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的日光灯管嗡嗡作响,陆野盯着显示器里那段满是噪点的监控视频,指节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画面每隔两秒就会卡顿一下,两个模糊的人影在巷口的阴影里晃荡 —— 高个子的肩膀始终微微前倾,像是下意识地把矮个子护在身后;后来矮个子低头戳着手机屏幕时,高个子递过去的动作格外自然,指尖还顿了顿,像是在提醒什么。
“两个人…… 互动太熟了,不像临时搭伙。” 陆野眯起眼,伸手把视频进度条拉回开头,屏幕反光落在他眼底,“之前只侧写了主犯,现在得加上帮手。”
【功能启动… 需消耗精力点 8。是否继续?】
系统提示音在脑海里响起时,陆野能清晰感觉到太阳穴传来的紧绷感 —— 连续两天没合眼,精力早就见底了。但他没犹豫,指尖在桌面上轻轻一点:“是。”
【精力点 - 8。当前精力点:17\/30。】
【心理侧写基础运行中… 整合新信息(双人作案、互动模式)…】
数据流在意识里飞速闪过,陆野指尖发凉,盯着桌面上摊开的刘伟资料,看着照片里那个眼神阴鸷的男生,耳边仿佛响起系统的机械音:
【侧写结果更新:】
【1. 主犯(倾向刘伟):逻辑链完整,从踩点到避开监控都有明显规划痕迹,但现场遗留的鞋印深浅不均 —— 推测其体力较弱,或对暴力实施存在心理障碍,必须依赖他人完成核心行动。结合张超长期霸凌刘伟的证词,动机应为积累多年的报复欲,且目标明确,不存在临时起意可能。】
【2. 从犯(身份待定):监控中高个子步伐稳健,递手机时手腕无颤抖,推测体力优于主犯,行动力强。但两人互动时,从犯始终在观察主犯的表情,递东西时先等主犯点头 —— 说明其缺乏自主决策能力,易被主犯的情绪或逻辑操控,可能存在情感依附(如长期受主犯帮助,或同为霸凌受害者)。】
【3. 两人关系:排除雇佣 —— 监控中从犯主动给主犯递了半瓶水,瓶身无标签,应为自购后分享,不符合雇佣关系的疏离感。更可能是 “共生型” 联结,比如初中同学、邻居,或曾一起经历过被孤立的处境。】
【4. 侧写提示:优先排查与刘伟有三年以上交集、且曾与张超发生过冲突的同校人员,重点关注 “体型高于刘伟、性格偏顺从” 的学生。】
侧写一出来,陆野第一时间想到了赵峰。他伸手从档案堆里翻出赵峰的资料,照片里的男生比刘伟高半个头,肩膀宽实,校服袖子挽到小臂,露出结实的手腕 —— 符合 “体力好” 的特征。而且之前走访时,有同学说过,张超去年曾当着全班的面嘲笑赵峰小姨开的小卖部 “全是假货”,赵峰当场就把课本摔在了地上,还是刘伟拉着他才没打起来。
“既有动机,又符合体型,还和刘伟关系近……” 陆野把赵峰的照片贴在监控截图旁边,手指点在截图里高个子的轮廓上,“但不对。”
他再次点开视频,定格在高个子递手机的画面:那人手指修长,递东西时胳膊抬得很稳,甚至还轻轻碰了碰主犯的手背,动作里带着熟人间的默契;可赵峰的性格他知道 —— 上次问话时,男生说话急了会攥紧拳头,连递笔都会把笔帽戳到桌面,从来没有这么稳的动作。
“要是赵峰,递手机时早把屏幕怼到刘伟脸上了,不会这么细心。” 陆野皱起眉,把赵峰的照片挪到一边,“难道从犯不是他?还是说,他在里面藏了更深的角色?”
另一边,侦查员们拿着打印出来的监控截图,在学校里悄悄摸查。小陈把截图压在高三二班的课桌上,对着一个戴眼镜的女生放轻声音:“你再看看,晚自习后在操场边,有没有见过这两个背影?”
女生低头盯着截图,指尖抠着课本边缘,犹豫了半天:“有点像…… 三班的王浩?但他比截图里的高个子瘦点,而且他那天说自己请假了……”
接连问了十几个学生,答案都大同小异:“好像是某某某”“但不确定”“光线太暗了,看不清楚”。截图里的人影只有大概轮廓,连衣服颜色都因为噪点变成了灰蒙蒙的一片,根本没法精准辨认。小陈把截图塞进包里,看着教学楼走廊里打闹的学生,忍不住叹了口气 —— 再找不到突破点,恐怕就要错过最佳侦查时间了。
就在这时,小陈的手机突然响了,是负责刘伟同班同学的侦查员小李打来的,语气里带着急意:“你赶紧来高一教学楼的西走廊,有个女生要爆料,说是看到刘伟案发那天和别人碰面了!”
小陈跑过去时,女生正攥着校服袖口,站在走廊拐角的阴影里,脸色发白。“我不敢跟别人说……” 她声音压得很低,眼睛还在往四周瞟,“那天晚自习后,我走花坛那边回宿舍,看到刘伟蹲在灌木丛旁边,还有个男生站在他对面,递给他一瓶水。两人头靠得特别近,说话声音很小,刘伟还擦了擦眼睛,好像在哭……”
“那个男生是谁?你认识吗?” 小陈赶紧掏出笔记本,笔尖悬在纸上。
女生咬了咬嘴唇,想了半天:“好像…… 好像是高三四班的李哲?我之前在图书馆见过他,他总坐在最后一排,不太说话的那种…… 肯定不是赵峰,赵峰头发比他短,而且那天赵峰跟我说他在网吧打游戏。”
李哲?
这个名字从来没出现在之前的排查名单里。小陈立刻给局里打了电话,让技术科调取李哲的资料。
半小时后,一份薄薄的档案袋送到了他手里 —— 李哲,高三四班学生,学号 ,成绩中游,班主任评语里写着 “性格内向,无违纪记录,与同学交往较少”。但档案最后一页的备注栏里,一行小字格外扎眼:“初中就读于城东中学,曾因父亲服刑(盗窃罪,刑期三年)被同学孤立,多次向老师反映遭受言语霸凌,其中提及‘张超曾带头嘲笑其家庭背景’。”
小陈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他翻出档案里李哲的寸照 —— 照片里的男生比刘伟高小半头,肩宽和监控截图里的高个子几乎吻合,而且他的手指很长,和截图里递手机的手型隐约能对上。
“又一个有动机的……” 小陈盯着照片,指尖在 “张超曾霸凌” 那行字上划了一下,“难道真正的帮手,是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