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黄山团建暖 阖家赏云巅
中秋后周四的清晨,天还没亮透,林凡家的客厅就亮着暖黄的灯。母亲正把最后一包玉米酱塞进行李箱,父亲坐在旁边,手里摩挲着那根新买的登山杖——昨天特意让林凡帮忙贴了防滑胶,说是怕爬黄山时打滑。小电穿着卡通冲锋衣,怀里抱着个装玉米种子的小布袋,跑到林凡身边:“爸爸,我们真的能在黄山种玉米吗?”
苏晚晴走过来,帮小电把布袋拉链拉好:“行政部的大巴已经在小区门口等了,强子一家和胖子一家都到了,小雨说她打车直接去机场,咱们快走吧。”她手里拎着个保温袋,里面装着母亲煮的玉米粥:“妈说怕路上饿,特意煮的,还热着。”
下楼时,刚好碰到强子抱着儿子小宇,强子媳妇拎着个大袋子:“凡哥,这里面是给叔和婶带的暖宝宝,山上冷,贴在衣服里暖和。”胖子则推着行李箱,闺女坐在上面,手里举着个小兔子灯笼:“凡子!我闺女说要跟小电比赛爬山,谁先到山顶就给谁买黄山烧饼!”
大巴上,孩子们很快玩到了一起。小电和小宇、胖子闺女围坐在最后一排,拿着行政部发的黄山导游图,指着上面的“天都峰”“迎客松”叽叽喳喳。父亲和强子、胖子坐在前面,聊着爬山的路线:“我查了,从云谷寺坐缆车上去,再爬天都峰,下午就能到民宿,刚好能看日落。”
到机场时,林小雨已经在值机口等着了,手里拿着给小电买的玩具缆车:“哥,这是给小电的,刚才在机场商店看到的,跟真的一样。”她把行政部统一订的机票分给大家,指着上面的座位号:“叔和婶的座位靠窗,小电跟你们挨着,我跟强子媳妇坐一起。”
飞机起飞后,小电趴在窗边,看着下面的云朵越来越小,兴奋地拍着玻璃:“爸爸,你看!云像,能摘下来给玉米种子当被子吗?”母亲笑着摸了摸他的头:“等咱们到了民宿,就把种子种在小院里,让云朵看着它长大。”苏晚晴则拿出平板,给父母看行政部发的民宿照片:“你看,这民宿有个小院子,还种着青菜,晚上能在院子里赏月。”
中午时分,飞机降落在黄山机场。行政部安排的大巴早已等候在外面,车上贴着“农系企业黄山团建”的横幅。大巴驶往黄山景区的路上,导游给大家介绍着沿途的风景:“前面就是新安江,秋天的江水特别清,两边的山上还有野柿子,红彤彤的。”
到云谷寺缆车点时,刚好是下午一点。小电和小宇吵着要坐同一辆缆车,林凡和强子只好陪着两个孩子。缆车缓缓上升,小电贴着玻璃,指着下面的松树:“爸爸,那是迎客松吗?它的树枝像在跟我们招手!”强子笑着说:“那是陪客松,迎客松在玉屏楼,等下咱们就能看到。”父亲坐在另一辆缆车里,拿出手机拍照,嘴里念叨:“这云海真好看,比电视上还美。”
下缆车后,开始爬天都峰。山路有些陡,强子走在前面,时不时回头扶一把父亲:“叔,慢点走,这台阶有点滑,我拉着您。”母亲则被苏晚晴和强子媳妇扶着,手里拿着根轻便的登山杖:“没想到我这老骨头还能爬这么高,多亏了你们年轻人照顾。”小电和孩子们则精力旺盛,在前面跑着,时不时停下来等大人,还捡了些松果装在口袋里。
傍晚时分,终于到了民宿。民宿老板早已在门口等候,手里端着热气腾腾的黄山毛峰茶:“各位一路辛苦,房间都收拾好了,晚上给大家准备了黄山土菜,有臭鳜鱼、毛豆腐,还有玉米糊。”
晚饭时,大家围坐在民宿的大餐桌旁。桌上的菜冒着热气,母亲尝了一口玉米糊,笑着说:“跟家里煮的一样香,就是多了点山泉水的甜味。”强子媳妇给大家分黄山烧饼:“这是刚买的,咸甜口的都有,大家尝尝。”胖子则举起酒杯:“来,咱喝一杯,祝咱们团建开心,也祝老乡们的玉米越来越好!”
饭后,大家坐在民宿的小院里赏月。月亮比在城里看更圆更亮,洒在院子里的石板路上,像铺了层银。小电和孩子们拿着灯笼,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笑声飘得很远。父亲和母亲坐在石凳上,看着孩子们的身影,母亲说:“这辈子还是第一次来黄山,多亏了凡啊,还有公司的福利,不然哪有机会。”父亲点点头:“以后咱们还能跟着凡啊去更多地方,看看外面的世界。”
林凡和苏晚晴站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月亮,苏晚晴轻声说:“明天咱们去看日出,导游说五点就要起床,得早点休息。”林凡握着她的手:“等咱们回去,就把今天拍的照片洗出来,给爸妈装个相册,再把玉米种子的生长情况记下来,下次来看看它长没长高。”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大家就起床去看日出。爬到丹霞峰时,刚好赶上日出,太阳从云海中慢慢升起,把云朵染成了金色。小电兴奋地拉着林凡的手:“爸爸,太阳像个大玉米,金灿灿的!”强子笑着说:“小电这比喻好,咱们就是靠着玉米,才有机会来这儿看这么美的日出。”
上午爬迎客松时,大家都忍不住拍照留念。父亲站在迎客松前,让林凡给他拍了张照:“要把这照片给村里的老伙计看看,让他们也羡慕羡慕。”林小雨则拿着手机直播,给单位的同事看黄山的风景:“你们看,这就是迎客松,等下次团建,咱们也带你们来!”
下午返程时,大家都买了不少黄山特产。母亲买了些黄山毛峰茶,说要给村里的王婶带点;强子媳妇买了些笋干,说要炖肉吃;胖子则买了些黄山烧饼,给闺女当零食。小电的口袋里装满了松果,还有他种在民宿小院里的玉米种子,用小盒子装着,小心翼翼地抱在怀里。
大巴驶往机场的路上,孩子们渐渐睡着了。小电靠在林凡怀里,手里还攥着那个松果:“爸爸,下次咱们还来黄山吗?我想看看玉米种子长没长高。”林凡摸了摸他的头:“会的,等明年春天,咱们再来,看看种子是不是长成了小玉米。”
飞机起飞后,母亲靠在父亲肩上,看着窗外的云海,轻声说:“这次团建真开心,不仅看了美景,还跟孩子们在一起,比啥都强。”父亲点点头:“是啊,以后咱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还能跟着凡啊去更多地方。”
回到家时,已经是晚上八点。母亲第一件事就是把玉米种子拿出来,放在阳台的花盆里:“咱们好好养着,等它发芽了,就知道黄山的土适不适合种玉米了。”小电则拿出今天捡的松果,摆在客厅的茶几上:“这是我跟小宇一起捡的,要留着当纪念。”
林凡和苏晚晴坐在沙发上,看着父母和小电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温暖。这次黄山团建,没有紧张的资本博弈,没有急促的操作指令,只有家人的陪伴、朋友的欢笑,还有对未来的期待。他知道,不管以后有多少挑战,这些温馨的瞬间,都会是他心里最坚实的力量,支撑着他继续为老乡们的好日子打拼,为家人的幸福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