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纪白了他一眼:“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以为我什么,以为我死了吗?”
“你该谢谢人家何老板,是人家救了你。”
老纪从地上爬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灰,握住何芸香的手:“姑娘,谢谢你了,你救了我一命。”
何芸香笑着说:“大哥你只是低血糖晕过去了,吃点东西就好了。”
老纪说:“我们早晨起得早,下地摘菜,又到集市上卖,今天还真没有顾的上吃饭,刚才觉得头晕,之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正说着,何芸萍端着热粥走了过来。
何芸香接过热粥:“大哥快喝点热粥缓缓。”
老纪点了点头:“那我就不客气了。”
一碗粥下肚,老纪的面色渐渐从惨白中缓了回来,脸上有了点红晕。
老纪说:“我们太忙,就我自己看摊,没时间去吃东西,忙完了就到中午了,要是你们能送餐就好了。”
老纪的话戳中了何芸香,何芸香说:“能送,我们就能送,热粥,热包子都能送。”
周围的摊主都吵嚷着:“太好了,我们也能吃点热乎的东西了。”
老纪表示感谢,在摊上捡了一大兜蔬菜:“妹子,今天真的太感谢了,小小心意,都是我自家种的菜,别嫌弃。”
何芸香大大方方的接受了,别看大家条件都不好,可都热情,有个事儿大家也都愿意互相帮衬。
“行,大哥也算帮我出了个主意,明天我们会来卖热粥热包子,也欢迎大家光顾我们的小摊。”
何芸香和何芸萍提着蔬菜回到摊位上,最近生意不错,粥已经见了底,包子也卖完了,还剩点玉米糊糊。
何芸香把热糊糊盛在碗里送给附近的摊贩免费喝。
何芸萍看着直皱眉:“还剩几碗,怎么都免费送人了?”
何芸香说:“咱们的主食都卖的差不多了,为了几碗糊糊再守着摊子,白耽误功夫,不如拿去做人情。”
何芸兰一边擦着桌子一边说:“老三说的没错。”
说着她直起腰,捶了捶:“忙到现在,累死我了。”
她看见何芸香手里的蔬菜:“怎么买这么多菜,这得花不少钱吧。”
“不用,刚才那个大哥低血糖晕倒了,我帮了他,还给了他热粥,送给我们吃的。”
何芸萍坐在板凳上:“我看老三就是救世主,已经救了两个人了。”
何芸香弯腰挠着何芸萍的痒痒肉,何芸萍笑的差点滚到桌子下面去,连连求饶。
何芸兰看着她们闹了会,何芸香说:“姐,我想弄个小推车,不用很大,带着热粥,主食去市场转,他们忙的时候顾不上吃饭,远点的摊位,也没法到我们这里来坐着慢慢吃东西。”
“你的意思是,送到他们跟前?”
何芸香点头:“就是这个意思。”
何芸兰一拍手:“这个主意不错,他们不来,我们就送过去,市场这么大,这么多摊贩,我们主动出击,总比坐等客人上门好。”
何芸萍点了下何芸香的脑袋:“你的小脑袋主意真多。”
说到做到,姐妹三收摊后,找木工定做了一个小车,两天后就能拿货。
现在生意越来越好,后续还要增加更多的分量。
三个人已经忙的团团转,再分一个人出去卖东西,肯定会顾不过来。
何芸萍想让母亲苏月梅来和她们一起干,她不爱说话,收拾桌子,或者帮着大姐蒸包子,烙葱花饼都可以。
何芸萍说出提议,立刻遭到了何芸香和何芸兰的反对。
“为什么?”何芸萍不理解。
何芸香说:“现在家里只有爸妈和家明在,妈不在家,只剩下爸和家明,他们俩都不会做饭,家里谁做饭?家明马上要高考了,没人管他,他能上天。”
何芸兰赞同的点头:“没错,你指望爸做饭还是家明做饭,而且爸肯定不同意,就我们三个出来摆摊,村里人没少说闲话,爸妈本来也不同意。”
何芸萍梗着脖子愤愤不平:“他们有什么不同意,我们俩已经嫁人了,已经不是何家人了,老三帮老四存学费,还要帮家明存学费,她担子多重,爸妈不是不知道,叫我说,孩子是他们的,该他们存钱养活。”
何芸兰拉了拉何芸萍,何芸萍气的继续说:“我们这些女儿,在他们眼里就是赔钱货,在家的时候,有多少好脸色?回家吃顿饭,爸妈还觉得我们把家里吃穷了。”
说着何芸萍忍不住哭了起来。
何芸兰说:“爸妈什么样我们都清楚,妈也不容易,老三下面怀了一个男孩,还没足月下地太累,孩子掉了,妈差点也没命,好容易生了家明,可不宝贝么,咱们奶奶的嘴你们还不清楚么?妈也没吃到好果子。”
何芸萍气的说:“我们也是他们的孩子,要是不乐意,生我们干啥?我们想做女孩么?”
何芸香打断二姐的话:“好了好了,话题扯远了,人的话,我在想想办法。”
何芸萍擦着眼泪:“你能有什么办法。”
何芸香说:“以前跟我学裁缝的姐妹,有几个关系不错,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我问问她们有没有愿意一起干的。我们开工资。”
何芸萍有些迟疑:“开工资……我们才赚多少,还要再分一份钱出去。”
何芸香笑着安慰她:“二姐,钱是赚不完的,多一个人,我们能赚更多的钱,放心,我算过了,绝对比现在赚的更多。”
何芸香联系了曾翠,她才订婚,年底准备结婚,家里正忙着农活,分不开身,只好作罢。
她又找了梁艳,梁艳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梁艳手脚勤快,不到两天时间就已经摸清了门路,何芸香到摊位上卖早餐,三人在摊位上忙活,客人少了梁艳又去帮何芸香。这个帮手大家都很满意。
不出所料,流动早点摊第一天营业额快赶上摊位的营业额,姐妹几个笑的合不拢嘴。
他们是独一份生意,市场那么大,吃早餐只能到她家来。
不到一星期,就在大家干劲十足,准备再接再厉时,没想到旁边也支起了一个早点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