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地皇神农氏尝百草、兴农耕,功德日益深厚,其仁德之名遍洒洪荒,受万民景仰。然而,岁月亦在其身上留下了痕迹,虽因功德护体,衰老缓慢,但常年奔波、亲尝百草积累的暗伤与疲惫,已让这位仁德之皇渐感力不从心。他深知,自己统御人族、传播农耕医药的时代已近尾声,人族需要一位更具魄力与决断的领袖,来应对日益复杂的内部纷争与外部环境。
而与此同时,西北有熊部落的**轩辕**,正如一颗璀璨的新星,冉冉升起。在广成子指点下,他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强化军备,以崆峒山为中心,势力不断扩张。其“以战止战”、“建立秩序”的霸道理念,与神农氏“仁德教化”、“与民休息”的王道理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个代表着传统的仁德与包容,一个象征着新兴的武力与集权。神农氏虽未正式逊位,但其精力大多专注于整理《神农本草经》最终版本与推广五谷耕作之术,对诸多部落间的摩擦征伐,已显得有些鞭长莫及。而轩辕则以其强盛的兵锋与严明的秩序,不断吸纳、整合周边部落,声望与实力如日中天。
洪荒人族,无形中进入了一个**双帝并立**的微妙时期。一方是德高望重、功盖天下的地皇神农,一方是锐意进取、兵锋正盛的人皇候选轩辕。许多部落面临抉择,是继续尊奉日渐垂暮的神农氏,还是依附于气势如虹的轩辕?暗流在人族内部涌动,气氛日渐紧张。
闲云屿,万象殿。
云逸看着白聪呈上的最新情报,上面详细记录了轩辕势力范围的扩张,以及一些原本亲近神农氏的部落开始动摇甚至转投轩辕的情况。他手指轻轻敲击玉案,神色平静,看不出喜怒。
“阁主,”白聪禀报道,“如今人族内部,议论纷纷。有支持神农陛下,认为轩辕穷兵黩武,有违仁德;亦有推崇轩辕,认为乱世当用重典,唯有强力方能整合人族,应对危机。双方支持者摩擦日渐增多,恐有爆发更大冲突之险。我闲云阁与双方皆有往来,不少阁员出身人族,对此亦是看法不一,我们该如何自处?”
殿内,玄衍子、金焱老祖、青蘅等人也在座,闻言皆看向云逸。闲云阁内确实存在分歧,部分出身烈山氏或深受神农恩惠的阁员,心向神农;而一些更看重效率与秩序的阁员,则对轩辕的理念表示欣赏。
云逸尚未开口,一旁的小墟已然清冷出声,银眸中数据流转:“分析:目标个体‘神农’,状态评估:衰退期。其对‘秩序’维护效率持续下降。目标个体‘轩辕’,状态评估:上升期。其‘秩序’构建效率与强度持续提升。根据天道运行逻辑,新旧交替乃必然趋势。最优解:保持中立,观察演进,避免资源内耗。”
她的分析冰冷而客观,完全基于效率与天道规则,不带任何情感偏向。
云逸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小墟所言,乃是从天道大势而言。新旧交替,确是必然。神农陛下功德无量,其仁德泽被苍生,此乃人道之幸;轩辕应运而生,欲以强力定鼎乾坤,此亦是人道发展之一途。二者并无绝对对错之分,只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不同。”
他站起身,走到殿窗前,望着远方云海,语气坚定:“我闲云阁立身之本,在于超然,在于包容。既不偏袒神农陛下之仁德,亦不推崇轩辕之霸道。我等之道,在于‘情理’,在于引导,在于为人道留存更多可能,而非卷入具体的人皇之争。”
他转过身,下达指令:
“第一,传令下去,阁内成员,严禁以闲云阁身份公开支持或反对任何一方,私下亦不得煽动对立。若有违者,严惩不贷。阁内讨论,需基于事实与道理,而非个人好恶。”
“第二,白聪,情报网络继续密切关注双方动向,但只记录,不评论,不传递可能引发对立的消息。尤其要留意是否有外部势力(如妖族残余、或其他别有用心者)试图利用此人族内部交替之机兴风作浪。”
“第三,与烈山氏(神农本部)和有熊部落(轩辕本部)的常规物资交换、信息往来维持原状,但规模与内容需严格把控,绝不涉及任何可能被解读为军事援助或政治站队的项目。我们提供的是技术、丹药、部分资源,不提供立场。”
“第四,青蘅,你与烈山氏联系较多,需格外注意分寸,表达对神农陛下个人的敬意与对医药、农耕事业的支持即可,绝不涉及对其与轩辕之争的看法。”
“第五,若遇双方人员前来求助(如求医问药、技术咨询等),一视同仁,依阁规办理,不得因立场不同而区别对待。”
一条条指令清晰明确,核心思想只有一个:**严守中立,不卷入人皇之争**。
众人领命,心中了然。阁主这是要在波澜诡谲的局势中,为闲云阁撑起一把保护伞,避免成为双方斗争的焦点或者牺牲品。
此后,闲云阁严格遵循云逸的指令行事。当烈山氏的使者前来换取疗伤丹药时,闲云阁如常提供,并关切询问神农陛下的身体状况,表达对医药事业的支持;当有熊部落的使者前来寻求改良兵器铸造之法或换取精铁矿时,闲云阁也基于交易原则,提供力所能及的技术咨询与物资,并对其建立秩序、整合部落的努力表示理解,但绝不承诺任何形式的军事同盟或政治支持。
云逸本人,亦通过一些隐秘的渠道,向双方释放了善意与中立的信号。他感念神农仁德,钦佩其功绩,但也理解轩辕肩负的整合重任。他如同一个冷静的舵手,小心翼翼地驾驶着闲云阁这艘大船,在神农与轩辕这两股巨大浪潮的夹缝中,保持着平稳的航向。
他的做法,起初让一些激进的阁员感到不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看到其他一些试图选边站队的小势力在两大阵营的碰撞中灰飞烟灭,或者被彻底吞并时,他们才逐渐体会到阁主深谋远虑与坚守中立的高明。
双帝并立的格局,如同一场漫长的序曲,预示着更加激烈的风暴即将来临。而闲云阁在云逸的掌控下,成功地在这场风暴来临前,为自己争取到了宝贵的独立空间与回旋余地。他们默默地积蓄着力量,完善着自身,冷眼旁观着人族的内部演变,等待着真正需要他们登场的时刻。对于云逸而言,无论是神农还是轩辕,都是人族崛起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他的目光,早已超越了眼前的纷争,投向了那笼罩在混沌迷雾中的、关乎整个洪荒存亡的更大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