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于水帘洞内布下暗棋,心神与混沌推演相合,感知着三界气运那微妙而持续的变迁。
量劫气息如同无声的潮水,浸染着每一个角落,也牵动着各方势力敏感的神经。
表面上的对峙暂缓,水面下的暗流却愈发湍急。
天庭,凌霄殿后,通明殿内。
玉帝并未再临朝会,而是独处静室。
其面前,并非昊天镜本体,而是一面由镜光投影形成的巨大光幕。
光幕之上,三界山川地理微缩呈现,其中点缀着无数或明或暗的光点,代表着各方势力的气运与兵力大致分布。
光幕边缘,隶属于天庭的银色光点,正依照一道道无声的指令,进行着极其隐蔽的调动。
翊圣真君麾下的巡天部队,看似在南天门外例行巡视,实则精锐已化整为零,借着巡视之名,悄然向几处靠近魔庭势力边缘、却又并非直接前线的废弃星域集结。
那里,早已秘密修建了数座小型前进堡垒,储备资源。
雷部、火部、斗部等精锐天军,轮换休整的批次被刻意打乱,部分本该返回天庭休整的部队,接到密令,转向前往北天门、东天门等相对不那么引人注目的边陲重镇驻防,替换下那里的守军,而替换下来的守军,则被秘密输送到更隐蔽的训练星域,进行针对混沌魔气与寂灭之力的对抗演练。
所有调动,皆借助天庭固有的庞大官僚体系与日常事务作为掩护,行动缓慢而分散,力求不引动昊天镜监察范围内的大规模气机变化。
玉帝的目光扫过光幕,落在魔庭那片日益浓郁的黑暗,以及灵山那明暗不定的佛光上,眼神深邃。
他在加固篱笆,积蓄力量,等待着,亦或者……引导着某个时机。
魔庭,虚空堡垒深处。
魔池之中,黑悟空残破的魔躯已修复大半,脖颈处那道恐怖的伤痕只剩下一条淡淡的黑线。
寂灭混沌戟斜插池边,戟身幽光流转,吞噬着魔池能量与弥漫的劫气,散发出愈发令人心悸的波动。
他并未睁眼,但一道冰冷的意念已传遍魔庭核心层。
魔庭的调动,更加诡秘。
没有大规模军队的集结,而是无数股细小的、精锐的魔众,如同滴入沙地的墨汁,利用魔庭对部分混乱星域与空间裂缝的掌控,悄无声息地渗透、潜伏。
他们的目标并非天庭正面防线,而是一些资源产出地、重要的星空航路节点、乃至一些依附于天庭的小型势力范围。
破坏、骚扰、掠夺资源,同时散布恐慌,试探天庭反应,如同阴影中的毒蛇,不断吐着信子。
更有几股极其隐晦、带着一丝与黑佛同源寂灭气息的魔影,绕开了灵山正面,借助九幽泄露的阴气与轮回缝隙,尝试向着人间界某些信仰混乱、戾气深重的区域渗透,似乎在进行着某种更隐秘的仪式或布局。
灵山,大雷音寺。
气氛依旧凝重。
弥勒佛祖闭关不出,其所在殿宇佛光时强时弱,显然伤势与那寂灭之力的侵蚀仍未根除。
观音菩萨坐镇莲台,主持日常,文殊、普贤辅佐。表面上,灵山收缩了防线,加强了自身结界,一副固守姿态。
然而,在寻常僧众无法触及的层面,数位早已证得菩萨果位、却常年于三界行走、积累功德的行道菩萨,以及一些修为高深、擅长隐匿与侦查的金刚护法,已接到法旨,悄然离开了灵山。
他们并非前往魔庭或天庭方向,而是分散向四大部洲,尤其是那些近期有黑佛气息隐现、或妖魔作乱异常频繁的区域。
他们的任务,是调查黑佛根源,稳固人间信仰,清除潜在威胁,同时,也密切关注着花果山万妖盟的动向。
佛门的调兵,带着一种救赎与侦查的双重目的,更加分散,也更加注重信息的收集与根源的探寻。
地府,森罗殿。
十殿阎罗齐聚,面前是一幅不断变幻的轮回井虚影图。
图景显示,部分区域的轮回运转滞涩感有所加剧,尤其是靠近阿修罗道与饿鬼道的边缘地带。
阎罗王沉声下令,调动了大量无常鬼差与阴兵精锐,并非增援边界,而是加强了轮回井核心区域以及几条主要黄泉路的巡逻与守护。
同时,有擅长追踪与隐匿的日游神、夜游神受命,悄然进入阴阳缝隙,监察那些异常波动的源头,重点排查与混沌魔意、寂灭之力相关的痕迹。
地府的行动,核心在于“守”,守住轮回,稳住阴阳平衡的底线。
而花果山,万妖盟。
看似喧闹,群妖汇聚,实则内部也已开始整编。
在悟空混元意志的间接影响下,通臂猿猴、赤尻马猴等元老,正按照妖族特性,将来自四面八方的部族打散重组,编练战阵。
一些擅长隐匿、遁术的妖族,被单独列出,由虚空行者化身留下的一道法则印记进行指点训练,俨然在组建一支负责侦查与奇袭的特殊力量。
万妖盟的“调兵”,更侧重于内部的整合与战力的优化,如同一头正在梳理毛发、磨砺爪牙的洪荒巨兽。
星晷悬浮于悟空身前,其上星光流转,虽因量劫气息干扰,无法清晰映照所有细节,但那三界气运之中,一道道隐晦的“线”正在被牵动、汇聚,各方势力如同即将登台的演员,正在幕后悄然调整着自己的位置与装扮。
暗流汹涌,于无声处汇聚。
风云渐起,在三界这片巨大的棋盘上,无形的兵力正在重新部署。
山雨,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