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立夏,南京城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秦淮河上商船如织,码头工人喊着号子装卸货物,街市上叫卖声此起彼伏。但在这片繁荣景象下,一场经济暗战正在悄然进行。
沈万三愁眉苦脸地来到辽王府,连日的焦虑让他显得苍老了许多。这位江南首富今日穿着一件朴素的杭绸长衫,完全不见往日的奢华。
王爷,出大事了!沈万三顾不上行礼,急声说道,江南米价暴涨,已经涨了三成!再这样下去,要出乱子了!
林川正在批阅公文,闻言抬起头,放下手中的朱笔:怎么回事?仔细说说。
有人在大量收购粮食,囤积居奇。沈万三擦着额头的汗,起初只是几个粮商在操作,后来规模越来越大。据查,是几个致仕官员在背后操纵,他们动用旧日关系,从各地官仓套取粮食。现在南京的米价已经涨到一两银子一石,再这样下去,百姓就要吃不起饭了!
便在这时,王贞仪也匆匆赶来,手中拿着一份格物院的报告:王爷,我们发现生铁价格异常波动。有人在暗中收购,价格高出市价五成。而且收购的都是优质生铁,适合打造兵器。
林川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粮食和生铁是朝廷命脉,这显然是有人在搞破坏。他站起身,在书房内踱步,窗外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他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
徐承烈闻讯赶来,听了汇报后分析道:操纵米价可以引发民变,收购生铁可以私造兵器。这两伙人恐怕有联系。
林川斩钉截铁,动用一切力量,一定要揪出幕后黑手!
调查立即展开。暗线日夜监视可疑人员,账房先生连夜核查往来账目,各地驻军加强巡逻。三天后,结果令人震惊:操纵米价的竟然是孔胤植的旧部,他们利用孔府在士林中的影响力,拉拢了不少地方官员;收购生铁的则是八旗余孽,他们通过江南盐商的渠道筹集资金。
更可怕的是,这两伙人竟然有联系!他们计划在秋收时发动全面骚乱:先制造粮荒引发民变,再趁乱起事。
他们这是要置新政于死地啊。徐承烈面色凝重。
林川沉思良久,突然道:或许...我们可以将计就计。
他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朝廷暗中放出储备粮,平抑米价,让投机者血本无归;同时在生铁中混入格物院特制的追踪剂,引蛇出洞。
计划执行得很顺利。当投机粮商还在做着发财梦时,朝廷突然放出百万石储备粮,米价应声下跌。许多粮商血本无归,纷纷破产。而生铁贩子在交易时,也被早有准备的官兵一网打尽。
顺藤摸瓜,竟然查出了一个更大的阴谋:这些人计划在端午节发动叛乱!他们准备在龙舟竞渡时制造混乱,趁乱攻打皇宫。
好一个毒计!徐承烈倒吸一口凉气,若不是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林川立即部署应对措施,一张大网悄悄撒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