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行三日,远处终于浮现出连绵的青灰色殿宇——玄清派总坛到了。山门建在云雾缭绕的半山腰,门前立着两块丈高的青石,刻着“玄清”二字,笔锋凌厉,透着一股浩然正气。
刚到山脚下,两个身着青色劲装的弟子便迎了上来,双手抱拳:“来者何人?敢问可是来拜山的江湖同道?”
陆守安上前一步,亮出腰间玄清派的身份令牌:“在下陆守安,乃玄清派外门弟子,今日特来送还青萍剑,拜见掌门。”
弟子见了令牌,神色恭敬了几分,但目光扫过陆承志时,还是多了几分审视:“陆师兄远道而来辛苦,只是按门派规矩,凡带外人入山,需通过‘三问考验’,确认心性端正,方可放行。”
陆承志闻言,挺直了腰板:“我愿意接受考验。”
随弟子来到山门旁的“问心亭”,亭中坐着一位须发皆白的长老,正是负责山门考验的清衍长老。他抬眼看向陆承志,声音沉稳:“第一问:你随陆守安入我玄清派,是为求武学秘籍,还是另有目的?”
陆承志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是陪爹送还青萍剑,也想见识玄清派的侠义传承。若能学武,只为日后能像爹一样,守护百姓,不让恶人作恶。”
清衍长老微微点头,又问:“第二问:若你日后武功大成,遇到比你强的恶人,明知不敌,你会退缩吗?”
“不会。”陆承志握紧了手中的剑,“之前在黑风寨,黑风老鬼内力比爹强,可爹没退缩;寒潭边遇到玄阴谷的人,我也没想过逃。就算打不过,我也会拼尽全力保护该保护的人。”
清衍长老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最后一问掷地有声:“第三问:若有一天,青萍剑在你面前,一边是用它换取家人平安,一边是用它守护更多百姓,你选哪一个?”
陆承志沉默了片刻,想起石牢里孩童们的哭声,想起父亲说过“剑认正义之心”,缓缓开口:“我选守护百姓。若为了家人放弃更多人,就算家人平安,我也会一辈子不安。而且我相信,真正的侠义,能让更多家庭都平安。”
清衍长老听完,站起身,对着陆守安拱手道:“陆师兄教出了个好孩儿,心性纯良,心怀正义,这‘三问考验’,他过了。”
山门缓缓打开,弟子引着父子俩往总坛走。沿途云雾缭绕,石阶旁种满了青松,不时能看到身着青衫的弟子在练剑,剑声清脆,与山间鸟鸣相映成趣。走到主殿“清玄殿”前,掌门玄真道长已带着几位长老等候在那里。
玄真道长看着陆守安手中的青萍剑,眼中满是感慨:“青萍剑遗失三年,今日终于回归,陆师弟,辛苦你了。”
陆守安双手捧着青萍剑,递到玄真道长面前:“此剑本就属于玄清派,在下只是物归原主。途中多亏承志相助,才能顺利抵达。”
玄真道长看向陆承志,笑着说:“方才清衍长老已告知我考验之事,少年有志,可愿留在玄清派修习武学?”
陆承志惊喜地看向父亲,见陆守安点头,立刻对着玄真道长抱拳:“弟子陆承志,愿拜入玄清派,恪守门规,行侠仗义!”
当晚,玄清派设宴款待父子俩。席间,玄真道长说起玄阴谷近来动作频频,不仅觊觎青萍剑,还在暗中拉拢江湖邪派,恐怕日后会有大动作。陆守安闻言,主动请缨:“掌门,若玄阴谷作乱,在下愿带弟子们镇守山门,护玄清派周全。”
玄真道长点头应下,又对陆承志说:“明日起,你便跟着清衍长老修习玄清心法,先打牢根基,再学剑法。记住,玄清派的武功,从来不是为了争强好胜,而是为了守护正义。”
陆承志重重点头,心中满是期待。夜深人静时,他站在清玄殿外,望着山间的明月,摸了摸腰间的剑。他知道,留在玄清派只是开始,往后还有更多的武学要学,更多的正义要守——但他不再迷茫,因为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就像青萍剑的光芒,始终朝着正义的方向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