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书房内,烟气袅袅缠绕着梁柱,三郎叼着烟靠在紫檀木椅上,将昨日巡捕房的事情缓缓道来。
他语气沉稳,最后凝重地补充道:“王爷,那些人最后竟躲进了我新家对面的军营里,我心不安。”
二王爷听罢,眉头瞬间拧成了川字,沉声道:“老六向来和那些江湖人牵扯不清,如今又让嫌犯藏进自己管辖的军营,他到底想做什么?
日后有合适的机会,我得和皇兄好好聊聊此事。少师啊,你也知道,老六是皇兄的儿子,他们的家事,我实在不便过多过问。”
“王爷,我明白。”三郎脸上露出一抹苦笑,无奈道,“就是背后有双眼睛盯着,做什么都不自在。对了,那家军营究竟是做什么用的?”
“那是东城门守备军的一支小队驻扎之地,而东城门的防务,正是老六负责的。”二王爷放下茶盏,说起六皇子时,眼中闪过复杂的神色,
“这个老六,从小就心野得很,不安分守己,却又偏偏脑子灵光,很得皇兄的喜欢。”话说到这里,他便不再多言,转而话锋一转,语气郑重了几分,
“你可知道,老六的舅舅是镇南王唐德良,如今在朝中五位王爷里,他的实力已是最强的了。”
三郎闻言,眼中顿时泛起好奇的光芒,追问道:“王爷,您可否说说,这五位王爷分别是哪几位?”
二王爷脸上露出一抹浅笑,缓缓开口:“这五位王爷,祖上当年可都为禹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镇西王许物华,你是知道的;镇南王唐德良,便是老六和太平公主的舅舅;
镇东王俞克正,是太后的胞弟,也是太子和无双的舅舅;镇北王丁世禄,常年坚守在北方苦寒之地,抵御外敌,这份毅力和忠诚,最得本王钦佩;
至于这中王,便是区区在下了。”说到最后,他自嘲地笑了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落寞,“虽说顶着本朝兵马大元帅的头衔,如今却成了个闲赋在家的老人,英雄无用武之地啊。”
三郎听到“兵马大元帅”几个字,顿时面露肃然之色,恭敬道:“原来王爷您还是兵马大元帅,我一直以为您是位文臣呢!”
二王爷呵呵笑道:“二十多年末曾披上马着甲,早就挥不动刀枪了,如今只能在书房里动动笔杆子,处理些文书琐事,你难免会想左了。”
三郎心中颇有感触,“一个国家要想繁荣昌盛,终究还是要依仗强大的国防力量才行。”
话音刚落,他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眼神一亮,又问道:“王爷,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不知那些从军中退伍下来的老弱伤残士兵,朝廷是怎么安排他们的?”
“依照惯例,会给他们一笔抚恤金,让他们回乡务农。”二王爷回答道,随即好奇地看向三郎,“你怎么突然关心起这个问题来了?”
“实不相瞒,我来京城这段时间,和家乡的亲友书信往来总是很缓慢,一来一回要耗费许久。”三郎眼中闪烁着光芒,
“我忽然就想,若是能把那些退伍的骑兵组织起来,给他们配上快马,组成一个专门传信带物的商队,岂不是一举两得?
这样一来,退伍士兵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不用再为生计发愁,京城和各地之间的信息、货物流通速度也能大大加快,对民生和商业都有好处。”
三郎的话还没说完,二王爷猛地一拍桌案,眼中满是惊喜,大声赞道:“妙啊!这个主意实在是妙!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只是组建这样的商队,马匹的需求量肯定极大,而且必须是能跑长途的快马……”说到这里,他抬头看向三郎,眼神中充满期待,
“少师,你既然能想出这个主意,想必还有其他的想法吧?尽管说出来。”
“我觉得,这事不能一下子铺得太大,得一步一步来。”三郎越说越有兴致,语气也变得激昂起来,“咱们可以先在京城周边的几个省会开通几条重要的通道,先试试水。
核心就抓住两点,一个是速度快,要比现在的驿递和商队都快;另一个是服务到家,态度要亲和,货物和信件要直接送到收件人的家门口。
另外,还得建造专门的仓库,让那些识字的普通士兵负责把货物和信件分门别类,这样效率能更高。”
“就这么干!”二王爷听完,兴奋得在书房里踱来踱去,“这么一来,不仅能给朝廷减少一大笔养兵的开支,还能让退伍军人有份正经差事做,真是一举多得!
小友这个想法太好了,简直是解了朝廷的一个大难题。”他停下脚步,目光灼灼地看着三郎,“你可有兴趣和老哥我一起干这件事?”
“当然愿意!”三郎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毫不犹豫地答应,“我先拿出五千两黄金作为启动资金,咱们先开通几条线路试试水。
定价的事情就交给王爷您,毕竟您更懂朝堂和民生的情况,我则负责琢磨怎么把商队运营好,确保效率和服务都能跟上。”
一老一少越聊越投机,从商队的人员选拔到马匹的采购,从仓库的选址到路线的规划,足足商量了一个多时辰。
转眼到了中午,三郎和单剑雄留在王府中用餐。
饭后,苏德明亲自驾着驴车送三郎和父亲去往御制厂。
这天来的较早,三郎、苏德明和单剑雄也一起动手,在广场上搭建起一个简易的蒸馏装置。
在架设过程中,陆续皇子和王子到来。他们一看到三郎,都纷纷走上前,恭敬地打招呼,有的喊“先生好”,有的则躬身行礼道“见过先生”。
六皇子依旧是往日那般模样,既没有表现出过分的热情,也没有刻意的淡漠。打过招呼后,便站在一旁静静看着那套奇怪的装置,眼神中带着几分探究。
无双公主苏昭瑜问过好后,便凑近三郎,带着几分好奇问道:“先生,你怎么一去这么久,路上有没有遇到什么好玩的事情了?快说来听听。”
太子就站在旁边,闻言忍不住开口打趣:“你以为先生像你一样,出去就是为了玩吗?”
苏昭瑜被太子噎了一句,正要反驳,一旁的太平公主苏翊霄却将目光落在了那套蒸馏装置上,眼中满是好奇,问道:“先生,这个看起来怪模怪样的东西,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呀?”
三郎看了看围在身边的皇子和王子们,每个人眼中都充满了好奇,便笑着说道:“既然大家都感兴趣,那今天咱们就在这里上课。
无双公主,麻烦你去禀报皇上一声,就说我在广场上准备演示石油蒸馏,想请皇上过来看看。”
苏昭瑜一听,转身快步去禀报。没过多久,皇上和二王爷下来了,好奇地看着那套蒸馏装置。
待众人都到齐后,三郎先向大家展示石油,“此物多产自地下,颜色发黑,质地粘稠,气味也比较特殊。
经过我的观察,石油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只是目前还未被充分利用,今日我便要通过这套装置,提取石油中的精华。”
接着,他又指向旁边的蒸馏装置,详细介绍道:“这套简易蒸馏器,主要由陶罐、铜管和水晶瓶组成。
陶罐用于加热石油,铜管负责传导石油受热后产生的气体,而铜管浸泡在冷水中,目的是降低气体的温度,让气体凝结成液体,最后流入玻璃瓶中,那液体便是我们要提取的石油精华。”
介绍完后,三郎转身对单剑雄吩咐道:“可以起火了。”
单剑雄立刻上前,将柴火塞进陶罐下方的灶膛里,点燃了火焰。
苏德明则站在一旁,手持扇子,不时给灶膛扇风,让火势更旺。
随着陶罐内温度逐渐升高,不一会儿,铜管末端滴出了一滴一滴透明的液体,进了玻璃瓶中。
在场众人都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那缓缓滴落的液体,眼中满是好奇和期待。
约莫小半个时辰后,陶罐里的石油彻底被烧干,三郎让单剑雄熄了火。
此时再看那玻璃瓶中,已经收集到了约莫一茶杯量的透明液体,看起来和普通的水相似,却又带着一丝淡淡的特殊气味。
三郎拿起玻璃瓶,向众人展示了一番,倒出少许透明液体在一个空碗里。
他抬头看向在场的皇子王子们,目光最终落在了六皇子身上,说道:“六皇子,麻烦你上来点火试试。”
六皇子闻言,走上前接过火折子,轻轻吹燃。
当火折子刚一靠近碗中的液体时,只听“噗”的一声,碗中瞬间窜起一尺多高的火焰,橘红色的火苗伴随着少许黑烟,在碗中熊熊燃烧,许久才渐渐熄灭。
火焰熄灭后,三郎指着地上碗,说道:“大家可以看看,碗里没有留下任何沉渣,只有碗壁上被火焰熏过,留下了少许黑色的痕迹。”
众人接过碗仔细查看,脸上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他们本能地觉得这东西定然用处极大,可具体能用来做什么,一时之间却想不出头绪,纷纷将目光投向三郎,期待他给出答案。
三郎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神色变得严肃起来,缓缓说道:“此物能量巨大,十分危险,我暂且给它取名为‘汽油’。
大家想想,若是把汽油装进密封的罐子里,再扔进火堆里,很可能会引起极其猛烈的爆炸。”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众人,语气沉重地继续说道:
“这么猛烈的火焰能量,我们该如何将它用好,让它既能发挥作用,又能造福百姓,而不是带来灾难,这就需要大家一同思考和探索了。”
皇上和二王爷在一旁听着,相互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不约而同微微点头。
皇上看着三郎,沉声道:“少师,这个关于汽油的课题,就不要交给孩子们去琢磨了,日后由二王爷亲自负责,组建专门的人手研究。你这套蒸馏设备也留在御制厂,不要带走了。”
“是,皇上。”三郎恭敬地应道,将手中装有汽油的玻璃瓶递给二王爷,随后又让单剑雄去驴车上取来四个轴承。
他将其中两个轴承分给在场的皇子和王子们,让他们拿在手中仔细观察,另外两个则分别递给了皇上和二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