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之内,表象之下,激流暗涌。
天庭,安天大会在一片狼藉与震怒中草草收场。
蟠桃园封闭,兜率宫戒严,御马监重建。
玉帝旨意频发,天兵天将调动频繁,巡天司、监察司的权力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一道道无形的天罗地网撒向三界每一个角落,重点搜寻着那神秘的“混沌魔影”及其可能存在的党羽。
明面上的喧嚣与追查,掩盖不住高层心中那缕因天机被扰、根脚难明而生出的深深忌惮。
灵山,大雷音寺佛光依旧,却多了几分肃杀。
藏经阁受损区域佛光日夜净化,罗汉、金刚巡视野外频率大增。
西行路上,护法神只的监控愈发严密,对一切非佛力量的排查近乎苛刻。
如来佛祖闭关推演,试图从那团混沌乱麻中,理出一丝清晰的线索。
魔界,混沌魔宫。
黑悟空坐于骸骨王座,听着麾下魔众汇报着灵山加强戒备、并隐约将矛头指向“骸骨魔君”的消息,猩红的眼中满是讥讽与快意。
他吞噬、扩张的脚步并未停歇,反而趁着灵山注意力被吸引,加速吞并周边魔域,混沌魔宫势力如滚雪球般壮大。
那枚融合了混沌与魔性的种子,在魔界的土壤中,肆意汲取着养料,悄然生长。
南瞻部洲,丹霞山。
玄明道人依旧每日观星、布阵,仿佛外界风波与他无关。
只是山门外那若有若无的窥探目光,又多了几道,来自天庭,亦来自灵山。
他不动声色,将更多的混沌道韵融入护山阵法,使得丹霞山在各方感知中,愈发“自然”,愈发“不起眼”,如同真正与天地山川融为一体。
天庭,御器监。
云逸子更加低调,终日埋首于古籍与破损法器之间,偶尔“协助”仙官解决些小难题,对天庭内部的紧张氛围仿佛毫无所觉。
唯有在无人时,他指尖抚过那件气息“不稳”的星晷仪,眼底深处才会掠过一丝了然与冰冷。
东胜神洲,花果山。
外松内紧。
妖军操练依旧,声势却收敛了许多。
孙弥天坐镇水帘洞,一边消化着海量资源带来的实力飞跃,一边冷眼旁观着山外那些天庭暗桩的焦躁与频繁汇报。
混沌战阵的演练转入更深的地下,那股引而不发的力量,如同蓄势的火山。
混沌深处,绝对静默。
悟空本尊悬坐于漩涡之眼,周身气息与无尽混沌同呼吸。
他如同一面映照三界的古镜,清晰地“看”着这一切。
他看到了天庭与灵山将主要矛头对准了那个由他亲手塑造出的“混沌魔影”,看到了黑悟空在魔界的顺利成长与搅风搅雨,看到了三元分身在各目的位置上愈发稳固,也看到了花果山在那庞大资源灌溉下潜藏的、已然脱胎换骨的强大力量。
一切,似乎都沿着他预想的轨迹在发展。
风暴被他成功引导、偏移,为自己和花果山赢得了最宝贵的成长时间与空间。
然而,他心中并无丝毫放松。反而有一种更深沉的明悟。
天庭与灵山的暂时受挫与目标转移,并非终结。
他们对“混沌”的警惕与探究,只会更深。
西行路依旧在稳步推进,那傀儡悟空头上的金箍,依旧闪烁着冰冷的佛光。
三界固有的秩序巨轮,仍在缓缓转动,试图碾碎一切“变数”。
他之前的行动,是复仇的利息,是搅浑水的手段,是争取时间的策略。但,这还不够。
真正的颠覆,并非依靠一两次成功的劫掠,或是某个强大分身的存在。
真正的根基,在于“道”,在于能否在这固有的天道之下,开辟出一条全新的、属于他自己的“混沌大道”!
心念及此,悟空意识沉入最深处,与那枚已和他融为一体的【混沌阵眼】进行着最深层次的共鸣。
他不再仅仅是调动混沌之力,而是开始尝试理解、分解、重构其最本源的规则碎片。
他回想起玄明以阵融天的精巧,云逸借器藏身的机变,弥天聚势炼兵的霸道……这些,都是“混沌”不同侧面的体现。
包容、演化、归墟……混沌的真意,远不止于此。
他要以自身为土壤,以这段时间的所有经历、感悟、布局为养分,孕育一枚真正的【混沌道种】!
这不是具体的功法,也不是力量的提升,而是一种“认知”的升华,一种对“道”的重新定义与播种。
他缓缓引导着混沌阵眼最本源的一丝灵光,融合自身不屈的意志、复仇的火焰、守护的执着、以及那超脱一切的渴望,将其凝练、压缩……最终,一枚无形无质、却蕴含着无限可能与颠覆性的“种子”,在他道心最深处,悄然成型,深深埋藏。
这种子,并非为了立刻生根发芽,撼动乾坤。
而是作为一种“可能性”,一种“火种”,潜伏下来。
它将随着他未来的每一步行动、每一次抉择、每一场战斗,悄然吸收养分,默默成长。
终有一日,当时机成熟,它将破土而出,或许是以一种全新的神通,或许是一种颠覆性的理念,或许……是一条真正通往超脱的混沌道途!
悟空睁开双眼,眸中混沌星璇缓缓平复,归于一片深不见底的平静。
他遥遥望向九天,望向灵山,望向那步履蹒跚的西行路,望向魔界,望向南瞻,望向花果山……
“序幕,才刚刚拉开。”
他低声自语,无喜无悲。
尘埃看似落定,各方势力在明暗之间达成了新的、脆弱的平衡。
但在这平衡之下,由他亲手埋下的混沌道种,已然深植心田。
旧的篇章翻过,新的道途,自此而始。
未来席卷三界的更大风暴,已在这无声无息间,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真正的博弈,现在才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