树干融为一体,难以察觉,让人防不胜防。
它们就像雨林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潜伏着,等待着下一个猎物的出现。
这队老缅人既要集中精神搜索敌人,又要时刻留意树上和脚下是否有隐藏的毒蛇。这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让他们精疲力尽,身心俱疲。
突然,只听耳边“嗖”一声。身边有名同伴立刻捂住自己的咽喉,倒在地上抽搐了几下,便再也没了动静。
身边的人慌忙扭头看去,只见在此人的咽喉处插了一支羽箭。他的脖子一片乌青,显然这是一支见血封喉的毒箭。
“敌袭!快注意隐蔽。”
为首的老缅人大喊一声,这一百多人立刻卧倒在枯枝烂叶中。一时之间是枪声大作,都胡乱朝着四周射击。
这时,头顶上空突然掉落下来几个硕大的马蜂窝。这是当地毒性最大的杀人蜂!
马蜂们扑腾着翅膀离巢,成群结队朝着地上的老缅人猛扑而来。
“啊啊啊!救命!”
这些老缅人恐惧嚎叫着,在地上四处翻滚。有人像无头苍蝇似的,爬起来到处逃窜。
可才跑出去十几步,立刻又扑倒在地,挣扎了几下就没有了气息。
大约又等了十几分钟,雨林里一片死寂后,从四处冒出来七八个身影。
这些人并不是同盟军,而是附近少数部落的寨民。有人打了个唿哨,不一会儿,全寨大人小孩齐出动,兴高采烈地打扫起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