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杀碧鳞白蟒后,凌皓并未急于离开这片危机四伏的荒莽山脉。他深知实力才是根本,一边向着东方跋涉,一边巩固修为,熟悉新得的“混沌吞天诀”,并尝试将模拟五行术法运用到实战之中。混沌圣体的强悍之处愈发显现,不仅真元恢复速度远超同阶,对天地灵气以及各种能量波动的感知也越发敏锐。
这一日,他穿行于一条幽深险峻的峡谷。两侧崖壁高耸入云,怪石嶙峋,古藤垂落,仅有头顶一线天光洒下,映得谷底光影斑驳,更显幽寂。谷中灵气似乎比外界更为浓郁几分,但也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紊乱之感。
凌皓放缓脚步,灵识如同水银泻地,仔细探查着四周。这种灵气紊乱,并非天然形成,倒像是……某种力量残留的痕迹?
他心中微动,顺着那丝微妙的感应,来到一处看似寻常的崖壁前。崖壁上覆盖着厚厚的青苔和爬藤,与周围别无二致。但在凌皓增强的灵识感知下,却能察觉到此处有一层极其微弱、几乎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能量屏障。这屏障并非人为主动维持,更像是一种依托地势、自行运转的天然迷障,或者说,是一种极为高明的隐匿阵法残留的痕迹,历经岁月冲刷,已失去了大部分效能,却依旧巧妙地掩盖着什么。
“若非我灵识经过混沌真元滋养,对能量流动异常敏感,恐怕根本发现不了此处的蹊跷。”凌皓暗忖。他尝试用手触摸崖壁,触感坚实,并无异样。但当他将一缕混沌真元缓缓注入时,奇异的事情发生了。
那层无形的能量屏障,在遇到混沌真元的瞬间,竟如同冰雪消融般,微微波动起来,显现出淡淡的涟漪。混沌灵力,化生万物,亦能同化、瓦解诸多异种能量结构!这残存的隐匿阵法,其能量运行方式在凌皓的感知中变得清晰了不少。
他并未强行破阵,而是耐心地以混沌真元为引,如同最精巧的钥匙,小心翼翼地探入这残阵的能量节点之中,感受着其薄弱之处。约莫一炷香后,他眼中精光一闪,指尖凝聚的混沌真元骤然点向崖壁某处看似毫无规律的青苔覆盖点。
“嗡……”
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响,那层无形的屏障如同水波般荡漾开来,随即悄然消散。原本坚实的崖壁,竟在凌皓面前缓缓变得虚幻,最终显露出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狭窄洞口!洞口内幽深黑暗,散发出一股尘封已久的古老气息。
“果然别有洞天!”凌皓心中警惕,却更添好奇。他略作调息,将状态调整至最佳,这才手握流光短剑,小心翼翼地踏入洞中。
洞口初入狭窄,前行数丈后,眼前豁然开朗。这是一个不大的天然石窟,洞顶有裂隙透入微弱天光,使得洞内并非完全黑暗。石窟中央,一具身披陈旧道袍的骨骸,呈盘膝坐化之态,骨骼晶莹,隐隐透着玉质光泽,显然其生前修为不凡。岁月流逝,道袍已近乎风化,但骨骸却依旧完好,可见其肉身淬炼之强。
骨骸面前,平整的石地上,摆放着一枚颜色暗淡的青色玉简,除此之外,再无他物。没有法器,没有储物袋,显得异常简洁。
凌皓肃然起敬,对着坐化的修士遗骸躬身行了一礼:“晚辈凌皓,误入前辈清修之地,打扰之处,还望海涵。”
他猜测,洞口那残存的隐匿阵法,应是这位前辈生前所布,旨在寻求一处清净之地坐化,不欲受人打扰。只是岁月无情,阵法威力渐失,才被自己机缘巧合下发现。
行过礼后,凌皓的目光落在了那枚玉简之上。他谨慎地以神识探查,玉简并无任何禁制残留,只有一段平静而沧桑的神念信息流淌而出:
“余,玄玑子,一生痴迷阵道,奈何天资有限,终未能窥得大道之门。寿元将尽,于此僻静之地坐化,留毕生阵法心得入门及些许微末阵图于此,以待有缘。后世小子若得之,望善加运用,持正守心,勿以此术为恶。阵道一途,浩瀚如星海,余所见不过沧海一粟,盼后来者能踏吾肩,窥得更远风景……”
神念信息至此而终,平淡中带着一丝未能臻至巅峰的遗憾,更有一份对后辈的期许。
凌皓心中感慨,再次一礼:“玄玑子前辈,晚辈定当谨记教诲。”
他郑重地拿起那枚玉简,神识沉入其中。顿时,大量关于阵法基础的知识涌入脑海:阴阳五行、八卦九宫、天地元气运行之理、阵基炼制、阵纹刻画、能量节点引导与平衡……内容由浅入深,体系严谨,虽然是入门心得,却包罗万象,直指阵法本质,可见这玄玑子在阵道上的造诣绝非其自谦的“微末”。
除了系统的理论知识,玉简中还记载了几个实用的阵图。其中两个,立刻引起了凌皓极大的兴趣:
其一,便是《小无形隐匿阵》。此阵正是洞口那残阵的完整版,布置成功后,可完美隐匿一定范围内的气息和形迹,若非灵识远超布阵者或精通阵道之人,极难察觉。正是野外闭关、躲避追踪的绝佳手段。
其二,则是《简易聚灵阵》。此阵可小幅汇聚周围天地灵气,提升阵法范围内的灵气浓度,对于修炼大有裨益。虽然效果无法与那些大宗门的聚灵大阵相比,但对独行修士而言,已是不可多得的辅助修炼法门。
此外,还有如《警示阵》、《困敌阵》等几个基础实用阵图。
“阵法!这正是我目前最急需弥补的短板!”凌皓心中狂喜。他一路行来,战斗靠混沌圣体,疗伤靠丹药,但对于隐匿、预警、辅助修炼等方面,手段匮乏。这玄玑子的传承,简直是雪中送炭!
他并未急于离开,而是决定就在这处隐秘的石窟中,开始研习阵道。此地有天然屏障,又刚刚被自己激活了残阵,短时间内相对安全。
凌皓首先通读了玄玑子的阵法心得入门。凭借混沌圣体对能量近乎本能的敏锐感知,他学习阵法的速度远超常人。那些晦涩的能量流转、节点平衡原理,在他感知中变得异常直观。他仿佛能“看”到天地灵气的流动,“触摸”到阵纹勾勒出的能量轨迹。
理论知识初步掌握后,他便开始动手实践。没有现成的阵旗阵盘,他便就地取材,以石窟内的碎石为基,以自身混沌真元为引,小心翼翼地在石地上刻画最基础的聚灵阵纹。
第一次尝试,真元输出不稳,阵纹刻画歪斜,阵法刚刚启动便能量冲突,瞬间溃散。
凌皓毫不气馁,仔细回味失败原因,调整真元输出的精度和阵纹的勾勒。第二次,阵纹成功亮起,但汇聚灵气的效果微乎其微,且极不稳定。
他沉下心来,一遍又一遍地尝试,不断微调,用心去感受每一个能量节点的变化。混沌真元因其包容与衍化的特性,在刻画阵纹、平衡能量方面,竟有着意想不到的优势,比寻常五行灵力更容易达到稳定状态。
不知失败了多少次,当凌皓再次将最后一道阵纹以混沌真元完美勾勒连接时,地上的碎石阵基骤然亮起柔和的光芒,一道无形的力场生成,石窟内的天地灵气开始缓缓向阵法中心汇聚,虽然速度不快,但效果稳定而持续!
“成功了!”凌皓脸上露出喜悦之色。他立刻盘膝坐于阵中,感受着明显浓郁了几分的灵气,修炼效率果然有所提升。
接着,他又开始攻克《小无形隐匿阵》。此阵比聚灵阵复杂数倍,涉及能量扭曲与视觉欺骗。凌皓耗费了更大心力,失败次数更多,但他韧性十足,凭借对能量流动的精准把握,终于在数日之后,成功在洞口布置下了一个完整的隐匿阵法。阵法启动的瞬间,从洞内向外看,洞口依旧;但从洞外看,那里就是一片坚实的崖壁,再无丝毫异样!
“太好了!”凌皓心中振奋。掌握了这两种基础阵法,他的生存能力和修炼效率将得到质的飞跃。他可以将聚灵阵用于日常修炼,加快真元积累;而隐匿阵则能让他无论在野外闭关还是遭遇强敌时,多出一张重要的底牌。
他在石窟中又停留了数日,将几种基础阵法的布置烂熟于心,并能做到快速施为。期间,他将玄玑子前辈的遗骸小心安葬在石窟深处,再次拜谢之后,这才撤去洞口隐匿阵,悄然离开。
走出峡谷,阳光洒满周身。凌皓回头望了那已然恢复寻常的崖壁一眼,心中充满感激。这次峡谷奇遇,不仅让他获得了宝贵的阵道传承,更让他明白,修行之路,除了勇猛精进,有时也需要一份敏锐的洞察与难得的机缘。
前路依旧漫长,但此刻的他,身怀混沌圣体,初掌吞天秘术,又得阵道入门,底气已然更足。他辨认了一下方向,身形化作一道青影,继续向着那广阔无垠的中州大陆,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