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林正蹲在录音棚角落,用螺丝刀拧着旧调音台的螺丝,金属摩擦声“咔嗒咔嗒”响,混着窗外偶尔传来的蝉鸣,倒有几分热闹。苏澈坐在调音台前,手指无意识地划过手机屏幕——刚才给华星娱乐的李娜发完消息后,心里总有些不踏实,像是悬着一块石头,既怕错过机会,又怕踩进坑里。
“还在想华星的事?”老林直起腰,擦了擦额头的汗,手里还攥着半截生锈的螺丝,“别琢磨了,那种大公司看着光鲜,里面的弯弯绕多着呢,咱们小老百姓玩不过他们。”
苏澈点点头,却没说话。他不是没听过行业里的负面新闻,可华星毕竟是头部公司,手里的资源是小公司比不了的——万一错过了,下一个机会不知道要等多久。他掏出手机,点开系统界面,淡蓝色的光膜在视野里展开,之前解锁的“资源置换权限”下面,多了一个灰色的“资源分析”图标,旁边标注着“可消耗500声望值激活,用于分析文娱机构、行业资源的真实属性及风险”。
“资源分析?”苏澈眼睛一亮。之前完成“首笔收入到账”任务时,系统提过会解锁“辅助决策类功能”,没想到是这个。500声望值不算多,现在他有点声望,完全够消耗。
“激活‘资源分析’功能。”苏澈在心里默念。
【功能激活成功,消耗声望值500点,当前剩余点。请选择需分析的文娱机构名称。】
“先分析华星娱乐。”
光膜上的文字飞速滚动,几秒钟后,一份详细的分析报告跳了出来,分成“公司背景”“艺人案例”“风险评估”三个板块,每个板块都标注着醒目的红色或绿色标识:
【华星娱乐 - 分析报告】
1. 公司背景:蓝星华国头部文娱公司,成立15年,核心业务为艺人经纪、综艺制作、影视投资。早期靠选秀节目起家,近年主打“流量爱豆”路线,旗下艺人多为包装型偶像,原创能力薄弱。公司营收80%来自艺人商演、代言及综艺分成,音乐版权收入占比不足5%。
2. 艺人案例(负面):
- 案例1:2022年签约原创民谣歌手陈默,合约分成3:7(公司7),强制要求其转型电音风格,首张专辑《电音民谣》销量惨淡后,公司停止所有资源倾斜,将其雪藏至今,未允许解约。
- 案例2:2023年签约校园歌手林小雨,要求其每月参加15场商演,暂停原创创作,仅允许翻唱热门口水歌,目前艺人粉丝流失率达60%。
3. 风险评估:
- 原创歌手适配度:★☆☆☆☆(极低)
- 合约公平性:★☆☆☆☆(条款倾向公司,包含多项“违约高额赔偿”条款)
- 资源真实性:★★★☆☆(承诺的“热歌榜第一”“综艺资源”需绑定高额度商演,未完成则资源收回)
- 核心风险点:“流量优先”策略下,原创作品易被篡改,艺人创作自由受限,后期易被“榨干价值后雪藏”。
苏澈盯着报告里的“陈默案例”,心里一阵发凉。陈默的经历和他现在的处境太像了——都是原创歌手,都被要求改风格,最后落得雪藏的下场。华星提出的“3:7分成”“接受包装”,原来早有先例,根本不是针对他的“特殊待遇”,而是压榨原创歌手的固定套路。
“还好没签……”苏澈喃喃自语,后背惊出一身冷汗。之前还觉得可惜,现在看来,拒绝华星是最正确的选择。他想起李娜电话里说的“帮你推上热歌榜第一”,原来还要绑定商演,完不成就要收回资源,这哪里是扶持,分明是陷阱。
“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老林凑过来,看到苏澈盯着手机发呆,还以为他被华星拒绝了。
苏澈把分析报告念给老林听,老林越听越生气,手里的螺丝刀“啪”地拍在调音台上:“我就说他们没安好心!陈默我知道,当年他那首《老街》多火啊,结果被华星改得乱七八糟,现在连人影都见不着了!还好你没跳坑!”
苏澈深吸一口气,平复了情绪,对系统说:“再分析星火传媒。”
星火传媒是昨天联系他的三家公司之一,中等规模,没什么顶流艺人,但经纪人提过“老板是资深音乐人,注重作品质量”,当时他没太在意,现在正好用系统查清楚。
【星火传媒 - 分析报告】
1. 公司背景:成立8年,中等规模文娱公司,创始人周建明为蓝星华国早期摇滚乐手,曾制作经典摇滚专辑《呐喊》,行业口碑良好。公司核心业务为原创音乐经纪、独立音乐推广,营收60%来自音乐版权及小型音乐节合作,无强制商演要求。
2. 艺人案例(正面):
- 案例1:2021年签约独立民谣歌手李然,合约分成5:5(艺人5),支持其保留原创风格,投入资源制作首张专辑《南方的风》,虽未爆红,但豆瓣评分8.5,获得“年度独立音乐专辑”提名,目前艺人仍保持每年2张原创Ep的产出节奏。
- 案例2:2022年签约校园原创乐队“青禾乐队”,未要求其转型,仅提供录音棚及小型演出资源,乐队凭借原创歌曲《毕业季》在校园圈小火,积累核心粉丝10万+。
3. 优势评估:
- 原创歌手适配度:★★★★★(极高)
- 合约公平性:★★★★☆(无高额违约赔偿条款,允许艺人保留部分作品版权)
- 资源真实性:★★★★☆(承诺的录音棚、独立音乐平台推荐位均有实际案例支撑,无附加商演要求)
- 核心优势点:“作品优先”策略,创始人周建明亲自参与原创作品审核,尊重艺人创作自由,适合长期发展原创路线。
看到“分成5:5”“保留原创风格”“无强制商演”这些关键词,苏澈的眼睛亮了。尤其是李然的案例,虽然没爆红,但能保持稳定的原创产出,还能获得奖项提名,这正是他想要的——不是追求短期流量,而是长期的创作空间。
“这个星火传媒,靠谱啊!”老林凑过来看报告,眼里满是惊喜,“周建明我认识!当年他玩摇滚的时候,最看不起的就是靠包装圈钱的公司,没想到现在还在坚持做原创!”
苏澈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他掏出手机,找到昨天星火传媒经纪人发来的联系方式——备注是“星火-张弛”,当时对方只简单说了句“我们老板很欣赏你的《青花瓷》,想和你聊聊,时间你定”,没提任何苛刻条件,现在看来,不是没诚意,而是公司风格本就如此。
他刚想给张弛发消息,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是林晓发来的微信,附带一张粉丝群的聊天截图:
“有人知道星火传媒吗?我哥是做音乐记者的,说这家公司特别尊重原创,不压榨新人,之前签的几个歌手都还在做自己的歌!”
“真的吗?那比华星好多了!苏澈老师要是签星火,我们就放心了!”
“我去查了,星火还和独立音乐平台‘街声’有合作,能推原创歌曲上首页!”
苏澈看着截图,心里暖暖的。粉丝们不仅支持他,还主动帮他查公司背景,这份心意比任何资源都珍贵。他回复林晓:“我刚用系统查了星火,确实靠谱,准备联系他们聊聊。”
林晓秒回:“太好了!我们支持你!不管你签不签公司,我们都会一直听你的歌!”
放下手机,苏澈再次看向系统界面。光膜上的星火传媒报告下面,多了一行小字:【检测到该公司近期正在寻找优质原创歌手,创始人周建明对《青花瓷》有高度兴趣,建议优先联系,可触发“深度合作”机会。】
【触发支线任务:与星火传媒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任务奖励:声望值3000点,解锁“独立音乐平台推荐资源”,获得周建明私人联系方式。】
苏澈笑了。之前还在为选择公司纠结,现在有了系统的“火眼金睛”,有了老林的认可,还有粉丝的支持,答案已经很明显了。他拿起手机,给张弛发了条消息:“张经理您好,我是苏澈,想和您聊聊合作的事,不知道明天上午有空吗?我可以去星火传媒拜访。”
张弛几乎是秒回:“苏老师您好!明天上午10点我们老板周总正好在公司,他特意交代,您来了直接找他就行,我们在公司等您!”
发完消息,苏澈靠在椅背上,看着录音棚里的旧设备,又看了看窗外的阳光,心里满是踏实。华星的橄榄枝虽然诱人,但终究是裹着糖衣的陷阱;而星火传媒,就像一片适合原创生长的土壤,虽然没有参天大树,却能让小苗自由扎根,慢慢长成栋梁。
老林拍了拍他的肩膀,手里拿着刚修好的麦克风:“想通了就好!明天去星火,好好聊,我相信你能找到懂你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