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坤舆全图》带来的震撼余波未平,另一股更具实质冲击力的“异域之风”,已随着南洋归来的宝船,悄然登陆帝国的心脏。码头上,水手们抬下一箱箱奇特的“贡品”:不仅有色泽斑斓的玻璃器、精巧绝伦的自鸣钟、能将远处景物拉至眼前的“千里眼”(望远镜),更有几卷用陌生文字书写、配着复杂几何图形的羊皮书籍。随船而来的,还有几位高鼻深目、身着黑色长袍、胸悬银色十字架的泰西传教士。
云舒对此展现出了超乎所有人预料的热忱与开放。她下旨,于礼部之下特设“四夷馆”(实为外交兼学术机构),专司接待这些“西儒”,允他们在馆内居住、学习汉语,并可在特定护卫陪同下,有限度地游览京城、与士人交流。甚至,她亲自在澄心堂侧殿,召见了其中一位名为利类思的传教士。此人不仅通晓汉话,更精于算学、天文、舆地。
召见当日,殿内气氛诡异。利类思恭敬行礼,献上贡礼——一架精美的黄铜地球仪、一部《几何原本》的拉丁文译本、一架改良过的天文望远镜。垂帘之后,云舒并未急于展示“天朝上国”的傲慢,反而透过帘幕,用清晰而准确的官话,提出了几个问题:
“利先生,闻泰西有学者言,大地悬于虚空,绕日而行,可是确有其说?”
“此几何原本,所言点、线、面、体之公理,可曾实证?”
利类思惊愕抬头,难以置信这深宫中的年轻统治者竟知晓这些在其故乡尚属前沿、甚至被教会视为异端的学说!他谨慎地回答,尽量用对方能理解的词语解释日心说的模型和几何学的严谨。
云舒听得极为专注,偶尔插话,问出的问题直指核心,显示出惊人的理解力和逻辑思维。她甚至让利类思当场用几何法测量殿柱的高度,与工部官员的土法丈量结果相比较。准确无误的结果,让在场旁听的几位翰林学士面面相觑,脸色变幻不定。这次超越时代的对话,虽未公开,但其内容却如同野火,迅速在高层小圈子内流传开来,引发了截然不同的反应。
对许多毕生浸淫于四书五经、视华夏为天下中心的儒臣而言,云舒对“夷术”的兴趣,不啻于一场信仰崩塌的灾难。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文化归属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撕裂。若夷狄之学亦有其理,甚至在某些方面更为精妙,那圣贤之道、华夏正统的优越性何在?他们的存在意义仿佛瞬间被消解,陷入了巨大的信息过载疲劳和决策瘫痪。
强行安装?是服务器(帝国)强行引入海外mod(西学),原教旨玩家(老儒)怒喷代码(学说)污染,物理系玩家(工部)狂喜新外挂(几何),全服爆发第一次文化战争!
云舒的举措远不止于一次秘密召见。她随后颁布了一系列石破天惊的诏令:
特许利类思等通晓天算的传教士进入钦天监,参与历法修订和天文观测。
在翰林院下开设“格致班”,选拔年轻翰林跟随传教士系统学习算学、几何、天文基础知识。
甚至允许传教士在四夷馆内,面向特定人群(如工部匠作、太医署医师)讲解泰西的医学、解剖学、机械原理。
这些诏令,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泼进冰水,瞬间引爆了积蓄已久的矛盾!一场席卷朝野的“中西之争”骤然爆发!
保守派的疯狂进攻:
以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刘文正为首的一批理学大儒,联合都察院众多御史,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谏诤浪潮。雪片般的奏章飞向澄心堂,言辞之激烈,堪比当年弹劾勋贵谋逆!
“臣等泣血上奏!陛下乃万乘之尊,华夏共主,岂可轻近夷狄,习学异端?西学所倡,什么地圆日心,实乃荒谬绝伦,违背圣人‘天圆地方’之训!其技虽巧,不过奇技淫巧,徒惑人心智,于治国平天下有何裨益?”
“利类思等人,名为传学术,实为传其邪教!其教不敬祖宗,不拜天地,只尊一虚无之上帝,若任其流传,必致纲常沦丧,人伦尽灭!此乃以夷变夏之祸端!”
“陛下受奸佞蛊惑(暗指支持西学的务实派),舍尧舜孔孟之正道,慕泰西蛮夷之末技,臣恐国将不国矣!” 更有老臣在朝会上以头抢地,嚎啕痛哭,仿佛国祚将倾。
版本强势文化阵营(儒学)遭遇外来文明(西学)入侵?是信仰骑士(老儒)发起圣战(死谏),谴责新学派(格致班)为异端(邪术),要求官方立刻封禁外服mod(西学)!
支持者的务实辩护:
然而,这一次,保守派并非没有对手。以海军提督郑啸海、工部尚书鲁衡、以及一批在“雷鸣庄”和新式船厂历练出来的技术官僚为首的务实派,挺身而出,激烈抗辩。
郑啸海声如洪钟:“刘大人此言差矣!若非泰西之术,我等何来精准海图远航?战舰炮铳何以如此犀利?末将在南洋,亲眼见泰西商船之坚固、火炮之迅猛!若固步自封,他日彼等巨舰临门,我等难道以‘之乎者也’退敌吗?”
鲁衡手持一把新式游标卡尺,激动道:“刘公请看!此物测量之精,远超传统绳尺!建殿修桥,误差极小!格物致知,有何不可?凡有益于国计民生者,皆可为用!岂能因出自泰西,便斥为异端?”
一些年轻翰林也大胆发言:“西学算数,逻辑严谨,可用于丈田清亩、理财征税;其舆地之学,可正《万国图》之不足。取其所长,补我所短,方能真正富国强兵!”
朝堂之上,两派引经据典,各执一词,争得面红耳赤,几乎要上演全武行。澄心堂变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文化归属的撕裂与群体标签的暴力达到了顶点。
就在争论最激烈、保守派几乎要集体跪谏死逼之际,云舒终于开口了。她没有怒斥任何一方,而是命内侍抬上两件东西:一件是工部依西法改良后铸造的野战火炮的缩小模型,另一件,则是利类思进献的那架天文望远镜。
她先指向火炮模型,目光扫过刘文正等老臣:“此铳,射程更远,精度更高。若装备军中,可少死多少我大夏儿郎?可早平多少边患?” 声音冷静,却重若千钧。
接着,她指向望远镜:“借此镜,可观星辰运行,可修正历法误差,使农时不谬,百姓受益。此物,是邪术否?”
她顿了顿,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朕今日告诉尔等!何为精华?何为糟粕?凡能强我国防、利我民生、富我国库者,无论来自华夏还是泰西,皆是精华,朕便要取之!凡空谈性理、无补于世、徒耗民脂者,纵是圣贤故纸,亦是糟粕,朕便要弃之!”
她最后看向利类思等人,语气缓和却带着清晰的边界:“尔等学术,朕甚嘉许。然,尔等所奉之教,与吾华夏礼法风俗迥异,不可混为一谈。朕准尔等传播格物之学,然于教义,需谨守本分,不得擅传,更不得诋毁吾国纲常名教。若违此令,严惩不贷!”
这番话,如同定海神针,瞬间厘清了混乱的局势。她将科学技术与宗教意识形态强行剥离,将争论的焦点从虚无的“华夷之辨”拉回了实实在在的“富国强兵”。这是一种极度疯批的理性,一种超越时代的实用主义!
官方定调:玩法(技术)无罪,阵营(宗教)有害?是Gm(云舒)宣布开启‘师夷长技以制夷’资料片,科技树(格致学)全服开放,但禁用聊天频道(传教)功能!肝帝(务实派)狂喜,嘴炮(保守派)傻眼!
“中西之争”以云舒的强势定调而告终。尽管刘文正等老臣称病不朝,以示抗议,但已无法阻挡时代洪流。
格致班正式开办,成为培养新式人才的摇篮。
钦天监在传教士协助下,开始修订更精确的《大夏新历》。
工部和“雷鸣庄”开始系统研究、仿制乃至改进西方带来的机械、仪器。
一股低调但实实在在的西学东渐潮流,开始在帝国上层和知识界蔓延,一场静悄悄的知识革命拉开了序幕。
然而,站在权力顶峰的云舒,内心却充满了社交孤独症候群般的寂寥。满朝文武,包括最支持她的务实派,看到的也只是“舰炮”、“历法”、“工具”之利。唯有她深知,这背后是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她像一个孤独的领航员,引导着这艘古老的东方巨舰,驶向一片充满未知、也充满风险的广阔海洋。她强行引入西学,不是为了崇拜,而是为了给这个帝国注入一丝不一样的基因,以应对未来必将到来的、更严峻的全球挑战。
夜色中,云舒再次独自立于澄心堂外,仰望星空。手中的望远镜冰凉,星空却从未如此清晰。她知道,今日种下的这颗“西学”种子,未来会长成参天大树,还是异化扭曲的藤蔓,尚未可知。但这一步,必须迈出。
“还不够……”她轻声自语,目光投向了南方大海的方向,“真正的风浪,还在后面。这点星火,必须燃成燎原之势,才能照亮前路。”
版本隐藏任务【知识启蒙】已触发!是玩家(云舒)强行点亮混合科技树(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服务器文明进度(科技点)开始缓慢爬升,未来版本(大航海时代)竞争力+1!
西学东渐的波澜,在云舒的铁腕掌控下,被导入了为国所用的实用轨道。帝国的知识体系,悄然裂开了一道缝隙,透进了异域的光芒。这光芒既带来希望,也投下阴影。而云舒,这位十八岁的掌舵者,在孤独与决绝中,正引领着帝国,驶向一个更加复杂、也更加波澜壮阔的未来。通往皇座的最后一步,不仅需要武力与权谋,更需要这超越时代的智慧与胆识。