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上任刑侦大队副队长后,陆野的工作更加繁忙。除了处理日常事务、听取各中队工作汇报、参与案件研判外,他并没有放弃对“门把手标记”案与王老五关联线索的思考。
他利用业余时间,重新调阅了当年“门把手标记”系列盗窃案的卷宗。这个系列案件发生在一年前,波及县城多个小区,作案手法都是利用技术开锁或撬压门窗入室盗窃,案值不小,且每次都在现场入口的门把手上,留下一个用尖锐器物刻划的、类似鹰爪或兽爪的奇特标记。
当时成立了专案组,最终抓获了三名嫌疑人,但他们都只承认了部分盗窃事实,对于标记的来源和含义,口径不一,有的说是随手画的,有的说是跟别人学的,但都说不清具体来源。由于证据链主要针对盗窃行为,对于标记的深挖未能继续,案件就此告结。
陆野仔细查看了所有案发现场的照片,将那个标记的样式牢记于心。然后,他申请提审了已被收监的王老五。
再次见到王老五,他显得更加萎靡,但看到陆野,眼神还是闪烁了一下。
“王建国,今天找你,不是问粮站案的事,那案子已经结了。”陆野开门见山,“想向你打听点别的事。”
王老五愣了一下,有些疑惑。
“大概一年前,县城里发生了一系列入室盗窃案,作案的人会在门把手上留下一个特殊的标记,像这样。”陆野拿出事先画好的标记图样,“你对这个有印象吗?或者,听说过谁用这种标记吗?”
王老五眯着眼看着那个图样,摇了摇头:“没见过…我那时候都在柳镇混,县里的事不太清楚。”
“那赵志强呢?”陆野追问,“他或者他身边的人,有没有用过类似的标记?或者有什么特殊的癖好、符号?”
听到赵志强的名字,王老五明显瑟缩了一下,眼神里露出恐惧,他仔细回想了一下,还是摇头:“强哥…他那人好面子,讲排场…好像没听说搞这种神神秘秘的东西…他手下人多,干啥的都有,但我真没见过这个…”
陆野观察着他的表情,不像撒谎。看来王老五这个层次,确实可能接触不到核心的东西。
“那你99年到2001年,经常在城西一带活动,有没有听说过或者见过什么异常的人或事?特别是和盗窃、或者某种特殊规矩有关的?”陆野换了个角度,根据系统提示的活动轨迹重叠时间问。
王老五皱着眉头想了很久,不太确定地说:“那会儿…城西那边是挺乱的…偷鸡摸狗的不少…好像听说有一伙人挺厉害,下手狠,而且…而且听说他们作案前会踩点,好像会留什么记号…但具体是啥,我真不知道,都是道听途说…那会儿我都尽量躲着他们走…”
虽然王老五提供的信息很模糊,但“留记号”这个说法,让陆野心中一凛。这似乎和“门把手标记”的特征对上了!难道当时在城西活动的,是另一伙更高明、更隐蔽的贼?而赵志强,可能和这伙人有关系?或者,他就是这伙人的头目?
离开看守所,陆野立刻通过系统,尝试搜索内部资料库中关于“赵志强”以及“门把手标记”的更多信息,特别是跨区域案件的串并信息。
【信息检索中...基于“赵志强”、“特定标记物”、“流窜作案”等关键词...】
【检索到3份低关联度跨区域协查通报(来源:邻省c市,2005年;本省L市,2008年;外省m市,2011年)。通报提及系列技术开锁入室盗窃案,案值巨大,部分未破案件现场发现类似刻划标记(样式略有变化),怀疑系流窜团伙作案。但缺乏足够证据并案,嫌疑人身份不明。】
【系统分析:标记样式虽存在演变,但核心构图逻辑(锐角、不对称、指向性)与清河县“门把手标记”存在中度相似性。结合赵志强早年活动时间线与协查通报时间点,存在关联可能性上升至45%。】
【警示:该潜在犯罪网络具备跨区域流窜、手法专业(技术开锁)、可能有特定标识符号、组织严密(核心成员未落网)等特征。危险等级:中高。】
看到系统的分析结果,陆野的眉头紧紧皱起。果然!这不是简单的孤立案件!那个“门把手标记”背后,很可能真的隐藏着一个流窜多省市、作案多年的犯罪团伙!而赵志强,很可能就是这个团伙的重要成员,甚至可能是头目之一!王老五当年无意中接触到的,只是这个网络的冰山一角!
这个发现,让陆野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面对的,可能不再是个别罪犯,而是一个隐蔽而专业的犯罪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