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卫大都,江时序率领文武百官亲至城外迎接远征归来的女帝陛下。
且不说分别一年多,江时序如何激动;便是文武百官,也都面色振奋,翘首以盼陛下归来的身影。
他们当然振奋,如今天下人皆知,周国与羌国都划入卫国版图,还未归顺的齐国也不过是强弩之末,卫国已成为当世第一大国!
身为卫国人,这是何等的荣耀;而这份荣耀,是女帝陛下南征北战为他们带来。
因着这份激荡豪情,文武百官便是这一年被皇夫殿下驱使的累成狗,也毫无怨言,热切盼望着陛下。
有句话说得好,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他们有幸是卫国人,是陛下的子民,才有如今的安稳富足,才有如今的荣耀与豪情。
城外还有得知消息自愿跟来迎接陛下的百姓,许多年轻男子与女子手里都是鲜花与香果、香包,想着能不能献给女帝陛下;女子们远比男子更加激动,这可是改变她们生活的女帝陛下啊。
年轻郎君们也个个引颈张望,希望一睹女帝陛下的风采。
有那胆子稍大一点的,低声与同伴说,听闻女帝陛下艳绝天下,不知该是何等的姿容;说话间,眼眸与语气皆是向往与憧憬。
旁边的人听到了,撇撇嘴:“陛下也是你们能肖想的?”
且不说女帝陛下是何等风姿,只看仪仗前的皇夫殿下,有谁能有那般姿容?
皇夫殿下珠玉在前,女帝陛下如何还能为别人侧目。
便有羡慕的声音低叹:“女帝陛下如此功绩,却还昭告天下,此生只有皇夫一人,不设后宫···”
如此深情,皆给了江时序一人,怎能不令人心生羡慕与嫉妒;那可是女帝陛下啊,开创了卫国盛世的千古奇女子。
说起这个,一旁的女子也大胆说起趣事:“我夫君前些日子还想着纳妾,我便问他,可有女帝陛下的功绩;陛下都只有皇夫一人,他算是哪门子英雄,就敢三妻四妾!”
即便不认识,也有女子搭话:“后来如何了?”
那女子哼笑:“自然是偃旗息鼓了呗,还是灰溜溜的认错。”
就有人感叹:“因为女帝陛下,我们女子的日子不知好过了多少;不只夫君不敢理直气壮纳妾,便是我们自己经营铺子,手里大把的银子,底气都足了不少!”
这话得到所有女子的赞同,纷纷点头应和。
忽而,远处传来阵阵马蹄声,前面传来呼喊:“女帝陛下归京!”
人群都往前涌,都想最先看到陛下身姿;即便群情振奋,却也顾及秩序,并没有乱。
只见黑压压大军之前,红衣金甲的女子高距白马之上,身姿如松柏,面容是极致的明媚艳丽,神情却清淡疏离,气势逼人。
还不待人群发出惊呼,便见女子绽开一抹明艳笑意,打马急奔;几步到了仪仗前,飘然下马,而后投入人群最前面那着大红蟒袍的青年怀中,紧紧抱住他。
低喃一声:“我好想你啊,阿序!”
而后退出他的怀抱,在朝臣们面前端起帝王威仪:“辛苦诸位爱卿来迎朕,这便回城。”
与江时序携手登上銮驾,还不忘挥手与百姓示意,面上是浅浅笑意。
百官这才回神,而后装作没看到,个个端肃面孔,跟上回城的队伍;心中却腹诽,陛下也太过不讲究了,怎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亲近皇夫,有失体统。
然而,他们也只敢腹诽,至于劝谏···无人敢在此刻找陛下的不痛快。
李阔朗笑:“诸位莫多想,陛下与皇夫殿下分别一年多,难免想念;都是年轻人嘛,实属人之常情。”
仪仗远去,围观的百姓跟在队伍后面回城,面上却更激动振奋。
“你们可看到了,方才女帝陛下先抱了皇夫殿下!”一道声音满是惊叹,还有不自觉的艳羡。
就有年长些的女子嘴角带笑:“可见女帝陛下与皇夫殿下情深似海。”
那般一对璧人,不只样貌是天下最拔尖的,便是那种感情也令人生羡。
有年轻郎君出神低喃:“皇夫殿下便是天下最幸运的那个人了罢,女帝陛下竟然毫不遮掩对他的喜爱,珍之重之···”
不少郎君不自觉点头,他们也羡慕皇夫殿下,得女帝陛下如此爱重,竟然不顾世俗眼光,大庭广众之下坦荡宣泄心中爱意;若是他们也能得此偏爱,那该有多好。
就有久居都城的人提醒他们:“你们也别羡慕,皇夫殿下曾在都城忍辱负重;为母报仇之后,便主动去寻女帝陛下,追逐陛下一同起事,为陛下掌管金银与军需。”
那时候,女帝陛下可还是暗中行事,谁也不知能否功成;但江时序就是奉上全部身家,为女帝安稳后方;如此胆魄,如此情意,值得女帝陛下如此深情相酬。
“若换成你们,可有皇夫殿下这般决断与胆魄?”
不曾做到江时序这般,也就只有羡慕的份儿。
帝王銮驾内的夫妻二人,自然也听到了这些低声议论;江时序骄矜哼笑,还算这些人有眼色,最多羡慕他几句,没人敢妄想他的心上人。
一旁跟随的江墨星暗自腹诽,公子有时候精明的像狐狸,有时候又傻的叫人无法评说;这可是南征北战,打下整个天下的女帝陛下,谁敢肖想?
也就是公子当初没脸没皮追逐,才得到女帝陛下另眼相待;不然,墨星甚至怀疑,就陛下这般清冷的性子,怕是会一统天下之后,才考虑终身大事。
江时序才不管墨星如何腹诽,紧握着心上人的手,靠近她耳边低低道谢:“我知锦儿方才是在世人面前宣告你待我的情意,多谢锦儿为我费心。”
李锦荣却郑重看着他:“阿序怎会如此想,我是真的想你。”
这人在都城稳定朝政,令她毫无后顾之忧,可放心开疆拓土,功劳自不必说;可她方才投入他的怀抱,是真心实意的情之所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