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前广场,九丈见方的汉白玉平台,四角立青铜蟠龙柱,柱顶琉璃灯映着未熄的晨光,辰时本该朝阳灿烂,却因昨夜雷雨残留乌云压顶。
东侧观战台,设紫檀木交椅三张,居中龙纹椅空悬,象征皇帝未亲临但天威仍在,左侧蔡京端坐饮茶,右侧童贯拄剑而立。
西侧兵器架,十八般兵器蒙尘——大宋禁军已百年未在此演武,今日却被辽人破了规矩。
辽使团站在背光处,铁甲折射青灰色冷光,大理众人面朝东方,段无咎的白蟒袍映着云层里透出的金线。
宋朝文官之首的蔡,居东侧首位,指尖不停转着翡翠扳指,此时盘算如何利用此战打压武将系。
宋朝武将执牛耳的童贯,居东侧次位,左手按剑柄青筋暴起,此时满眼的嫉妒辽人武力,又暗喜大理削弱辽使气焰。
辽国使团的耶律大石,立于西北角台阶,抱臂观战不语,但每次萧干遇险时右脚都会无意识前踏半步,其身体本能想要救援。
大理使团朱丹臣,站立在南侧石栏旁,判官笔在掌心旋转如风车,也抱着随时准备点穴救人的打算。
“辽狗,吃某一斧!”只听得古笃诚一声怒喝,犹如平地惊雷一般,震得在场众人耳膜嗡嗡作响。
只见他双臂肌肉虬结如龙,青筋暴起,手中的双刃巨斧更是散发出令人心悸的寒光。随着他的暴喝声,古笃诚猛地挥动巨斧,使出了一招威力惊人的“开山式”,如泰山压卵般当头劈下!
斧刃尚未落下,那凌厉的罡风便已如狂涛骇浪一般席卷而来,直压得萧干脚下的青砖“咔咔”作响,仿佛下一刻就要崩裂开来。
面对如此威势,萧干却毫无惧色,嘴角反而泛起一丝狞笑。他手中的狼牙弯刀在空中划出一道诡异的弧线,如毒蛇出洞般斜撩而上,直取古笃诚的咽喉要害。
刹那间,只听得“铛——!!!”的一声巨响,如同黄钟大吕被敲响一般,震耳欲聋。这金铁交鸣之声,不仅震得殿外的铜钟嗡嗡自鸣,就连围观的禁军们也只觉得耳膜生疼,仿佛要被这声音撕裂开来。
原来,古笃诚天生神力,再加上百花醒神液的强化,此时的他已然半步踏入了一品境的门槛,实力堪称恐怖。
而萧干作为辽国铁骑的统领,本身就是好战民族,天生嗜血好战,真实战能力更是不容小觑。
这一击硬拼之下,虽然萧干的虎口被震得崩裂开来,鲜血顺着刀柄流淌而下,但他却连退三步之后,眼中反而闪过一丝兴奋之色:“好力气!比草原上的野牛还要带劲!””
古笃诚乘胜追击,手中巨斧如旋风一般横扫千军,势不可挡。然而,此时萧干却突然伏低身子,如饿狼扑食般迅速地贴着地面窜到了古笃诚的背后。
狼突! 随着一声低吼,萧干手中的弯刀如同毒蛇一般,以惊人的速度刺向古笃诚的腰眼!
只听得
一声,斧柄回防的速度稍微慢了那么一瞬,古笃诚腰间的皮甲就被划开了一道血口,鲜血顿时涌出。
古笃诚不避反而顺势向前冲去,完全不顾及那把已经刺入自己左肩三寸的弯刀。只见他右臂上的青筋暴起,如虬龙一般,显然是使出了全力。
断江! 古笃诚怒吼一声,手中的巨斧以一种不可思议的角度急速回旋,狠狠地砸在了萧干的胸口!
咔嚓! 伴随着清脆的肋骨断裂声,萧干如断了线的风筝一般,喷血倒飞出去,径直撞断了殿前的石栏,重重地摔落在地。
古笃诚这一招可谓是以伤换命的打法,他宁愿自己受伤流血,也要让对方的内脏遭受重创。
萧干艰难地从地上爬起来,抹去嘴角的血沫,突然猛地扯开了自己的胸甲。
狼神赐福! 他吞下了一枚猩红的药丸,刹那间,他的瞳孔瞬间充血,原本就健壮的肌肉更是膨胀起来,直接撑裂了衣袖!而他手中的弯刀,竟然也泛起了一层诡异的血光。
古笃诚啐出口血沫:“嗑药?老子也有!”
他从怀中掏出段无咎特制的“百花凝血丹”吞下,伤口瞬间止血,斧刃泛起幽蓝寒芒——
两道身影再次碰撞!
血光与蓝芒交织间,萧干弯刀幻化七道残影:“群狼噬月!”
古笃诚却突然松开左手,单臂抡斧——
“开天!”
巨斧劈碎五道刀影,余势不减地斩向萧干脖颈!
千钧一发之际,一枚铜钱破空而至——
“叮!”
段无咎的暗器击偏斧刃三寸,萧干侥幸保命,但右耳已被削飞!
“紫宸殿前,不宜见血。”段无咎负手走来,脚尖轻点地上一枚带血铜钱——
那铜钱竟立着旋回他袖中!
萧干被抬走时,耶律大石深深看了段无咎一眼,唇语道:“下次,我亲自领教。”
紫宸殿内,檀香袅袅。
赵佶指尖轻叩龙案,目光在萧奉先的怒容与段无咎的淡笑间游移。最终,他缓缓开口——
“辽使所求岁币,按《澶渊之盟》旧例,秋后交割。”
萧奉先拍案而起:“宋帝是要见死不救?!”
赵佶眼底闪过一丝冷意,却含笑抬手:“萧枢密稍安。朕许辽使团在汴京采买粮铁,由皇城司专营,免去市舶税。”
赵佶此时的潜台词是 辽国能买,但买什么、买多少,全由宋朝掌控。
蔡京立刻捧出早已备好的《特许令》,各条款也是暗藏杀机——
限购军械:辽使可购生铁十万斤,但须熔铸成农具样式。
粮草管控:每购一石粮,需搭配三石茶叶,变相推行段无咎的茶马策。
段无咎此时适时补刀道:“外臣愿牵线大理茶商,以市价七成供辽。”
赵佶抚须颔首:“此乃商贾私贸,朝廷不便过问。”
赵佶此时与段无咎达成了政治默契,即 默许大理成为宋辽间的“白手套”,既不得罪辽国,又能通过商业手段施压。
萧奉先脸色铁青,却见耶律大石微微摇头——辽国此刻内忧外患,已无筹码争辩。
最终,这场交锋以三道圣旨收尾:
一是,岁币不预付,维护宋朝颜面。
二是,开放限定采购,给辽国台阶下。
三是,暗中助推茶马贸易,让大理顶在前台承受风险。
当夜,李师师弹断的琵琶弦被制成弓弩弦,送往西夏——这场交易,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