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代入真人,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清晨的阳光透过薄纱窗帘,温柔地洒满卧室,在地板上拉出长长的、温暖的光斑。空气中弥漫着慵懒而甜蜜的气息,昨夜生日宴会的欢愉仿佛还未完全散去。阿芝在叶童的臂弯里动了动,率先醒了过来。她微微仰头,映入眼帘的是叶童安静的睡颜,呼吸均匀,平日里那双带着几分不羁和狡黠的眼睛此刻安然闭合,显得格外柔和。
阿芝没有动,只是静静凝望着,心底软得如同融化的蜜糖。她的指尖无意识地抚上锁骨间那枚克罗心项链——冰凉的金属经过一夜体温的熨帖,早已变得温润贴合,仿佛天生就该栖息于此。那簇抽象的火焰纹路在她指腹下清晰可辨,每一道线条都如同刻进皮肤般,更深地烙印进她的心里。
她轻轻拿起那枚十字坠子,低头将一枚温柔而虔诚的吻印在那团火焰图腾之上。而后她放下项链,目光重新落回叶童脸上,眸色如水般柔软。她微微向前倾身,想要将一个吻印上她的唇,却又在咫尺之距停住——叶童睡得正沉,呼吸平稳,眉眼舒展如静谧的湖。阿芝不忍惊扰这片安宁,只得将满腔爱意压回心跳之间,只用目光细细描摹她的轮廓,仿佛这样也能将喜欢悄悄传递。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轻微的“咔哒”声,是早报被塞进信箱的声音。
叶童也被这细微动静扰醒,长睫像蝶翼般轻颤了两下,才缓缓睁开眼。意识还未完全回笼,视线却先一步捕捉到阿芝——她眼底盛着软融融的笑意,正专注地凝望着自己,连晨光落在她发梢的碎金,都像是为这份目光镀了层暖。
叶童没说话,只下意识收紧环在阿芝腰间的手臂,将人往怀里又带了带。嘴角慢悠悠扬起个慵懒又满足的弧度,带着刚睡醒的沙哑鼻音,低头便在她光洁的额间,落下一个轻软得像的早安吻。
“早,宝。”
“早。”阿芝笑着回应,指了指门外,“报纸来了,肯定有昨天的报道。”
叶童利落地翻身下床,赤着脚去取回报纸。两人重新依偎在一起,迫不及待地翻到娱乐版。
果然,一个显眼的标题赫然在目:《〈三花〉剧组温馨庆生,赵雅芝收获满满祝福 叶童豪赠名贵项链力证姐妹情深》
旁边配着好几张现场照片:阿芝许愿、叶童搭着她的肩凝视、阿芝惊喜地打开礼盒、以及她戴着项链低头甜笑的瞬间。报道极尽渲染,详细描述了生日会的温馨,并重点提到了叶童送出的克罗心项链,称其“价值不菲”、“足见二人情谊深厚,绝非寻常”。
“哈哈哈哈哈!”叶童看到“力证姐妹情深”那几个字,顿时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快飙出来,“宝,你看!我们需要‘力证’吗?还‘绝非寻常’!哈哈,他们倒是说了句大实话!”
阿芝也靠在她肩头笑得花枝乱颤,指尖点着报纸上项链的特写:“他们写得好像很懂一样哦。不过,‘绝非寻常’……嗯,确实是‘绝非寻常’。”她意有所指地瞟了叶童一眼。
叶童自然懂她,笑声渐歇,转化为一种深层的、心照不宣的愉悦。她揽紧阿芝,手指摩挲着那枚项链,低声道:“他们只看到克罗心的价格,哪里知道这里的‘坚定不移’和‘火焰’是给谁的。”
阿芝心尖一颤,被她话语里的深意和耳边的热气弄得耳根发烫,她侧过脸用鼻尖蹭蹭叶童:“所以呀,你我的感情,不止天地可鉴,现在更是报纸可鉴了哦?白纸黑字,写着我们‘情谊深厚,绝非寻常’呢!”
“对!报纸可鉴!”叶童心情大好,又仔细看了看照片,“嗯,拍得不错,这张你低头笑的样子,特别好看。”她看着阿芝温柔侧颜,忽然心血来潮,“等等,我得把它剪下来!”
说完,她真的跳下床,跑去书房翻出剪刀和一本厚厚的、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精致相册。回到床上,她小心翼翼地将那篇报道,尤其是那张阿芝佩戴项链低头浅笑的照片,完整地剪了下来。
“你这是做什么?”阿芝好奇地探过头。
“保存起来啊!”叶童说得理所当然,她拿出一个小型的过塑机,仔细地将那张剪报过塑,压得平平整整,然后郑重其事地翻开那本厚厚的相册。阿芝这才注意到,这本相册里贴着的,并非普通照片,而全是大小不一的剪报,全都仔细地过塑保存着。
叶童将新做的这张,贴在了相册最新的一页。她做这一切时,神情专注而温柔,仿佛在完成一件极其重要的艺术品。
阿芝的心中充满了巨大的好奇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感动。她轻轻接过那本沉甸甸的相册,仿佛接过了一段段被封存的时光。“我可以看看吗?”她轻声问,眼底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当然,这本相册,本来就是为了你而存在的。”叶童的眼神温柔得能溺死人,带着一点小得意,“里面啊,全都是关于你的故事。”
阿芝深吸一口气,指尖捏着相册边缘,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页。纸张泛着经年的浅黄,却被保存得没有一丝褶皱,可见主人的珍视。入眼的并非她预想中的片场合照,而是一张泛黄的选美报道剪报——图片里的少女,头戴银质桂冠,蓝色保守泳装衬得她身姿纤细,唇边笑意青涩却明媚,眼底满是二十岁的鲜活朝气。
那是她当选香港小姐第四名时的模样,距今已过去许多年。
“这……你竟然还留着这个?”阿芝的美眸骤然睁大,指尖轻轻点在剪报上,声音里满是难以置信。那时她刚踏入银幕走向观众,而那年叶童还只是个10岁的孩子,她们的人生尚且毫无交集。
叶童坐在一旁,嘴角的笑意漫上眼底,添了几分悠远的温柔。她抬手指向剪报右下角,那里有个用笔写下的小小日期,字迹带着少年人特有的娟秀,还藏着几分未脱的稚气。“你看这个日期。”她的声音放得低沉,像在诉说一段尘封的秘密,“那一年,我十二岁。”
阿芝顺着她的指尖看去,日期清晰地印在纸页上,心脏莫名漏跳了一拍。
“十岁那年,姨妈叫我去买盐,刚好小卖部在播放香港小姐选拔大赛。”叶童的眼神飘向远处,像是穿过时光,落回了童年的方盒子上(电视机),“镜头扫到你的时候,我突然就愣住了——觉得这个姐姐有些羞涩,却这么好看,像从画里走出来的仙女,浑身都在发光,照亮我!”她轻笑一声,“那时候我就找了剪刀,把所有登有你的报道都剪了下来,偷偷放进我的小纸箱里。”
“后来到了十二岁,就是这个日期的晚上。”她顿了顿,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相册边缘,语气里多了几分怀念,“我做了个很奇怪的梦。梦里我穿着大红的喜服,娶了一个女子,掀开盖头的时候,听见对方温柔的唤我‘官人’,吓得我一下子就醒了。”
阿芝想起叶童以前提过这个梦,忍不住弯了弯唇。
“那时候年纪小,记不清梦里人的样子,只觉得和你、还有狄波拉小姐有点像。”叶童的目光重新落回她脸上,眼底闪着细碎的光,“醒来后,我便翻出那些剪报,对比,最后也没确定是谁,就把日期写在了剪报上,想着留个纪念。”
说到这里,叶童忽然倾身凑近,呼吸里带着点细碎的暖意,声音裹着狡黠的雀跃:“直到后来拍《新白娘子传奇》,咱们拍大婚那场戏——我掀开红盖头,你垂着眼的温柔模样,还有那句轻轻软软的‘官人’……”她指尖像羽毛似的,轻轻蹭过阿芝的脸颊,眼底盛着亮闪闪的光,“那一刻我就确定,当年梦里穿嫁衣的新娘,从来都只是你。”
阿芝被这番话勾得耳根发烫,连耳尖都漫上一层薄红,指尖下意识攥紧了相册页边她心里暗道:“这真的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她忍不住倾身凑近,目光紧紧锁着剪报下那团小小的字迹,想把日期看得更真切些。
可看清数字的瞬间,她的瞳孔猛地一缩,方才的羞赧像被冷水浇过般骤然褪去。呼吸渐渐变得急促,胸口微微起伏,指尖也控制不住地发颤,连脸色都轻褪了几分,只剩满眼的震惊与不敢置信。
“这……这日期……叶童,你确定,真的是这个日期吗?”
叶童被她剧烈的反应吓了一跳,茫然地点点头:“确定啊,我当年写下的,不会错的。怎么啦?”
阿芝猛地抓住叶童的手,因为激动,指尖都有些冰凉:“巧!何止是巧!叶童,这个日期…这个日期是我和我的第一任丈夫…结婚的日子!”
“什么?!”叶童如遭雷击,猛地愣住了,瞳孔瞬间放大,“你说什么?!是你结婚的日子?!也就是说…你结婚的那天晚上…我…我梦到了…我梦到我在娶你?!”这个消息太过震撼,让她一时之间几乎无法思考,只能重复着这不可思议的巧合。
空气仿佛凝固了。两人四目相对,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无比的震惊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宿命感。
良久,阿芝才缓缓吸了一口气,反手紧紧握住叶童的手,眼中渐渐氤氲起一层朦胧的水汽,但那水光之后,是越来越亮的、如同星辰般闪耀的光芒和勇气。
“树叶…我的那些树叶提示我关于你的消息,而你的梦境…早早地就透露了关于我的消息…”她用力地摇头,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内心的澎湃,“我们…我们这真的不仅仅是缘分了…叶童,这像是…这像是天意早就安排好的!是命中注定我们要是一对的!”
阿芝的声音裹着细碎的哽咽,却每一个字都透着无比的坚定。她望着叶童的眼,一字一顿地说:“我突然觉得……我们像是在演一部没有剧本的戏,一部只属于赵雅芝和叶童的戏!我们不过是顺着命运的指引,兜兜转转终于找到了彼此。可我又好担心……”话到最后,尾音忍不住发颤。
叶童的心被这番话撞得滚烫,巨大的震撼过后,汹涌的爱意混着强烈的宿命感,几乎要从胸口溢出来。她没等阿芝说完,便伸手将人紧紧拥入怀中,手臂收得极紧,仿佛要把阿芝揉进自己的骨血里,再不分彼此。
“宝,”她贴着阿芝的耳际,声音温柔却掷地有声,“只要这戏的主角是你,只要剧情是‘我爱你’,我就能一直演下去,演到岁月尽头。别担心未来……我会一直陪着你,把赵雅芝和叶童这一世的爱情,演得圆满又热烈。”
两人相拥着,久久没有说话,静静地消化着这巨大巧合带来的震撼与感动。阳光温暖地笼罩着她们,那本摊开的相册静静地见证着这一切,第一页上那个稚嫩的日期和少女明媚的笑容,仿佛真的穿越了时空,将两条看似平行的生命线,在那一刻就悄然系在了一起。
过了好一会儿,两人才慢慢平复了激动的心绪。叶童开始兴致勃勃地继续为阿芝讲解相册里的其他剪报,每一张的背后,都是她默默关注、细心收集的关于阿芝的点滴:她们的第一张合照、阿芝获得的奖项、备受好评的角色访谈……甚至还有一些阿芝自己都可能忘记的小报道。叶童都如数家珍,清晰地记得当时看到每篇报道时的心情和故事。
阿芝依偎在她身边,听着她娓娓道来,心中被巨大的幸福和感动填满。
闹钟在清晨里急促响起,打破了片刻的宁静。两人匆忙起身,洗漱、更衣,动作间带着常年相伴的默契……
收拾完毕,她们相视一笑,十指紧扣,一起跨出家门,走向片场。外面的世界或许仍有风雨,仍有需要她们小心应对的规则,但此刻,她们的内心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充盈和坚定。因为那份“天地可鉴、报纸可鉴”的感情,又增添了最神奇、最宿命的一笔,足以给予她们无尽的温暖和勇气,去面对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